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芯君 作品数:27 被引量:84 H指数:6 供职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排痰方法在胸腔镜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 比较高频背部叩击排痰和机械辅助排痰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该院行VATS肺癌肺叶切除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背部叩击排痰)和干预组(采用机械辅助排痰)。比较患者排痰后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指标、胸腔引流管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排痰后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pH,以及排痰量、胸腔引流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背部叩击排痰和机械辅助排痰均可促进VATS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排痰和快速康复,都缩短了胸腔引流管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曹怡 刘芯君 付兵 李情洁 涂红云 刘芹 赵芮 张瑶关键词: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VATS 加速康复外科 水胶体敷料联合下肢弹力绷带换药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护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联合下肢弹力绷带换药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水胶体敷料换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下肢弹力绷带换药,比较疗效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5.7%,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经皮氧分压以及生存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水胶体敷料联合下肢弹力绷带换药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护理能够改善下肢静脉高压力,提高溃疡部位组织的血氧含量,对溃疡的恢复有明显帮助,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疗效显著,是临床护理中有效的换药方法。 刘芯君 李情洁 游进会 何春水关键词:水胶体敷料 下肢静脉性溃疡 护理 一种可视防渗敷贴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视防渗敷贴,包括母贴和子贴,所述母贴开有观察口,母贴包括亲肤层A和粘结层,粘结层粘结部分在亲肤层A外围,粘结面朝下,子贴下表面和母贴上表面观察口外围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子贴包括亲肤层B,亲肤层B在子贴... 云洁 秦晓华 吴苏丹 刘芯君 王荻 周苏梅 李兴燕文献传递 基于"上下同治"理论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足的应用观察 目的:基于"上下同治"理论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足的应用观察。方法:使用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我院血管外科入院的120例住院患者按病案号简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在入院时行... 刘芯君关键词:糖尿病足 耳穴 敷贴 药物鞋垫 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周静息痛发生频次变化及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后周静息痛发作频次降低率试验组... 刘芯君 游进会 涂红云关键词:疼痛 压力干预在静脉曲张微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静脉曲张微创术后医用弹力袜压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且行单侧静脉曲张微创手术的75例原发性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A,B,C三组,A,B两组术后均采用医用弹力袜作压力干预,A组术后仅连续穿戴36 h弹力袜,B组术后连续穿戴弹力袜36 h,随后每天日间穿戴弹力袜至术后8 d,C组术后不予以压力干预,出院后三组均进行运动恢复,每天早晚走路或骑车45 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评估三组疼痛程度的改善,观察皮肤表层瘀斑恢复情况,统计使用止痛剂患者所占比例,观察手术踝关节的环状面肿胀改善状况,采用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统计并发症例数。结果:(1)A组肢体疼痛、皮肤表层瘀斑评分与B组评分对比无差异,但两组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C三组肿胀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和B两组0级所占比例均高于C组。(3)三组各维度生活评分均上升,两组均高于C组(P<0.05)。(4)C组再次手术干预比例及止痛剂使用比例略高于A、B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组深静脉血栓、血栓性静脉炎、肢体水肿及肢体酸胀沉重发生率均略高于A和B两组,但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P>0.05),A和B两组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短程应用医用弹力袜即可达到改善疼痛、解除瘀斑、优化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且患者获益率高,安全性好。 李情洁 刘芯君 游进会 涂红云 米婷婷 杨立新关键词:静脉曲张 微创术 弹力袜 血栓 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因子:基于风险预测模型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因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公开发表的脑卒中患者下肢DVT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11-06。提取纳入文献的资料,采用预测模型研究偏倚风险与适用性评估工具(PROBAST)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3篇文献,共纳入11517例患者,脑卒中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8.43%~56.47%。