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鑫

作品数:20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群落
  • 4篇植被
  • 4篇植物
  • 3篇药材
  • 3篇云杉
  • 3篇植被恢复
  • 3篇藏药
  • 2篇电喷雾
  • 2篇定植
  • 2篇定植方法
  • 2篇休眠
  • 2篇学成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植物繁育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色谱
  • 2篇群落结构
  • 2篇群落特征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成...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20篇刘鑫
  • 7篇包维楷
  • 4篇李芳兰
  • 2篇周志琼
  • 2篇庞学勇
  • 2篇石福孙
  • 2篇梁健
  • 1篇李锐
  • 1篇宋志军
  • 1篇闫晓丽
  • 1篇吴展波
  • 1篇幸福
  • 1篇蔡敏
  • 1篇毕培曦
  • 1篇张沛
  • 1篇周燕
  • 1篇邵鹏柱
  • 1篇丁立生
  • 1篇仲波
  • 1篇何奕忻

传媒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藏科技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2009年中...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高山松群系的群落特征被引量:1
2025年
高山松(Pinus densata)群系是中国西南山区分布面积最广的松林之一,属中国特有群系,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该研究基于文献资料和野外科学考察样点,明确了高山松林的地理分布边界,初步摸清了高山松林的地理分布范围。利用2020–2022年调查的48个样方数据,提出了群系分类的初步方案,并对群落结构等特征进行了描述,结合搜集到的2012年调查的11个样方数据,对物种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分布区跨越雅江、乡城、稻城、德钦、香格里拉、芒康、米林等33个县(市),东起丹巴县东谷镇,西迄桑日县增期乡,北起壤塘县蒲西乡,南至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玉龙雪山,海拔高度在(1300)2500–3800(4000)m之间。(2)调查到维管植物共计522种,隶属67科222属,其中种子植物60科209属500种,中国特有植物42科114属233种,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占优。(3)基于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差异,将高山松群系进一步划分为7个群丛组、20个群丛。
杜燕刘鑫张瀚曰马少伟包维楷
关键词:植被分类群落结构物种组成
一种干旱区镶嵌式植物群落配置模型及护坡植被定植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态治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干旱区乡土灌草进行植物群落配置模型及护坡植被定植方法。在掌握干旱区自然条件和道路边坡基质条件以及乡土生态学特征,正确识别限制边坡上植物定植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物种搭配种植...
李芳兰 胡慧 杨雨刘鑫
文献传递
亚高山森林地表苔藓的氮、磷利用效率——以四川省黑水县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苔藓是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山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亚高山冷杉林地表两种优势度最高的藓类为对象,通过标记并测量锦丝藓和塔藓的生长量和氮磷含量,初步探究了它们的氮磷利用效率。结果显示:锦丝藓的氮磷利用效率均略低于塔藓,但种间并无显著差异。锦丝藓和塔藓的氮利用效率分别为90.25 g g^(-1)和102.34 g g^(-1),磷利用效率分别为837.73 g g^(-1)和941.47 g g^(-1)。此外,两种苔藓表现出不同的养分利用策略,塔藓的氮磷生产力更高;而锦丝藓的氮磷滞留时间更长,具有较保守的养分利用策略。
刘鑫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苔藓养分循环
长花党参中木犀草素的分离鉴定及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
从藏药材长花党参(Codonopsis thalictrifolis Wall)中分离鉴定出木犀草素,并以该主要化学成分为对照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这是对长花党参化学成分的首次报道,木犀草素为该藏药材的主要活性和指...
刘鑫梁健彭树林丁立生顾玉诚
关键词:木犀草素高效液相色谱藏药材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盐酸羟胺衍生化法在电喷雾质谱区分结构异构体中的应用
电喷雾质谱作为一种"软电离"技术,在天然产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衍生化技术等辅助手段后,电喷雾质谱的应用领域又得到了进一步扩充。本文利用盐酸羟胺(NHOH·HCl)衍生化方法拓展了一系列天然产物电喷雾质谱的实际应用...
