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加伦
- 作品数:44 被引量:33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嘧菌酯在人参和西洋参中的残留监测及其膳食风险评估被引量:26
- 2012年
- 建立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中药材人参和西洋参中嘧菌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V(乙腈)∶V(水)=7∶1]提取,柱层析[m(弗罗里硅土)∶m(中性氧化铝)∶m(活性炭)=5∶3∶0.15)及液-液分配净化,GC-ECD检测。结果表明,当嘧菌酯在人参和西洋参中的添加水平分别为1、0.5和0.01 mg/kg时,回收率分别为82.1%~97.8%和90.9%~92.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6%~6.2%和1.6%~3.1%,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仪器的最小检出量(LOD,S/N=3)为0.06 ng,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01 mg/kg。采用所建立方法调查了2010年不同来源人参和西洋参样品中嘧菌酯的残留情况,并对其膳食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样品中嘧菌酯的最大残留量为0.1 mg/kg,计算得出的风险商(RQ)值很小,处于安全水平。
- 吴加伦王怀昌武秀停赵静杨娜娜
- 关键词:嘧菌酯人参西洋参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 杭白菊加工过程及处理温度对吡虫啉残留的影响
- 2017年
- 研究分析杭白菊加工过程中吡虫啉的残留变化,以及温度对样品加工过程中吡虫啉残留的影响。对不同生产原料的吡虫啉残留分析,发现推荐剂量吡虫啉制剂喷药2次,收获间隔期为21d的杭白菊胎菊和朵菊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杭白菊加工过程包括蒸青、烘干、晾干等3个工序,胎菊鲜样和朵菊鲜样中吡虫啉的残留量在蒸青过程分别损失6.36%、8.71%,在烘干过程分别损失3.99%、4.48%,在晾干过程分别损失13.18%、29.60%,吡虫啉主要损失于加工过程中的晾干步骤。杭白菊干样的吡虫啉残留含量要显著高于鲜样,加工对吡虫啉有浓缩作用。加工时不同温度下吡虫啉在样品中的减少率不同,相同时间下,烘干的农药减少率大于晾干,温度升高有利于吡虫啉的降解。
- 卢燕平杨广杨广
- 关键词:吡虫啉农药残留杭白菊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申嗪霉素在人参及其土壤中的残留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田间植株直接施药、定期采样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参及其土壤中申嗪霉素的残留量,研究了其在人参及田间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并在室内模拟环境条件下,初步探讨了土壤类型及含水量、微生物、温度因素对其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申嗪霉素悬浮剂在人参叶片及其田间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4和3.0 d;以推荐高剂量有效成分用量18 g/hm2(制剂用量为1.8 kg/hm2)和推荐高剂量的1.5倍有效成分用量27 g/hm2(制剂用量为2.7 kg/hm2)2个施药剂量喷雾施药,距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和21 d采收的人参鲜根和干根中申嗪霉素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0.002 mg/kg);室内模拟环境条件下,微生物作用增强、有机质含量高、温度升高和含水量增加,均可有效促进土壤中申嗪霉素的降解。
- 方明邹吉伟吴加伦张玉静程玉辉许伟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申嗪霉素人参土壤消解动态
- 有机氮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被引量:7
- 1989年
- 提出了用气相色谱直接测定水、土、粮食水果和蔬菜中10种有机氮农药多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振荡或组织捣碎提取,二氯甲烷萃取,经凝结或柱层析法净化.使用Sigma2型带NPD的气谱仪测定.气谱柱长1m,内径0.2cm,填充5%OV-17/Gas Chrom Q(80—100目),该柱在恒温的色谱条件下能将10种有机氮农药完全分离.通过方法回收率及八种类型样品的添加回收率证实方法的可靠及可行性,共添加回收率为81.76—102.03%,变异系数0.52—10.33%,最低检测浓度为0.0004—0.0218ppm.
- 黄士忠张俊亭李治祥邓平吴加伦樊德方
- 全文增补中
- 水稻害虫防治安全使用农药专家系统被引量:14
- 2000年
- 采用电脑技术,将水稻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农药理化性质、稻田生态学特性和虫害防治经济指标等有关知识和数据经提炼形成电脑可处理的规则、知识和数据库,编制专家系统。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来指导农药使用者安全使用农药防治水稻虫害。
- 吴加伦樊德方
- 关键词:专家系统农药安全使用
- 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多残留分析中前处理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吴加伦隋晓斐韩秀玲占绣萍
-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前处理方法中药材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抽提法农药残留超标
- 稻丰散在土壤和水中的降解及其在土壤中的吸附
- 2012年
-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稻丰散在土壤和水中的降解及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稻丰散的降解速率随土壤温度的升高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微生物的存在有利于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在20℃时,稻丰散在pH为5、7、9的水溶液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0.66、11.65和6.53 d。3种供试土壤对稻丰散的吸附均符合Freundich方程,且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对稻丰散的吸附越强。
- 杨娜娜段敏敏王怀昌吴加伦
- 关键词:稻丰散土壤降解
-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薏苡仁、白茯苓和山药中的草甘膦残留被引量:28
- 2014年
- 建立了一种测定薏苡仁、白茯苓和山药三种中药材中草甘膦残留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SPE—GC)分析方法。样品用去离子水提取,液液分配,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与三氟乙醇(TFE)和三氟乙酸酐(TFAA)在温度100℃条件下进行衍生化反应,氮磷检测器(NP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草甘膦在3种中药材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薏苡仁97.6%~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4.2%~5.6%;白茯苓88.8%~98.4%,RSD3.0%~4.7%;山药92.1%~100.0%,RSD3.4%~6.5%,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该除草剂在0.05~10m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2,仪器的最小检出量(按S/N-3计)均为0.01ng,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mg/kg。方法简单易行,净化效果较好。
- 王天玉武秀停赵静吴加伦
- 关键词:草甘膦薏苡仁白茯苓山药气相色谱农药残留
- 三唑酮在白芍叶片、根及栽培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被引量:3
- 2009年
- 研究了三唑酮在白芍根、土壤及叶片中的残留消解动态。采用丙酮提取,液液分配及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分析,不同添加质量浓度下回收率为78.5%~97.8%,变异系数(RSD)为4.23%~9.67%,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田间试验分别用推荐剂量(60ga.i./hm2)和1.5倍推荐剂量(90ga.i./hm2)进行处理,两年两地结果表明:三唑酮20%EC在白芍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26~8.56d,叶片中的半衰期为4.83~5.77d,在根中半衰期为5.16~7.87d,初加工后干样三唑酮的残留量为0.052~0.231mg/kg,明显高于加工前新鲜样品残留量。如果三唑酮在白芍及其土壤中的MRL值推荐为0.1mg/kg,建议按照常规剂量(60ga.i./hm2)喷施2次/年,白芍上最后1次使用三唑酮距收获的安全间隔期可考虑暂定为30d。
- 吴加伦林建魏厚道王天玉
- 关键词:白芍三唑酮消解安全间隔期
- “浙八味”中药材及其土壤中有害重金属污染调查分析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调查研究浙八味中药材及其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方法土壤样品用盐酸-硝酸(3∶1)消化,中药材样品用硝酸消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结果土壤按照中药材GAP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有少数土壤镉超标,中药材中浙贝母、白芍、白术、温郁金等药材镉均有超标,温郁金铅略有超标。结论目前"浙八味"土壤及中药材除镉及铅有超标外,无其它重金属污染。
- 邹耀华吴加伦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