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作品数:21 被引量:8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髋臼后壁骨折合并关节面压缩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面压缩缺损的手术方法与措施。[方法]对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9~53岁)髋臼骨折合并边缘压缩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对压缩骨折进行撬拨复位和植骨,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18例平均随访31.5个月,根据Matta的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优14例,良3例,差1例。[结论]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面压缩缺损患者,易漏诊,要加强对此类型骨折的认识,提高术前确诊率,术中对压缩骨折部分进行撬拔复位和植骨,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王海章 吴文元 魏金栋 石晶 陈著学 高乐才 刘阳 武永东 王峰关键词:髋臼骨折 骨折内固定 压缩骨折 植骨 编委风采 2022年 临床研究先后担任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创伤骨二科业务副主任、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擅长创伤骨科、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专业化治疗,尤其擅长复杂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髋臼骨折的诊治、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保肢治疗。率先引进开展了桡骨小头置换术治疗肘关节损伤三联征、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髋臼骨折、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髂腰固定及腰骶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3D镜像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髋臼骨折等先进术式。目前致力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保肢治疗,以及骨转移癌的规范化治疗,引进开展了组配式假体、3D打印定制假体等多项先进技术治疗恶性骨肿瘤。 刘阳关键词:髋臼骨折 肘关节损伤 恶性骨肿瘤 骨转移癌 桡骨小头 保肢治疗 经皮LCP内固定治疗前臂多段骨折 2011年 前臂多段骨折是一种高能量严重创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难度,我院骨科2007年8月-2009年10月应用经皮LCP治疗前臂多段骨折1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高乐才 吴文元 魏金栋 陈著学 吴新涛 石晶 王海章 刘阳 武永东 王峰 王涛关键词:骨折 前臂 骨折固定术 低分子肝素及利伐沙班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对隐性失血的影响及不同抗凝药物间的差异。方法将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78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腹部皮下注射2次/d,乙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10 mg口服1次/d,2组都于术后12 h开始给药。丙组仅应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及足底静脉泵等物理方法治疗。结果 3组患者显性失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前后Hb及Pl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组隐性失血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组>乙组>丙组,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甲组、乙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丙组发生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3组术后P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甲组、乙组术后APT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低于丙组(P均<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均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相当,但两药均可导致隐性失血量的增加;而利伐沙班的隐性失血量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且为口服给药,患者依从性较高,更适用于临床。 高乐才 武永东 邵明星 刘阳 王涛 石晶 吴文元 魏金栋 王海章 陈著学 吴新涛 王峰关键词:术后抗凝 髋关节置换 隐性失血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影响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7 2013年 目的观察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抗凝对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行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甲组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腹部皮下注射2次/d预防深静脉血栓,乙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10 mg口服1次/d预防深静脉血栓,2组患者都于术后12 h开始给药。观察2组患者隐性出血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组髋关节置换隐性失血平均565 mL,膝关节置换隐性失血平均753 mL;乙组髋关节置换隐性失血平均459 mL,膝关节置换隐性失血平均624 mL。2组髋、膝关节置换失血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低分子肝素相比,利伐沙班能减少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隐性失血量。 高乐才 吴文元 魏金栋 王海章 陈著学 吴新涛 石晶 刘阳 武永东 邵明星 王涛 王峰关键词:隐性失血 关节置换 低分子肝素 利伐沙班 股骨头骨折治疗的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股骨头骨折治疗的手术入路选择及疗效.方法 对29例股骨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Pipkin分型,其中Ⅰ型9例,Ⅱ型7例,Ⅲ型2例,Ⅳ型11例.采用Smith-Petersen入路: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2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大粗隆截骨治疗:Ⅰ型4例,Ⅱ型4例,Ⅳ型8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Ⅳ型3例.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18~58个月,平均36个月.按照采用Thompson-Epstein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10例;可6例.差4例.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股骨头骨折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在尽可能保护股骨头血运的情况下显露骨折,可取的满意疗效. 刘阳 刘浩 吕锬 王涛 石晶 吴文元关键词:股骨头 骨折 截骨术 手术入路 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3D镜像打印技术治疗不完全性髋臼双柱骨折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3D镜像打印技术在不完全性髋臼双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不完全性髋臼双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45.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一腹直肌外侧入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X线及CT检查评估复位与固定质量,记录末次随访时Merle d’Aubigne and Postel评分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105.10±20.42)min,术中出血量为(150.50±20.50)mL,均无切口感染、腹壁切口疝、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及CT检查显示复位和固定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2.5~4个月(平均3个月)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Merle d’Aubigne and Postel评分为(16.1±1.6)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9.6±11.1)分。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3D镜像打印技术治疗不完全性髋臼双柱骨折微创、精确,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并可获得较好的髋关节功能。 刘阳 刘浩 刘成丽 吴文元 王峰 高乐才 潘浩关键词:髋臼骨折 外科手术 3D打印 旋转与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6 2010年 不稳定骨盆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所导致,非手术治疗效果常不满意,尤其骨盆后环不稳定,患者常遗留有疼痛跛行、患肢短缩畸形、骨盆畸形,影响生活质量。我们自2002年5月至2008年9月对63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 王海章 吴文元 魏金栋 石晶 陈著学 高乐才 刘阳 武永东 王峰关键词:骨折 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伴肩关节脱位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伴肩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伴肩关节脱位18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采用Neer评分法评定疗效,优12例,良4例,可1例,差1例,总体优良率为89%。结论应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伴肩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固,创伤小,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伴肩关节脱位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高乐才 吴文元 魏金栋 吴新涛 陈著学 王海章 石晶 刘阳 武永东 王涛 王峰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LPHP 肩关节脱位 骨折内固定术 影响黏液样脂肪肉瘤和黏液纤维肉瘤切除术后预后的因素 2025年 [目的]探讨影响黏液样脂肪肉瘤和黏液纤维肉切除术后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黏液样脂肪肉瘤或黏液纤维肉瘤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比较和单变量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预测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差异行Log rank检验。[结果]22例患者中,14例(64%)接受了根治性切除,另外8例(36%)接受了广泛切除。所有患者随访24~48个月。4例(18%)于术后3~24个月死亡,平均为(13.8±4.4)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浸润生长者浅表生长的比率显著高于非浸润生长组(P<0.05)。按生长方式分层比较,浸润性生长的实际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SS)、实际局部无复发生存期(local failure free survival,LFFS)和实际远处无转移生存期(distant failure free survival,DFFS)均显著短于非浸润性生长(P<0.05),按外科边界分层比较,切缘阴性者的实际DSS、LFFS和DFFS均显著长于切缘阳性者(P<0.05)。单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表明,生长方式(浸润性生长)的外科边界(切缘阳性)是影响DSS、LFFS和DFFS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预测2年DSS、LFFS和DFFS生存率分别为83%(95%CI:72~94)、83%(95%CI:72~94)和64%(95%CI:50~79)。Logrank检验表明:非浸润生长者的预测DSS[(46.3±1.1)个月us(26.3±4.2)个月,P=0.001],预测LFFS[(45.4±1.8)个月vs(24.6±4.6)个月,P=0.001]和预测DFFS均显著长于浸润生长者[(43.6±1.7)个月us(22.8±3.8)个月,P<0.001]。[结论]与非浸润性生长相比,浸润性生长的黏液样脂肪肉瘤和黏液纤维肉瘤的患者预后更差。浸润性生长方式和外科切缘阳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远鉴 刘阳 崔路宽 葛文龙 周士猛 胡永成关键词:黏液性脂肪肉瘤 浸润性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