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圣桥

作品数:6 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土壤
  • 2篇有机质
  • 2篇生态修复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方式
  • 2篇土壤颗粒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质
  • 2篇小流域
  • 1篇动态仿真
  • 1篇遥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退化
  • 1篇土壤粒径
  • 1篇土壤粒径分布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土壤侵蚀动态
  • 1篇土壤侵蚀现状
  • 1篇土壤性质
  • 1篇土壤有机质和...

机构

  • 6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黄河三...

作者

  • 6篇吕圣桥
  • 4篇高鹏
  • 2篇耿广坡
  • 2篇张杰
  • 2篇王华伟
  • 1篇樊豪
  • 1篇夏江宝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滩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被引量:60
2011年
土壤粒径分布影响土壤的水力特性、土壤肥力以及土壤侵蚀状况等,是重要土壤物理性状之一。以黄河三角洲滩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单重与多重分形学理论和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滩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机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单重分形维数D有显著影响,D值介于2.465 7~2.678 9,其中,林地的D值最大,粘粒含量最高,砂粒含量最低;而荒草地的D值最小,粘粒含量最低,砂粒含量最高;土壤粒径分布的多重分形参数D0(容量维数)、D1(信息维数)和D1/D0(信息维数/容量维数)的值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出现规律性的趋势,均表现为刺槐林地>欧美杨林地>棉花地>荒草地;土壤单重分形和多重分形参数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且普遍高于土壤质地与有机质的相关性。土壤分形及多重分形参数能较好地表征黄河三角洲滩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性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与改变,可为黄河三角洲滩地的治理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吕圣桥高鹏耿广坡张杰夏江宝
关键词:土壤粒径分布土地利用方式
鲁中南山地小流域农林牧优化结构调控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被引量:1
2010年
鲁中南山地是我国北方土石山区的典型区域,为了探索该地区小流域治理及其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以徐家汶小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域,运用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小流域农林牧优化结构调控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绘制和编写了模型流程图和仿真程序,并对"农主型"、"林主型"、"牧主型"和"综合型"4种小流域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进行了动态模拟仿真,提出"综合型"发展为该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陈赫男苗晓靖吕圣桥齐玉诚马睿
关键词:小流域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北方土石山区
北票市生态修复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格局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1998、2003和2008年三期遥感卫片资料,对辽宁西部北票市生态修复区的土壤侵蚀现状与动态变化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修复区土壤侵蚀面积明显减少,各侵蚀类型面积由高强度侵蚀向低强度侵蚀转变明显,土壤侵蚀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樊豪高鹏吕圣桥王华伟丁福俊王亮
关键词:遥感生态修复土壤侵蚀现状
辽宁西部北票市生态修复区生态退化驱动力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探讨东北漫岗丘陵水土流失类型区生态退化的主导驱动力因子,为该地区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西部北票市生态修复区为典型研究区域,利用1998年、2003年和2008年三期土壤侵蚀遥感解译数据以及相关统计年鉴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生态退化的主导驱动力因子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生态退化的驱动力因子排序为土地垦殖率>人均养畜量>人均经济林面积>人口密度>人均粮食产量>地面坡度>年均降水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农业产值,其中,体现农业结构状况的土地垦殖率、人均养畜量和人均经济林面积等社会经济因子,对该地区生态退化的影响较为明显。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超载放牧、土地资源的过渡开发等社会经济因子(人为因素)是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与生态退化的主导驱动因素,而作为自然环境因子的地面坡度是发生水土流失与生态退化的前提和基础。
王华伟高鹏吕圣桥丁福俊王亮
关键词:生态退化驱动力主成分分析
鲁中南山区马蹄峪小流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7
2011年
以鲁中南山区马蹄峪小流域土壤为对象,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和采样点的代表性及可操作性,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97个,利用回归克里格方法和"3S"技术,分析小流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马蹄峪小流域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20.45和1.18 g/kg,变异系数分别为27.68%和27.97%,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与环境因子中的高程、坡度、坡向及归一化植被指数相关性较高,而高程及坡向余弦值是回归预测模型所选因子中最优的,从对预测准确性分析来看,回归克里格插值预测结果精度优于普通克里格插值预测结果;2)半方差函数模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回归值的空间自相关性很强,基台效应值分别为7.3%和17.50%,而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残差值的空间自相关性为中等,基台效应值分别为33.93%和25.58%;3)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在空间分布图中均呈现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现为麻栎林地>黑松林地>蔬菜地>玉米地>板栗林地>荒草地的格局,而全氮质量分数则表现出麻栎林地>蔬菜地>黑松林地>玉米地>板栗林地>荒草地的格局,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在不同高程下整体呈现高程越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越大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在不同坡向下由高到低则均呈现阴坡>半阳坡>阳坡的格局。
耿广坡高鹏吕圣桥张杰
关键词:有机质全氮小流域
黄河三角洲滩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土壤粒径分布影响土壤的水力特性、土壤肥力以及土壤侵蚀状况等,是重要土壤物理性状之一。以黄河三角洲滩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单重分形与多重分形学理论和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滩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
吕圣桥
关键词:土壤颗粒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