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蓓 作品数:31 被引量:220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ristane(降植烷)诱导C57BL/6小鼠狼疮性肾炎模型的研究 刘春蓓 胡伟新 唐政 曾彩虹 刘志红抗IgA Fc受体抗体的作用机制 2011年 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证实,抗IgAFc受体I(FcαRI)单抗具有抑制炎症信号通路,治疗感染性疾病、改善免疫及非免疫相关肾脏疾病肾组织病变等作用。虽然早有研究证实抗FcαRI单抗的疗效与FcαRI中抑制性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s,ITAM)介导的抑制性信号(ITAMi)有关,但直到近期ITAMi的分子机制才被阐明,即低亲和性配体或单克隆抗体与FcαRI结合后可促使FcαRI移位及含Src同源结构域2(Src homology 2,SH2)的酪氨酸磷酸酶1(SHP-1)在细胞膜脂质结构中募集,激活性受体与FcαRI等受体及SHP-1在细胞脂筏上的共区域化促进了大分子抑制体的形成,在SHP-1的作用下激活信号被抑制。这一机制的明确为IgAFcαRI单抗治疗肾脏疾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刘春蓓 秦卫松关键词:免疫受体 IGA 1352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免疫学特征 被引量:57 2006年 目的:单中心分析1352例狼疮性。肾炎(LN)的流行病学特点、。肾脏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和免疫学异常的联系。方法:1986至2005年间在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住院并行肾活检的LN患者1352例。肾活检病理类型按照2003年ISN/RPS分型方案,Ⅴ型与Ⅳ型或Ⅲ型并存的类型记录为Ⅴ+Ⅳ型或Ⅴ+Ⅲ型。临床资料来自病史记载,实验室指标取自首次肾活检时的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类型分布、各病理类型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结果:1352例患者均为汉族,女性1193例(占88.2%),男性159例(11.8%),年龄8—60岁[平均(27.3±9.2)岁],18—50岁者占80%。各病理类型比例分别为Ⅳ型49.1%,Ⅴ型14.4%、Ⅱ型14.2%、V+Ⅳ型11.7%、Ⅲ型5.6%和Ⅴ+Ⅲ型5.0%。女性Ⅱ型和Ⅲ型比例显著高于男性,男性Ⅳ型比例高于女性(59.7%vs47.6%,P〈0.01)。各类型。肾脏和。肾外脏器损害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Ⅱ型以蛋白尿,面部红斑、发热、关节损害为特征,血清抗-dsDNA抗体和低补体血症比例低;Ⅲ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尿,关节炎、皮肤血管炎和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率高(10.3%)。Ⅳ型患者肉眼血尿和急性。肾衰发生率最高,浆膜腔炎、血清抗-dsDNA抗体和低C4血症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类型。Ⅴ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或伴少量血尿,肾外脏器损害、血清抗-dsDNA抗体阳性和低C4血症比例低。Ⅴ+Ⅳ型临床和免疫学特点与Ⅳ型类似,但。肾病性蛋白尿比例显著增高(52.6%掷31.6%),ANCA阳性率低(5.7%vs0)。Ⅴ+Ⅲ型。肾病性蛋白尿比例与Ⅴ型相似,血尿程度与Ⅲ型相同,ANCA阳性和低C4血症比例低于Ⅲ型。抗心磷脂抗体可见于各型LN,但Ⅱ型、Ⅲ型和Ⅴ型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4.1%,34.8%,32.6%)。 胡伟新 刘春蓓 孙海鸥 刘正钊 谢红浪 章海涛 陈惠萍 曾彩虹 刘志红 黎磊石关键词:狼疮性肾炎 病理类型 免疫学特征 循环microRNAs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疾病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循环中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疾病活动相关microRNAs(miRNAs),为后续探讨循环miRNAs在FSGS发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活动性FSGS患者及正常对照各9例,提取FSGS患者及对照组血浆总RNA,采用TaqMan低密度芯片(TaqMan Low Density Array)进行miRNA表达谱分析,筛选出在活动性FSGS患者循环中表达上调的miRNAs分子;然后再选取32例活动性FSGS患者血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对筛选出的miRNAs分子进行验证,同时与非活动性FSGS患者进行比较。采用ROC曲线分析循环miRNA区分活动性FSGS、非活动性FSGS和正常对照的效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活动性FSGS患者循环miRNA-125b,miRNA-186和miRNA-193a-3p水平显著上调(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循环miRNA-125b、miRNA-186和miRNA-193a-3p区分活动性FSGS与正常对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789和0.910。与非活动性FSGS相比,活动性FSGS患者循环中miRNA-186水平也明显上调。结论:活动性FSGS患者循环miRNA-125b、miRNA-186及miRNA-193a-3p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其中miRNA-186的升高与疾病的活动性关系更密切。 