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春
- 作品数:69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农村社会转型病的诊断与治理
- 2013年
- 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使得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越积越多,这一现象被国内外学者称为"社会转型病";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所出现的种种社会现象表明农村社会转型病已的确存在并随之蔓延,该文透过各种病症征兆剖析农村社会转型病的症状,并试图实施治理,达到征兆—症状—治理逐级诊疗的效果。
- 赵隆君刘新春
- 关键词:农村社会
- 农村山林矛盾的生发及化解途径初探被引量:2
- 2013年
- 在我国林权制度改革步步深入的同时全国各地各种林业纠纷随之而来,这些纠纷缠绕在整个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林权制度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山林权属问题是林业改革的核心,正是由于我国历次林业改革都没有解决好落实林业权属这一核心问题,致使林业产权制度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步伐并引发出大量的矛盾,这些矛盾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
- 赵隆君刘新春
- 关键词:化解途径
- 荀子论个人欲求的多维整合被引量:1
- 2004年
- 荀子认为“欲不可去”、“欲不可尽”。整合个人欲求 ,不可立意于灭求绝欲 ,亦不可归旨于恣情纵欲 ,而应从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层面多维切入。在物质层面上 ,荀子主张增加财富总量、“通流财货粟米”、均衡财富分配 ;在精神层面上 ,荀子强调“养欲节求”、抑“畸欲”而使个人欲求归于守常中理 ;在制度层面上 ,荀子认为应当“化性起伪”、隆礼重法 ,使“群臣百姓皆以制度行” ,从而达于国家大治 ,社会大安。
- 刘新春
- 关键词:荀子人欲儒家思想封建礼制
- 王夫之“夷夏之说”的精神内核被引量:4
- 2003年
- 王夫之的“夷夏之说”具有鲜明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倾向。这一倾向,究其精神实质,是对满清贵族屠戮中原的强烈反抗和对儒家文化正统地位的担忧与捍卫;从更深刻的层次上说,是对汉民族盛衰之由的深刻历史检审。王夫之“夷夏之说”的内在精神,对十九世纪末叶的民族民主革命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影响。
- 刘新春
- 关键词:王夫之大汉族主义儒家文化民族矛盾
- 群育策略中的社会技巧在教学上的应用探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群育策略能够提升教育者的群体适应精神和能力,值得在教学中进行探究实践。笔者针对其中的社会技巧方面进行了从内涵到教学模式的思索探究。
- 彭莹刘新春
-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依法治校“十难”
- 2010年
- 依法治校既是学校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尽快融入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但是,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离真正实现依法治校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 李晶晶刘新春
- 关键词:高校高校管理
- 高校依法治校的再思考被引量:3
- 2011年
- 高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从其提出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良性发展,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校离真正实行依法治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 李晶晶刘新春
- 关键词:高校依法治校去行政化
- 中国古典人生价值论的现世向度
- 2003年
- 中国古典人生价值论具有鲜明的现世性特征。以"人兽有别"为立论基础,以"虽久不废"为价值目标,倡导泛道德的、过程化的价值评价,引导"知生事人"、"自苦为极"、"杀身成仁"的现实人生实践。
- 刘新春
- 关键词:立论基础
- 罗辀重群育思想初探被引量:1
- 2008年
- 罗辀重主持陶龛校政三十余年,一以贯之地推行群育。他实施“五育并重”、“群育为先”的教学方针。提倡融“生活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教育”、“自给教育”于一体,处群而教,推行“导生制”,让学生“养成自动研究的习惯”。重视环境熏染作用,主张开门办学,走社会实践的群育之路。罗辀重在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乡村教育改革史上留卞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誉为“教育之神”。
- 刘新春赵芳芳
- 浅谈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以湖南省贫困县祁东县为例
- 2015年
- 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临着松散、无力等诸多困境,需要从战略化、组织化、市场化、精细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构建和完善。湖南祁东县推广发展枣业、实现山区脱贫致富的案例及做法对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推动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发挥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大效应。
- 刘云宝刘新春
-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