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峰
- 作品数:18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22-3p靶向AEG-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揭示miR-22-3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q RT-PCR检测76例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2-3p的表达,统计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参数的关系;生长曲线实验检测miR-22-3p对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在线软件Targetscan预测miR-22-3p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及q RT-PCR进行验证。结果 miR-22-3p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增加其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Targetscan预测到AEG-1为miR-22-3p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分析与q RT-PCR证实miR-22-3p可与AEG-1 3′UTR结合,并可抑制A549细胞中AEG-1的表达。结论 miR-22-3p可能通过靶向AEG-1抑制NSCLC细胞增殖。
- 常永梅颜文森江小运孙聪刘庆峰王钧王明智
- 关键词:AEG-1增殖
- 痰热清灌洗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呼极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V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另加痰热清注射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3次。结果:治疗组在发热消退、咳嗽、咳痰消失、肺部X线片表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组(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VAP安全、有效,为临床提供了治疗VAP的又一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 杨昌莉王钧林国辉刘佳刘庆峰
-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支气管肺泡灌洗
- AECOPD感染的病原菌与PCT、Hs?CRP、CD64、WBC感染指标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与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CD64、白细胞(WBC)等感染指标变化,探讨其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年2018年12月106例AECOPD患者(观察组)合并肺感染的病原菌、PCT、CD64、Hs?CRP、WBC等感染指标,并与AECOPD患者无感染6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ECOPD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AECOPD患者肺部细菌感染同时伴有PCT、CD64、Hs?CRP、WBC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3天和7天后,四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至逐渐趋于正常。结论:AECOPD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病原菌中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PCT、CD64、Hs?CRP、WBC可作为AECOPD细菌感染鉴别及诊断指标,综合考虑基础病情及身体情况,同时加强监测病原菌及耐药性,确定感染病原菌并治疗,对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 杨家盛王燕林国辉刘庆峰孙瑞林
-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病原菌PCTCD64WBC
- miR-145高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检测的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miR-145高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组织中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5例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亚硫酸氢盐测序法PCR检测miR-145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原位杂交法检测miR-145的表达,统计分析miR-145甲基化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的关系及miR-145启动子甲基化与表达的关系。结果:miR-145在NSCLC组织中高甲基化的比例高于癌旁组织;miR-145高甲基化与NSCLC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miR-145甲基化状态与NSCLC组织中miR-145表达呈负相关。结论:miR-145高甲基化与NSCLC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可能miR-145甲基化检测可作为NSCLC分化程度判定的潜在分子生物学标记物。
- 常永梅王明智江小运颜文森孙聪刘庆峰王钧
- 关键词:MIR-145非小细胞肺癌高甲基化分化程度
-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及其与涎液化糖链抗原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其与涎液化糖链抗原(KL-6)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OSAHS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7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KL-6和FeNO水平,分析FeNO与BMI、AHI、LSaO_(2)、KL-6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的BMI和AHI水平高于对照组,LSa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KL-6和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O水平与BMI、AHI、KL-6呈正相关(r=0.43,0.57,0.37,P<0.05);FeNO水平与LSaO_(2)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重度OSAHS患者血清中KL-6和FeNO水平升高,并且FeNO水平与KL-6、AHI呈正相关,与LSaO_(2)呈负相关,提示FeNO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的指标之一。
- 杨家盛孙瑞琳王燕林国辉刘庆峰江小运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CDH13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医学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逐渐增强,恶性肿瘤通常发现较晚,后果严重,患者及家属对其发生发展存在着众多质疑。因此,针对性的研究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CDH13(基因T钙黏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对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现就CDH13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做一综述。
- 刘庆峰王燕王钧
- 关键词:甲基化突变肺癌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实施健康宣教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2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探究每组健康宣教措施;比照组(51例):选择常规健康宣教方法展开;实验组(51例):选择常规健康宣教方法+针对性健康宣教方法展开;最终就两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机每晚使用时长、呼吸机使用总时长以及治疗依从性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AHI低于比照组,呼吸机每晚使用时长以及呼吸机使用总时长长于比照组(P<0.05);实验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8%)高于比照组(70.59%)(χ^2=11.929,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于临床接受针对性健康宣教后,对于AHI降低,呼吸机每晚使用时长、呼吸机使用总时长延长以及治疗依从率提升,均获得显著效果,最终对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康复进程缩短,奠定基础。
- 刘庆峰屈满英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健康宣教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对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实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130例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治疗方案;比照组(65例):对患者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65例):对患者实施常规对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组间治疗结果差异。结果治疗前,实验组血氧饱和度水平为(81.99±2.52)%,最长通气时间为(58.75±9.25)min,CSAS指数为(60.25±24.59)次/h;治疗后实验组血氧饱和度水平为(94.69±5.03)%,最长通气时间为(27.13±2.79)min,CSAS指数为(13.72±2.03)次/h;治疗前,比照组血氧饱和度水平为(82.02±2.03)%,最长通气时间为(59.02±9.49)min,CSAS指数为(58.25±23.13)次/h;治疗后比照组血氧饱和度水平为(87.49±3.85)%,最长通气时间为(40.55±5.03)min,CSAS指数为(42.27±12.25)次/h;治疗前,实验组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氧饱和度、最长通气时间以及CSAS指数同比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5、0.164、0.478,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比照组明显,最长通气时间短于比照组明显,CSAS指数低于比照组明显(t=9.164、18.810、18.537,P<0.05)。结论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于临床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对于患者血氧饱和度水平提升、最长通气时间缩短、CSAS指数降低以及睡眠质量提升,可获得明显效果,最终对于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康复进程缩短,奠定基础。
- 刘庆峰屈满英
-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印记法检测30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15名健康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HMGB1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在非小细胞肺癌中,HMGB1的表达与TNM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均<0.05),但与吸烟、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均>0.05)。高、中、低分化肺癌中HMGB1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43±0.10)、(0.75±0.31)、(0.98±0.24),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病例中HMGB1蛋白的表达量为(0.62±0.29),明显低于Ⅲ、Ⅳ期(0.85±0.32)(P<0.05)。结论:HMGB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与肺癌TNM分期及细胞分化有关,可能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和预后判断的一种有效指标。
- 王燕陈芳王丽珍刘庆峰颜文森林国辉刘佳李斌江小运王钧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非小细胞肺癌
- 外周血炎症标志物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 探讨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及细菌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OVID-19患者35例(COVID-19组)和细菌性肺炎患者40例(细菌性肺炎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常规、CRP、PCT、T淋巴细胞亚群值,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特征。结果 COVID-19组患者血WBC、淋巴细胞绝对值、CRP、PCT水平均低于细菌性肺炎组(P<0.05);COVID-19组CD3、CD4、CD8细胞绝对计数均低于细菌性肺炎组(P<0.05);而两组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外周血常规、CRP、PCT及T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COVID-19、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尤其在COVID-19疫情期间,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及疑似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屈满英孙瑞琳刘庆峰刘静李瑞璞
-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