13篇文献中,共构建14个脑卒中患者下肢DVT风险预测模型,AUC为0.570~0.912,其中10个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较好(AUC≥0.7);4个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进行校准;2个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9个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14个风险预测模型包含3~6个预测因子。预测因子可以分为基本因素、疾病因素、治疗因素、实验室检查指标4类,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5%CI(1.01,1.10)〕、血浆D-二聚体水平〔OR=1.11,95%CI(1.07,1.14)〕、心房颤动〔OR=3.69,95%CI(1.45,9.39)〕、意识障碍〔OR=3.56,95%CI(1.20,10.61)〕、下肢瘫痪〔OR=2.60,95%CI(1.85,3.6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13,95%CI(1.10,1.16)〕是脑卒中患者下肢DVT的预测因子(P<0.05);性别〔OR=1.36,95%CI(0.79,2.34)〕不是脑卒中患者下肢DVT的预测因子(P>0.05)。结论年龄、血浆D-二聚体水平、心房颤动、意识障碍、下肢瘫痪、NIHSS评分是脑卒中患者下肢DVT的有效预测因子。脑卒中患者下肢DVT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可进一步在随访时间、模型校准与验证方面提高风险预测模型的质量。 刘雅鑫 蒋运兰 刘芯君 邱婷婷关键词:卒中 深静脉血栓形成 META分析 简化营养评分应用于老年严重肢体缺血病人的营养筛查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运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评估老年严重肢体缺血(CLI)病人的营养状况,探讨老年CLI病人的营养状况以及GNRI和CONU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入院进行血管腔内治疗(EVT)的107名年龄≥55岁的CLI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GNRI评分对病人进行营养分级,分为中高、低和无风险组,根据CONUT评分分为中重度、轻度和正常组。分析营养指标与营养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07名病人中,根据GNRI评分,中高、低、无风险组病人分别占33%、22%和45%;中高组病人HGB、CHOL、LDL-C、TG和PA显著低于无风险组病人,中高组的TG和PA也明显小于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NUT评分中,中重度、轻度组和正常组病人分别占20%、51%和29%。中重度组的HGB、LDL-C、PA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轻度组的病人,中重度组的TG和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GNRI和CONUT评分发现GNRI的两组病人在慢性肾衰竭(CKD 4-5)的患病率上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NUT评分与HGB、TG、HDL-C、LDL-C,PA呈负相关,与Cre呈正相关。GNRI与HGB、CHOL、TG、LDL-C以及PA呈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工作者应该重视对CLI病人的营养筛查,GNRI和CONUT是便捷有效的营养筛查工具,值得推广到临床应用。 许田田 谢丽 何春水 刘洋 刘洋 张丽峰 刘芯君关键词:严重肢体缺血 营养筛查 “T”型弹力绷带在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压迫止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2种止血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适性。方法:将2015年2~11月我科收治的经股动脉穿刺诊疗术后使用砂袋压迫止血的19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经股动脉穿刺诊疗术后使用"T"型弹力压迫止血带止血的20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解除压迫止血后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T"型弹力压迫止血带止血后穿刺处渗血、皮肤淤紫、血肿的发生率(分别为8.4%、6.9%、0.99%)均明显低于砂袋压迫组患者(分别为14.8%、18.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舒适度比较,无不适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不适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型弹力压迫止血带在经股动脉穿刺诊疗术后止血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舒适性高于砂袋压迫止血法,值得临床推广。 刘芯君 涂红云 张纤 何春水关键词:股动脉穿刺点 压迫止血 纳米静电纺丝纤维对糖尿病小鼠创面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纳米静电纺丝纤维对糖尿病小鼠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构建糖尿病小鼠创面模型,观察组使用电纺纳米纤维包扎创面,对照组使用涂药纱布包扎创面,自愈组不做处理。比较3组小鼠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qRT-PCR法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创面组织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缺氧诱导因子-1α、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水平。CCK-8和划痕实验明确静电纺丝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和自愈组比较,观察组小鼠创面愈合率提高,炎症细胞因子表达降低,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水平升高(P<0.05~P<0.01)。采用纳米静电纺丝纤维处理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增强(P<0.05和P<0.01),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纳米静电纺丝纤维可改善糖尿病创面愈合情况,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芯君 岳园 邱婷婷 蒋运兰关键词:糖尿病 创面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