周丽娜
- 作品数:21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碳酸镧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分析窦性心律震荡(heartrateturbulence,HRT)现象与尿毒症性心肌病的相关性,探讨碳酸镧联合环磷腺苷葡胺(meglumineadenosinecyclphosphate,MAC)对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294例,随机分为A组(98例,常规治疗)、B组(99例,常规治疗+环磷腺苷葡胺)、C组(97例,常规治疗+环磷腺苷葡胺+碳酸镧)。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体检中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规律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抗贫血、控制高血压等治疗。所有研究对象用药前和治疗3个月后作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窦性心律震荡,比较各组患者的HRT初始值和震荡斜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变化。结果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TO、TS均有差异(P〈O.05)。不同HRT分类心功能Ⅱ级患者例数与Ⅲ级、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0.05);Ⅲ级与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A组比较,B、C组治疗后HRT的初始值、震荡斜率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改善(P〈O.05)。结论HRT现象可以作为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和远期预后的指标之一。碳酸镧联合MAC虽不能进一步提高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但能够使患者HRT的异常得到改善。
- 陈新孙剑萍周丽娜周小华
- 关键词:尿毒症性心肌病窦性心率震荡动态心电图
- 1,25-(OH)2D3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1,25-(OH)2D3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随访42例3~5期慢性肾功能不全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1,25-(OH)2D30.25~0.5μg/d口服一年,观察治疗前后PTH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计算左室心肌质量(LVM)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前后PTH水平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1,25-(0H)2D3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 孙德俊周丽娜
- 关键词:肾脏病左心室肥厚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杜仲总黄酮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骨关节炎抗炎作用
- 2025年
-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杜仲总黄酮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的抗炎作用。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杜仲总黄酮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杜仲总黄酮组大鼠建立KOA模型。造模结束后,杜仲总黄酮组给予20 mg/mL杜仲总黄酮10 mL/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持续灌胃2周后,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分表、足趾体积测量仪评估大鼠关节炎程度及后足趾体积,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E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炎指数评分、后足趾体积及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软骨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软骨层不平整,潮线漂移;软骨组织中PI3K、p-Akt、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杜仲总黄酮组大鼠关节炎指数评分、后足趾体积及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软骨细胞数量增加,排列稍规整,软骨表面光滑度增加且不规则性减轻;软骨组织中PI3K、p-Akt、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杜仲总黄酮可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MMP-13的表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KOA炎症反应,保护软骨细胞。
- 董红华郭艮春施凤超赵华龙周丽娜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13
-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撕裂的治疗
- 2019年
- 探讨胫骨外侧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撕裂的发生率,并评估半月板缝合后的临床结果。方法:39例胫骨外侧平台骨折,经手术切开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并缝合撕裂的半月板,手术前、后进行膝关节的正侧位摄片及核磁共振、CT检查,评估临床结果及放射学结果。结果:所有病人分为2组,20例半月板损伤缝合(52.6%),19例半月板损伤由于各种原因未缝合。缝合的病例15例是胫骨平台二型骨折,4例是三型骨折。术后随访用核磁共振检查,所有的外侧半月板都在原位缝合。结论:胫骨外侧平台骨折取得好的临床结果取决与外侧半月板有无撕裂。如果有半月板撕裂,就应该要缝合,这样可以取得非常好的临床结果。所有病例都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 董红华周丽娜江磊生宏翚邱星罡
- 关键词:半月板撕裂胫骨平台
- 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方式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甲状旁腺全切联合自体前臂移植,30例)、B组(甲状旁腺全切,30例)、C组(药物治疗,30例)。治疗前后,观察3组PTH、Ca2+、P3+及钙磷乘积,统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后PTH(73.5±24.8)pg/m L优于C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复发率(0.00%)低于A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旁腺全切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术后复发率低,血钙降低明显者经静脉补钙或口服钙片可有效纠正,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周丽娜陈新
-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全切药物治疗
- 1,25-(OH)_2D_3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1,25-(OH)2D3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随访42例3-5期慢性肾功能不全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25-(OH)2D30.25-0.5ug/d口服1a,观察治疗前后PTH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室心肌质量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结果:治疗前后PTH水平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1,25-(OH)2D3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 孙德俊周丽娜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 一种肱骨近端骨折外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肱骨近端骨折外固定装置,包括肱骨固定片和肩片,肱骨固定片与肩片连接,肱骨固定片上设置有多个长条插袋,长条插袋内设置长条夹板,肱骨固定片两侧边缘设置有固定组件一,肩片两侧边缘设置固定组件二,使用状态时,...
- 董红华周丽娜郭艮春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激素治疗;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5%,对照组为65.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继发感染、柯兴样体征、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血糖升高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 石玲陈新周丽娜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 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体会——附13例报道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慢性肾衰竭重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经此方法治疗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9~16个月,从手术适应证、定位诊断、围手术期处理、手术疗效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1例顺利恢复,全部移植腺体成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各项化验结果逐步恢复正常;1例术后15 d发生心源性猝死;1例甲状旁腺切除不全。结论: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是治疗慢性肾衰竭重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夏盛成陈新崔恒锋周丽娜周祝霞孙红祎程海燕
-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腔镜手术慢性肾衰竭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例,观察期前2周均排除了合并感染、恶性肿瘤,血甲状旁腺激素控制在目标范围(≤200pg/mL),均采用费森尤斯4008S透析机、费森尤斯F6透析器,透析液流量500mL/min,治疗时间每次4h,每周3次。同时给予中药熏蒸疗法(基本方:荆芥、地肤子、白鲜皮、百部、苦参、川芎、当归、土茯苓、何首乌、白芷)。结果: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均感觉睡眠、食欲等有明显好转,皮肤瘙痒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有效率96.4%。其中有20例皮肤瘙痒症状完全消失,24例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10例皮肤瘙痒症状轻度缓解,2例皮肤瘙痒症状未缓解。结论:采用中医熏蒸疗法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顽固性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疗效明显。
- 朱颖玲王毅周丽娜陈新
- 关键词:尿毒症并发症皮肤瘙痒症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