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芳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康复
  • 2篇护理
  • 2篇宫颈
  • 2篇产妇
  • 1篇低收入
  • 1篇新生儿
  • 1篇休克
  • 1篇血性
  • 1篇药液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知识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上皮内瘤
  • 1篇上皮内瘤变

机构

  • 6篇随州市中心医...
  • 4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随州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刘芳
  • 2篇陈红玲
  • 2篇姜广荣
  • 2篇金玉
  • 2篇金华
  • 1篇许丽华
  • 1篇金玉华
  • 1篇张同一
  • 1篇赵静
  • 1篇林丽
  • 1篇钱永华

传媒

  • 3篇护理学杂志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护士(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产科用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科用消毒装置,包括药液桶、气囊、手柄、风机室、单向阀、加热块、连接块、均液板、消毒棉、清洗刷、刷座和过滤板,所述药液桶左侧设有加热块,药液桶右侧设有气囊,气囊左右两端都设有单向阀,药液桶上端设有连接...
刘芳
文献传递
妊娠期HPV病毒感染和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HPV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风险及病理分级之间关联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2 475名非妊娠妇女,将所有受试者调查期间分未孕随访组2380名,孕后随访组27名;分析HPV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之间的关系,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记录了95名妇女在随访期间怀孕,其中27名妇女在产后接受了随访,而另外68名妇女则拒绝妊娠后随访;在27名产后随访对象中,仅出现1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在未孕组和产后继续随访组的比较中,发现妊娠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和任何等级鳞状上皮内瘤变都无任何关联。结论妊娠与HPV感染、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之间并无显著关联。
金玉金华张同一金丽刘芳赵静
关键词: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妊娠
随州市城镇女职工宫颈疾病现况调查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随州市城镇低收入女职工宫颈疾病患病现况,为制定宫颈疾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的1 263名女职工采用自制的宫颈疾病防治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宫颈正常86人,慢性宫颈炎及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Ⅰ期629人,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Ⅱ期445人、Ⅲ期92人,宫颈癌11人;学历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有盆浴习惯及生育子女较多者宫颈疾病患病率较高(均P<0.01);健康组(宫颈正常、慢性宫颈炎及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I期,715人)宫颈疾病防治知识、筛查认知及防治相关行为合格率显著优于宫颈疾病组(548人)(均P<0.01)。结论本市低收入女职工宫颈疾病发病率较高,其知信行状况不容乐观,需加强针对性教育,同时落实扶持政策,以提高其正确认知与行为,从而降低宫颈疾病发病率。
金玉姜广荣刘芳金华
关键词:女职工低收入宫颈疾病知识
团队急救模式用于失血性休克产妇救治效果探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团队急救模式在产科危急重症抢救中的作用。方法成立由产科主任、麻醉科主任、血液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输血科主任、介入科主任、产科急救小组成员(医生2人,护士2人,助产士1人)和支助中心12人组成的产科危急重症急救小组,经专项培训后对8例产后失血性休克产妇进行急救。结果8例均抢救成功,保留子宫4例,发生DIC行子宫切除4例。结论产科危急重症急救小组的成立及运行有利于提高产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刘芳陈红玲姜广荣金玉华
关键词:产妇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救治效果
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率。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3月选取医院母婴同室的新生儿65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500例和对照组30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预防性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观察组发生感染11例,感染率0.3%,对照组发生感染54例,感染率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感染部位分别为呼吸道、皮肤黏膜、血液、胃肠道以及其他部位感染,分别占41.5%、21.5%、18.5%、6.2%、27.7%;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7.7±5.2)分、对照组(84.5±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母婴同室的预防性护理和消毒隔离,采用预防性护理,以期有效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
陈红玲许丽华刘芳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干预
前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术的康复护理
2014年
总结了37例前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康复训练、心理护理、术后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术前症状均消失,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活动度正常。认为重建术后正确、如期、有效的功能锻炼和个体化康复指导可有效地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关节功能。
刘芳李俊
关键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检查重建术康复护理
盆底康复操锻炼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64
2015年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操锻炼对减少产后并发症、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及盆底肌力的作用。方法将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54例和干预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产后采取盆底康复操锻炼方案,比较两组产后14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盆底肌力及心理变化。结果干预组产后尿失禁、子宫复旧不全及产后失眠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在产后6周及14周时盆底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产后14周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操的应用,可规范引导产妇进行有效的盆底功能锻炼,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
刘芳钱永华林丽
关键词:产妇产后盆底肌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