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朔
- 作品数:66 被引量:25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影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
- 2024年
-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在我国家禽中流行最为广泛的亚型,严重影响养禽业健康发展,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可感染人类的H5N1、H7N9、H10N8和H3N8等新型流感病毒中多次发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内部基因,而这些感染人类的新型流感病毒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文章围绕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总结了影响该亚型病毒致病性、受体结合、复制能力以及在家禽或哺乳动物中与传播有关的关键功能氨基酸位点突变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解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及其内部基因在新型流感病毒产生过程中的机制和作用。
- 周婉婷彭程蒋文明宋厚辉刘朔刘华雷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9N2生物学特性
- 近年来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调查分析,自2007年以来,中国主要存在3个分支的HS病毒(第2.3.2、第2.3.4和第7分支);不迟于2009年初,第2.3.2分支(在中国进一步形成第2.3.2a,2...
- 刘朔蒋文明侯广宇李金平陈继明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HA1基因谱系分析
- H5N1 HPAIV在哺乳动物中的流行事件及相关大流行的风险控制
- 2025年
-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已从禽类扩散至全球多个哺乳动物物种。本文系统分析了2.3.4.4b分支H5N1 HPAIV在哺乳动物中的跨物种传播特征及其大流行风险。通过分析欧洲皮草动物(水貂、狐狸)、南美洲海洋哺乳动物(海狮、海豚)及美国奶牛群3个典型H5N1 HPAIV传播案例,揭示病毒可通过基因重配(如BB、B3.2、B3.13基因型)和获得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如PB2 E627K、Q591K、D701N、M631L)等方式,突破宿主屏障传播。病毒在奶牛中通过乳腺组织嗜性实现乳汁传播,在海洋哺乳动物中呈现沿美洲海岸的扩散模式,同时发现人-动物界面(如污染环境、乳制品)存在溢出风险。诸多研究显示,病毒引发大流行需满足血凝素(HA)抗原新颖性、聚合酶适应性突变(PB2/PB1/PA)、HA稳定性改变三大条件,而基因组重组会加速宿主范围扩展。美国奶牛疫情中,病毒已形成规模化传播链(17州989个农场),伴随70例人类感染病例(41例与奶牛相关)。建议进一步强化监测,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加强疫苗研发,深入研究病毒传播机制和途径等,为H5N1 HPAIV的跨物种传播预警及大流行防控提供重要依据和有效策略。
- 徐婉旖张富友刘朔彭程刘华雷蒋文明
- 关键词:哺乳动物大流行
-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7
- 2023年
- 为建立特异、灵敏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igh pathogenicity avian influenza virus,HPAIV)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方法,根据GISAID和GenBank公布的H5亚型HPAIVs H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探针,对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针对H5亚型HPAIVs的dd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以及敏感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引物探针浓度为900 nmol/L和250 nmol/L、退火温度为55℃、升降温速率为2.0℃/s时ddPCR反应效率最高。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H5亚型HPAIVs,对H9N2、H7N9等常见禽病病原均不能检出。该方法对标准品最低检测限为1.97拷贝/μL,敏感性比qPCR方法高1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80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与金标准方法的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为H5亚型HPAIVs的诊断和检测以及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 蒋文明刘朔李金平彭程尹馨于晓慧李阳王静静刘华雷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 1株野鸟源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对小鼠感染性研究
- 2023年
- 旨在对2021年分离自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野鸟粪便中的1株低致病性H7N3禽流感病毒(AIV)A/mallard/Ningxia/Y37/2021(H7N3)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遗传进化分析及对小鼠致病性试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HA基因裂解位点仅有1个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性。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HA基因和韩国野鸭源H7N7亚型AIV同源性较高;NA基因与韩国野鸟源H5N3亚型AIV同源性较高;PB2、PA基因与H5N2亚型AIV有较高的同源性;PB1基因与H5N3亚型AIV有较高的同源性;NP基因与H3N2亚型有较高同源性;M、NS基因与H3N8亚型有较高同源性,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血凝抑制(HI)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与H7N9-Re4疫苗株抗血清的HI效价比同源毒株低16倍,抗原性差异显著。小鼠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能在小鼠的肺部与鼻甲中复制,并引起感染小鼠体重下降,表明该毒株有感染哺乳动物的风险。本试验通过对1株野鸟源H7N3亚型AIV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分析,为H7N3亚型禽流感的预警和综合防控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 吴恬恬尹馨梁少波李金平朱峻锋刘朔彭程刘华雷蒋文明韩克光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抗原性感染性
- H7亚型禽流感疫苗和诊断试剂所需种毒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兽医生物制品中H7亚型禽流感疫苗和诊断试剂领域,特别涉及三株H7亚型禽流感疫苗和诊断试剂所需种毒,rH7‑02、rH7‑01和rH7‑06。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对禽和人有较强的致病性,应用禽流感反向遗传技术构...