张昌明 张婉芬 刘春蓓 曾科 刘志红关键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MICRORNA 疾病活动 尿液microRNAs作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疾病活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尿液中microRNAs(miRNAs)的表达变化,探讨miRNAs的变化与FSGS患者疾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尿液miRNAs的表达谱,及其在活动性FSGS患者、非活动性FSG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尿液中的水平,分析尿液中miRNAs的表达变化与尿蛋白、白蛋白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与膜性肾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miRNAs水平进行比较,评判其特异性。结果:活动性FSGS组尿液miRNA-196a,miRNA-30a,miRNA-155和miRNA-490的表达水平不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高于非活动性FSGS组(P<0.001)。尿液miRNA-196a,miRNA-155,miRNA-30a和miRNA-490的变化倍数与FSGS患者的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在膜性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中未观察到上述变化。激素治疗有效的FSGS患者的尿液中miRNA-196a,miRNA-490,miRNA-30 a表达水平随着病情的缓解也明显下降(P<0.05)。激素治疗无效患者的尿液中,miRNAs表达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尿液miRNA-196 a,miRNA-30 a和miRNA-490表达水平与FSGS患者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提示尿液miRNA-196a,miRNA-30a和miRNA-490检测有可能作为判断FSGS疾病活动性和反应疗效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张婉芬 张昌明 刘春蓓 秦卫松 郑春霞 曾科 刘志红关键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生物标志物 微型多血管炎肾损害的预后 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分析微型多血管炎 (MPA)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人肾存活率 ,探讨影响存活率的因素。 方法 :1994年 12月至 2 0 0 3年 12月明确诊断为MPA的患者 6 0例 ,其中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 (49± 13 5 )岁 ,病程 1~ 14 4个月 (中位 2 8个月 ) ,除肾脏损害外 ,均有一个以上肾外器官受累。所有患者行肾活检 ,对肾组织病理活动指数 (AI)和慢性指数 (CI)进行半定量积分。分析人肾存活率及影响人肾存活率的因素。 结果 :①入院时4 0例 (6 6 7%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阳性 ,SCr 4 81 2 3± 2 89 71μmol/L ,2 7例 (45 % )需透析治疗 ,肾活检病理显示新月体比例 16 7%~ 96 2 % (5 8 9± 32 0 ) % ,半数患者见间质血管炎 ,平均CI 5 36± 2 6 1。②人存活 :在随访 1~ 15 5个月 (中位 12个月 )间 ,共 13例 (2 1 7% )死亡 ,10例于确诊后一年内 [(3 6± 2 2 )个月 ) ]死亡 ,死因为肺出血 (4例 )、感染 (3例 )、尿毒症 (2例 )和心衰 (1例 )。 1年和 3年存活率分别为 76 8%、71 1% ,ANCA阳性组存活率显著低于ANCA阴性组 (1年存活率 6 7 6 %vs 10 0 % ,P =0 0 0 0 9)。年龄≥ 5 0岁、入院即需透析治疗是一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③肾存活 :4 5例接受强化免疫抑制治疗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 ) 71 胡伟新 刘春蓓 唐政 俞雨生 王庆文 陈惠萍 刘志红 黎磊石关键词:微型多血管炎 肾损害 预后 病理特点 霉酚酸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伴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变的初步临床研究 研究背景伴有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变(NNV)的Ⅳ型狼疮性肾炎(LN)病情重,对传统环磷酰胺(CTX)治疗反应差,远期肾存活率低。本研究初步探讨霉酚酸酯(MMF)治疗Ⅳ型LN伴NNV的近期疗效。方法 20例符合 ARA199... 王静 胡伟新 刘春蓓 陈惠萍 曾彩虹 刘志红 黎磊石关键词:霉酚酸酯 尿蛋白 文献传递 抗C1q抗体在狼疮性肾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005年 刘春蓓 吴燕关键词:狼疮性肾炎 C1Q抗体 组织学特点 狼疮活动 补体水平 蛋白尿加重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7 2007年 刘春蓓 胡伟新关键词:肾小管间质 蛋白尿 腹膜上皮-间皮细胞转分化与腹膜纤维化 被引量:4 2007年 刘春蓓 胡伟新关键词:腹膜透析 腹膜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