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文凌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散光
  • 2篇内障
  • 2篇晶状体
  • 2篇角膜
  • 2篇白内障
  • 1篇低度
  • 1篇度数
  • 1篇眼轴
  • 1篇生物测量
  • 1篇切开术
  • 1篇切口
  • 1篇人工晶状体
  • 1篇人工晶状体度...
  • 1篇吸除
  • 1篇吸除术
  • 1篇矫正中
  • 1篇角膜切开
  • 1篇角膜切开术
  • 1篇角膜散光
  • 1篇非球面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
  • 2篇厦门眼科中心
  • 1篇福州市第二医...

作者

  • 3篇吴文凌
  • 2篇王峥
  • 2篇叶向彧
  • 2篇郑帆
  • 1篇王峥
  • 1篇关照
  • 1篇郑帆
  • 1篇张琳

传媒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Lenstar LS900、IOLMaster与A超测量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比研究Lenstar LS900与IOLMaster及A超测量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差异。方法应用Lenstar LS900、IOLMaster及A超分别对40例(80眼)拟植入SA60AT(Alcon)人工晶状体的白内障患者进行眼轴、前房深度测量,分别利用3种设备测量的参数,采用SRK/T计算公式计算IOL度数。在确定选用同一度数SA60AT(Alcon)人工晶体的前提下,比较三者目标屈光度的差异。结果 Lenstar LS900、IOLMaster及A超测量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enstar LS900和IOLMaster所获得的目标屈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与A超所获得的术后目标屈光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3种设备获得的目标屈光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在白内障患者的生物测量中,Lenstar LS900、IOLMaster和A超有良好的一致性,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王峥郑帆吴文凌叶向彧
关键词:生物测量眼轴人工晶状体
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我院305例(347只眼)白内障患者分别采用巩膜隧道切口(A组)和透明角膜切口(B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测量角膜散光度,采用矢量分析法计算手术源性散光(SIA)值。结果 A、B组术后1周、1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与各自术前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A组与B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A组与B组间SIA值两两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与B组间SIA值两两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切口对角膜散光改变均较小,但透明角膜切口缩短了手术时间。
王峥郑帆吴文凌叶向彧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散光角膜切开术
白内障术中采用不同方式矫正中低度角膜散光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合并中低度散光白内障患者应用角膜缘松解术或植入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Toric IOL)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术前合并规则性角膜散光1.0~2.0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8例(74眼),其中,32例(33眼)白内障术中行角膜缘松解术,36例(41)眼白内障术中植入AcrySof IQ Toric IOL,术后1、7、30、90d评估术眼裸眼视力、残留散光度数、人工晶体轴位旋转等指标。结果两手术组术后1、7、30、90dU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角膜散光度数与术前相比均降低;但角膜缘松解术组术后30、90d与术后1d相比,角膜散光度数部分回升。结论 AcrySof IQ Toric IOL植入对角膜散光矫正的有效性、稳定性及精确性均较好,是矫正合并规则性角膜散光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方式。
王峥张琳郑帆关照吴文凌
关键词:白内障角膜散光非球面晶状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