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X(X=Te,Te/CdS,Te/CdS/ZnS)量子点的毒性研究
- 2013年
- 目的本研究利用人肝癌细胞系MHCC97,比较三种量子点CdTe、CdTe/CdS、CdTe/CdS/ZnS的细胞毒性,为将来量子点在生物及环境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MTT实验测试三种量子点对MHCC9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实验检测三种量子点导致的MHCC97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实验检测三种量子点对MHCC97细胞周期的影响、乳酸脱氢酶实验检测三种量子点对MHCC97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三种量子点通过MTT测试、细胞凋亡实验、细胞周期实验、乳酸脱氢酶检测分别表明:CdTe/CdS/ZnS对MHCC9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最低,导致的细胞凋亡最少,对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最弱、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则最弱。结论尽管三种量子点都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水溶性核-壳-壳结构CdTe/CdS/ZnS量子点的毒性相比纯核结构和核-壳结构毒性更小,应用更安全。
- 李科李想李坚王宁仇凯刘欢张阳德
- 关键词:量子点毒性
- 溪黄草抗乙肝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体外筛选(英文)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溪黄草抗乙肝抗肿瘤活性部位进行初步筛选,为进一步分离活性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在HepG2.2.15细胞模型上对三种不同方法萃取所得的溪黄草提取物进行抗乙肝活性筛选,以用于进一步分析提纯。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毒性,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分泌及乙肝病毒DNA含量。然后,用硅胶柱色谱法进一步提取分离活性最大的提取物,用MTT和ELISA检测所分离各组分的抗乙肝活性。最后,在MCF-7,BGC-823和HepG2细胞中检测细胞毒性最大的三个组分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乙酸乙酯萃取分离所得的提取物抗乙肝活性最大,可显著降低HepG2.2.15细胞的HBsAg、HBeAg抗原的分泌,并抑制乙肝病毒DNA的复制,被用来进一步分离提纯。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14个组分,其中A3和A5组分对HBsAg有较好的抑制作用,A9组分对HBeAg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均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且治疗指数均比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要高。A6,A7和A11组分细胞毒性大,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有不同的抑制活性。结论溪黄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具有很强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从而具有很好的抗乙肝病毒活性,进一步提取分离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纯化而具更强的活性。此外,一些分离成分对不同的肿瘤细胞还有很高的细胞毒性,具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实验为溪黄草在临床的使用及其作为潜在的高效抗乙肝和肿瘤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 何颖李辉莹康丽群张秀珍胥洪鹃刘欢陈玉祥
- 关键词:溪黄草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