刘鑫周燕李帮经顾玉诚丁立生
文献传递
吴茱萸生物碱的串联质谱分析
中药吴茱萸(Fructus Evodiae)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的未成熟干燥果实,为我国传统药物,收录于中国药典中,可用于治疗胃疼、头疼、痢疾、产后出血和停...
周燕蔡敏刘鑫李锐毕培曦邵鹏柱
关键词:ALKALOIDFRAGMENTATION
文献传递
一种干旱区镶嵌式植物群落配置模型及护坡植被定植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态治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干旱区乡土灌草进行植物群落配置模型及护坡植被定植方法。在掌握干旱区自然条件和道路边坡基质条件以及乡土生态学特征,正确识别限制边坡上植物定植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物种搭配种植...
李芳兰 胡慧 杨雨刘鑫
岷江上游河流氮分布及潜在沉积物微生物驱动过程
2025年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过程。在自然水体中,河流沉积物的氮功能菌在氮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究河流氮分布及沉积物微生物驱动过程,本文对岷江上游3个海拔河段的水体和沉积物进行氮分布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在岷江上游高海拔河段(>3000 m),沉积物铵盐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在2000~3000 m海拔河段显著高于其他海拔河段,同时氮组分分布受到pH、溶解氧、流速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岷江上游沉积物细菌群落主要受沉积物氮组分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古菌群落主要受海拔、沉积物氮组分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岷江上游沉积物潜在氮转化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在地理空间上呈显著衰减模式,且高海拔河段的潜在氮转化古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性。其中,潜在硝化古菌是岷江上游的优势菌群,且潜在硝化古菌与潜在异化型硝酸盐还原古菌在高海拔河段显著高于较低海拔河段。对岷江上游不同氮转化过程而言,Nitrososphaerales目、Nitrososphaeraceae科、Nitrososphaeraceae属是参与硝化过程的关键菌群,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是硝酸盐还原过程的关键菌群,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是固氮过程的主要菌群,黄色杆菌属(Xanthobacter)、副球菌属(Paracocc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是反硝化过程的主要菌群。本文揭示了岷江上游高海拔河段的氮分布主要受到潜在沉积物氮转化古菌的驱动,该结论可为岷江上游河流生态管理策略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杨早李娜英仲波王晓锋李贤祥刘鑫梅鑫瞳何奕忻
关键词:岷江上游氮分布氮转化
一种促进四川黄栌种子萌芽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四川黄栌种子萌芽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种子先经过变温层积,再在光照、黑暗交替环境中进行萌芽。本发明首次采用的暖温层积加低温层积方式来打破四川黄栌种子休眠。与传统低温层积的方法相比...
周志琼石福孙刘鑫李芳兰
文献传递
我国岷江柏林分类及群落特征被引量:9
2011年
调查了位于马尔康县、金川县、小金县、丹巴县和理县的37个岷江柏样地中的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信息。利用TWINSPAN将37个样地划分为8个群丛,NMDS的结果与之相似;在群落结构方面,岷江柏乔木层郁闭度约55.68%,3m以上植株密度1518ind/hm2,高度分布和直径分布均呈倒"J"型分布,位于金川的群落乔木层还分化为2个亚层;灌木层的情况受环境和林冠层的影响较大,各地区间也有较大差异,平均盖度约40%,丰富度约21.82sp/plot;草本层平均盖度约40%,丰富度约27.91sp/plot,地区间差异不大,以中旱生种类为主,灌草间在盖度上呈现显著负相关,而在丰富度上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乔木层的情况可将岷江柏林划分为纯林和针阔混交林两个不同亚群系,其乔木层结构、林下植物盖度、丰富度和物种组成均有较大差异。这两个亚群系处于不同的演替阶段,后者可能是由于破坏而形成的。混交林可能是退化或恢复过程中的关键群落类型,如果停止破坏并加以保护仍可恢复为岷江柏纯林。
刘鑫包维楷
关键词:干旱河谷NMDS植被恢复TWINSPAN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