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鹏
- 作品数:65 被引量:22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证据保全之应有范围探析
- 2009年
- 为使证据保全制度得以发挥实效,在完善我国证据保全机制时应重新界定证据保全的范围。对证据保全范围的完善应从2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保持现有证据有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形外,应增加对方当事人同意和确定事、物现状等2种较能体现证据保全调查证据及疏减讼源等现代型功能的情形;另一方面,应将法院可以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时间延伸至诉讼之前。由此双管齐下,方能完整地界定证据保全适用之应有范围。
- 刘显鹏
- 关键词:证据保全
- 民事诉讼中的摸索证明探析被引量:8
- 2010年
- 摸索证明,是指民事诉讼中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在无法获知待证事实与相关证据的详细关系时,就证明主题仅进行一般性、抽象性的主张,从而期待通过法院的证据调查从对方当事人处获得相关详细证据资料的活动。由于对象的模糊性和手段的不确定性,对于摸索证明能否在诉讼中被采用存在极大的争议。在我国未来民事诉讼相关立法的完善过程中,应当在明确摸索证明地位的基础上,廓清其适用范围及效果,从而促进我国相关司法实践的顺利开展。
- 刘显鹏
- 关键词:辩论主义证据保全
- 民事诉讼之证据失权制度探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作为民事诉讼失权制度的重要类型之一,证据失权的运用直接决定该制度应有功能的发挥及预期目的的实现。此文以发展的眼光对证据失权制度的内涵和功能进行再认识,对证据失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证据失权的应有范围及规则的具体运用提出相关建议,进而完善相关规定,使该制度达到推进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目的。
- 刘显鹏
-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据失权举证时限审前准备程序
- 董事会决议效力纠纷的非讼解决程序探析
- 2019年
- 当以单一的诉讼方式无法或不易解决董事会决议效力纠纷时,可以尝试从非讼程序的角度着手来探寻解决此类纠纷的可能路径。非讼程序可以避免诉讼程序各项繁冗、庞杂的流程,从而极大地提升解决此类纠纷的效率,进而提升公司治理和运营的效率。对于董事会决议纠纷非讼解决程序的具体布设,可以从体例设置、审理方式、权利保障、裁判形式以及救济手段等方面为着力点予以探讨。
- 刘显鹏
- 关键词:非讼程序诉讼程序
- 刑事和解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适用探析被引量:1
- 2019年
- 作为一种化解纠纷的方式,和解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刑事习惯法之中。当前,我国制度层面的刑事和解在适用依据、适用范围以及适用程序等方面与民族地区刑事习惯法上的和解存在诸多抵牾之处。当以现有规则处理民族地区涉刑案件时,往往会出现刑事立法与民族地区实际情况不相匹配的情况。鉴此,应深入剖析民族习惯法与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趋势,以分析刑事和解机制在民族地区妥适地变通适用为着力点,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刑事习惯法的现代化转型。
- 刘显鹏蔡晨
- 关键词:刑事和解民族地区刑事习惯法
- 民事诉讼证据共通规则探析被引量:2
- 2009年
- 证据共通规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法院对当事人申请的某一证据进行调查后,无论该证据在事实认定中对提出申请的当事人一方有利还是不利,均会发生法律效果。其是自由心证主义的必然要求,亦是辩论主义的延伸,同时符合公正和效率的基本要求。证据共通规则既适用于相对立的双方当事人之间,亦可被共同诉讼人所利用。
- 刘显鹏
- 关键词:自由心证辩论主义共同诉讼
- 法院调解适用范围探析被引量:2
- 2010年
- 作为法院调解制度适用的前提,法院调解的范围应予明确界定。一般来讲,法院调解的应有范围可界定为,只有当事人可以相互让步的案件才契合调解的特质,方有调解发挥功效的空间;而身份关系案件和形成之诉案件的当事人无任何自由处分的权限,诉讼的性质亦使调解无法产生相应效力,故此两类案件自无调解适用之余地。
- 刘显鹏
- 关键词:法院调解身份关系
- 民事诉讼法院阐明制度之探析——诚实信用原则具体化的一个向度被引量:2
- 2013年
- 2012年8月31日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诚实信用原则引入我国民事诉讼领域,在此背景之下,对该原则的具体适用进行深入探讨很有必要。从该原则对法院审判权规制的角度来看,《民事诉讼法》应对阐明制度予以细化和深化,从而达到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之目的。
- 刘显鹏
- 关键词:诚实信用异议权
-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不知陈述被引量:1
- 2009年
- 当事人的不知陈述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于对方当事人关于某一特定事实的主张,在诉讼中向法官表示不知道、不清楚或不记得。对当事人不知陈述的研究应从其基本理论入手,同时把握其确立的基础,进而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律的相关规定,试对其法律后果及实质加以探究,最终落脚于对我国现行相关制度的评价,从而对立法的完善和实践的发展有所裨益。
- 刘显鹏
- 关键词:民事诉讼当事人
-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与程序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新《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权,这是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合理性的肯定。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和程序问题。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应包括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判权的整个行使过程;检察监督程序应主要依当事人申请而启动,由同级检察院进行监督;根据执行中的不同情况,检察监督也应采取不同的具体方式。
- 邹进康刘显鹏
-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