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平
- 作品数:193 被引量:1,814H指数:23
-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湿地面积的丧失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7
- 2004年
-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本文在分析世界及中国湿地面积的丧失的基础上,对湿地面积丧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 李凤娟刘吉平
- 关键词:湿地面积
- 吉林省梨树县保护性耕作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农田施肥方案,提高养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变量施肥技术的发展;以吉林省梨树县高家村和金山村的农田土壤养分为例,利用地统计学模型,结合GIS技术,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黑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影响;保护性耕作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属于中等变异强度,大于传统性耕作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比传统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的结构性强,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除速效磷外,传统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的最大变程均小于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的最大变程;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图表明,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呈团块状分布,传统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呈垂直于垄向的条带状分布;保护性耕作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而传统性耕作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受人为随机因素影响较大;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大于传统性耕作模式,而且结构性和相关性较强,说明精准施肥更适用于保护性耕作模式。
- 张丽刘吉平陈智文
- 关键词:土壤养分保护性耕作黑土
- ArcGIS10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2014年
- 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 GIS10为地理课程制作与展示平台,通过分析Arc GIS10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例,研究Arc GIS10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意义。结果表明,Arc GIS10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产生地理兴趣,形成地理思维,提高地理素养,同时达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充分表现出Arc GIS10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声光色俱全,符合中学生心理的需求和感受。
- 刘广超刘吉平
-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理素养
- 一种利用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恢复退化盐沼湿地植被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恢复退化盐沼湿地植被的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⑴、选种;⑵、选地与平整土地;⑶、播种;⑷:水文管理。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在吉林省西部盐沼湿地地区出现的现有生态脆弱性强,盐碱化和沙化严重...
- 刘吉平刘亚斌刘家福
- 文献传递
- 全球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排放通量研究进展
- 2025年
- 河流仅占地球非冰川陆地表面积的0.58%,但其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对全球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CO_(2))排放的研究存在较多盲点,导致全球河流CO_(2)排放通量的估算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随着测量手段的改进及全球数据累积量的增多,国内外许多研究对此进行了修订与更新。本文分别从时间与空间角度对全球河流二氧化碳分压(pCO_(2))和CO_(2)排放通量的差异性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明确目前全球河流CO_(2)排放通量及气候变化与人为扰动对该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河流与溪流表层水体pCO_(2)具有极强的时空异质性,全球河流与溪流pCO_(2)整体呈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趋势,热带河流和溪流pCO_(2)普遍高于温带、北方和北极地区;河流与溪流pCO_(2)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普遍高于冬季。目前全球溪流和河流的年CO_(2)排放通量最新估算结果为(2.0±0.2)Pg/a,河流及溪流水体CO_(2)排放通量随河流分支等级的升高而逐渐下降,细小河流在河流生态系统碳排放中的作用需引起关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河流与溪流在CO_(2)的产生与排放机制上表现出独特性,气候变化和人为扰动(筑坝、城市化、农业灌溉等)会增加河流CO_(2)排放通量估计的不确定性。此外,全球河流与溪流水气界面的CO_(2)排放通量计算仍存在一定的时空偏差,为了提高CO_(2)排放通量评估的准确性,需在精细化的河网尺度上对其进行量化。
- 熊春兰刘士伟尚盈辛陶慧温志丹刘吉平宋开山
- 关键词:河流碳通量气候变化
- 霍林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热点地区被引量:1
- 2014年
- 以地形图与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采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结合热点分析方法,对1970-2012年霍林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0-2012年霍林河流域土地利用的综合动态度呈先减小后增加,而空间变异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斑块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而邻近指数的变化与斑块密度相反;景观分离度和Simpson’s多样性指数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流域破碎化程度较高地区由下游逐渐向中游地区转移,而上游地区破碎化程度一直较低;流域下游地区斑块形状较单一,景观聚集度较低,景观多样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流域的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热点地区的数目逐渐减少,流域上游热点地区的面积逐渐减少。
- 马冲亚刘吉平赵丹丹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一种湿地修复用水生植物种植设备
- 本发明湿地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湿地修复用水生植物种植设备,包括多个左右连接或者多个前后连接的一号种植机构和二号种植机构,当多个一号种植机构与多个二号种植机构连接之后的顶部四个拐角处还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机构,根据本...
- 赵丹丹刘吉平
- 中国湿地土壤分类系统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7
- 2007年
- 在对湿地土壤分类研究进展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土壤的独特规律,参考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分类标准、美国土壤分类标准和中国最新的土壤系统分类的标准,对中国湿地土壤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根据成土过程、人类活动、有机物的含量、土壤化学物质含量、地貌条件等因素,将中国湿地土壤划分为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族、土系6个级别。对中国湿地土壤分类的研究,有利于湿地科学研究中对土壤的认识有统一的标准,同时对土壤分类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 杨青刘吉平
- 关键词:湿地土壤
- 1955—2010年三江平原东北部沼泽湿地时空格局变化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GIS技术,研究了三江平原东北部沼泽湿地的时空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55—2010年三江平原东北部沼泽湿地的面积呈显著减少趋势,湿地面积先后在别拉洪河流域、研究区西南部和东南部,以及中部地区减少;湿地斑块数量不断增加,1955—2010年湿地斑块个数净增加6 298个,湿地呈现破碎化现象;湿地全局Moran’I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小幅度增加与减少的"M"字型变化,湿地高—高自相关类型逐渐减少,而低—低自相关类型逐渐增加.三江平原东北部地区湿地质心呈现出先向东北方向移动,再向西南方向移动,最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规律.
- 刘吉平刘亚斌吕宪国
- 关键词:沼泽湿地空间自相关破碎化三江平原
- 1986-2020年东北三省气候变化对水田格局影响的定量评价被引量:2
- 2023年
- 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域,利用3期水田空间分布数据,并结合影响水田面积和格局变化的11个气候因子,定量评价不同时期影响水田格局气候因子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1986—2000年东北三省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呈现降低趋势。2000—2020年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呈现升高趋势;水田面积呈增加趋势。热量和水分条件是影响东北三省水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但不同时期影响水田的主要气候因子不相同,热量资源是制约1986—2000年东北三省水田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水分条件是制约2000—2020年水田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
- 黄嘉彬刘吉平马兰张丽赵丹丹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田东北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