- 蒋文明陈继明刘朔侯广宇李金平于建敏
- 文献传递
- 2009年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来源和去向分析被引量:33
- 2009年
- 借助因特网流感病毒数据库平台,对猪流感病毒的PB1,PB2和PA进行谱系分析,结果提示,新近北美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新毒株所有的基因都来自猪流感病毒,但是来自两个不同谱系的猪流感病毒,其中一个谱系的猪流感病毒约是10年前人、禽、猪流感病毒的杂合体.依据近期的流行态势,此病毒将在全球进一步扩散蔓延,将在人群中长期存在,也有可能在猪群中流行.此病毒的扩散可能伴随着人群中原有的某亚型流感病毒的消失.
- 陈继明孙映雪刘朔蒋文明陈杰侯广宇李金平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猪流感流行病学
- 2014—2016年华东地区某市活禽市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2
- 2017年
- 为了解华东地区某市活禽市场中禽流感病毒的污染状况,2014—2016年对该市活禽市场的家禽进行了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市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面较广,94.12%的市场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H9N2亚型病毒感染率较高,样品总体阳性率为22.66%,场点总阳性率为94.12%;H7N9亚型病毒感染率经历了一个升降过程,2015年上半年达到高峰,之后显著降低;农贸市场中的H7N9亚型病毒分离率显著高于批发市场。本次调查未在活禽市场中检出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这些数据为深入了解活禽市场中禽流感病毒的污染状况和该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 蒋文明王艳李金平侯广宇彭程刘朔王素春黄保续陈继明
- 关键词: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H9N2
- 2020—2021年山东省部分地区鸭圆环病毒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及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为了解山东地区鸭圆环病毒(DuCV)流行状况及基因组特征,对山东济宁、潍坊等地区的病鸭病料进行DuCV检测及鉴定,DuCV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并进行遗传进化和基因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14株DuCV的全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 993~1 995 bp,遗传进化显示这些毒株与德国株AY22855处同一进化分支,均属于DuCV基因Ⅰ型,但不同年份之间已形成独立小分支且彼此之间同源性不高;Cap和ORF3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2020年与2021年监测毒株Cap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6.7%,提示病毒变异速度和程度较高,增加了防控的难度。研究为山东地区鸭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 梁少波张琳张琳于晓慧李金平李金平刘朔彭程王静静侯广宇刘华雷格日勒图
- 关键词:鸭圆环病毒全基因组
- H3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2
- 2024年
- H3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宿主广泛,具备跨物种传播的能力,不但造成了家禽的发病,还导致了多起人感染病例,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H3亚型AIV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参考了GenBank近年来公开的H3亚型AIV HA基因序列,在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分别以cRNA阳性标准品和病毒核酸标准品为模板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针对H3亚型AIV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进行评估。进一步使用实验室攻毒鸡组织样品和临床拭子样品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与其他亚型AIV和常见禽类病原体均无交叉反应;检测下限分别为1.0×10^(2) copies·μL^(-1)和10^(2) EID 50·0.1 mL^(-1),灵敏度与常规RT-PCR相比提高了10倍;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重复性较好。动物攻毒临床试验样品和临床拭子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敏感性高于普通RT-PCR方法,与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可用于临床检测。综上,本研究建立的H3亚型AI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具备特异、快速、灵敏等特点,为H3亚型AIV的快速诊断和监测及防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 毛秋艳周淑宁刘朔彭程尹馨张雅馨周婉婷李金平侯广宇蒋文明宋厚辉刘华雷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3亚型荧光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