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岩
- 作品数:58 被引量:242H指数:9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控制室内环境污染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 2002年
- 近几年来,民用建筑室内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国家标准,该规范要求对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工程建设的各阶段实施全面控制,尤其对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选用和验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 刘俊岩
- 关键词:室内环境环境污染污染物装饰材料
- 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铁车站模型造价较高、土层的饱和性不够的问题,具有能够有效研究地震液化对地铁结构上浮响应的影响、实时监测试验数据的效果;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模型...
- 张西文 冯现大 扈萍刘燕刘俊岩 孙博文 和禹含
- 文献传递
- 考虑基坑开挖卸荷与动态承压水耦合作用的基坑突涌判别方法
- 2025年
- 为了解决临海、临江地区涉及承压水的基坑突涌破坏问题,利用室内试验研究基坑开挖卸荷对坑底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范围,基于越流理论分析,确定动态承压水作用下基坑坑底弱透水层中水力梯度的计算方法,修正基坑突涌渗透破坏理论,提出考虑基坑开挖卸荷与动态承压水耦合作用的基坑突涌判别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比所提出的方法与渗透破坏理论、压力平衡法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卸荷对坑底土体的抗剪强度有弱化作用,与加荷时的结果相比,土体的黏聚力减小16.3%,土体的内摩擦角减小34.4%;动态承压水作用下弱透水层中的水力梯度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趋势,采用平均水位验算基坑突涌破坏的方法不合理;结合工程实例得到所提出的方法、渗透破坏理论、压力平衡法计算所得的突涌安全系数分别为3.03、3.18、0.79,压力平衡法因未考虑土体自身抗剪强度的影响而使结果过于保守,相对于渗透破坏理论,所提出方法得出的临界水力梯度减小约15%,因此基坑开挖卸荷对基坑突涌判别的影响不能忽略。
- 王久旭刘燕周祥刘俊岩
- 关键词:弱透水层
- 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期内部箱涵的变形特征被引量:3
- 2022年
- 为了分析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期内部箱涵的变形特征,依托济南市在建穿黄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开展施工期内部箱涵变形规律现场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型施工车辆作用下,内部箱涵拼缝处发生相对错动和张开变形,并且随着施工车辆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内部箱涵、管片和周围土层同时发生竖向位移,隧道周围土层竖向位移呈倒漏斗形;经过施工车辆的反复碾压,内部箱涵的连接螺栓锁紧力损失严重,建议对连接螺栓进行二次紧固。
- 张亮亮张西文孙文昊孙文昊何应道刘俊岩刘俊岩
- 关键词: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荷载
- 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铁车站模型造价较高、土层的饱和性不够的问题,具有能够有效研究地震液化对地铁结构上浮响应的影响、实时监测试验数据的效果;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模...
- 张西文冯现大扈萍刘燕刘俊岩孙博文和禹含
- 文献传递
- 一种地下油罐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油罐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下油罐液化上浮试验效率较低、地下油罐液化上浮位移量与存油量的关系尚不明确的问题,能够有效的研究地震液化对地下油罐的上浮响应,能够得到地下油罐上浮位移与...
- 张西文刘燕刘俊岩王亚会杨帆唐健
- 文献传递
- 滨河相软弱土层坑内土体加固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滨河相软弱土层条件下,为控制基坑围护结构墙体的位移,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常采用坑内加固的方法来控制墙体的位移。以弹性地基梁法为基础进行有限元分析,并结合现场的实测资料,定量研究坑内土体加固对控制墙体位移的效果,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刘俊岩孙美云刘燕
- 关键词:基坑
- 排桩+斜撑组合支撑系统的换撑技术研究被引量:25
- 2010年
- 排桩斜支撑的组合支护结构用于深基坑大面积开挖时,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由于有关斜撑拆除的研究相对滞后,使该支撑形式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研究该类支护形式的拆撑方法及换撑过程中的内力转移及变形问题,并通过实测加以验证,发现该类斜撑的拆除,须借助支撑系统的空间协调作用,利用协同计算的方法,进行分区分段拆除,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以为今后该类支护形式的拆撑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和借鉴。
- 刘燕刘俊岩辛振宇沈灏
- 关键词:斜支撑换撑基坑
- 锚杆复合土钉支护协同作用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利用可视化追踪技术,对锚杆拉拔过程中土体位移场和对土颗粒孔隙率、颗粒轨迹的追踪等细观观测,研究锚杆和土钉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锚杆拉拔过程中颗粒的剪涨作用使土颗粒向土钉移动,由于土钉的边界约束作用,使颗粒移动发生转向,最终在锚杆和土钉之间形成压密区;压密区的形成不但减小了土体的位移,也使土钉和锚杆的极限抗拔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解释了锚杆复合土钉支护在基坑支护中能够减小土体位移的原因,可为完善锚杆复合土钉支护设计理论提供参考。
- 刘燕刘俊岩郑全明马桂宁
- 关键词:模型试验细观
- 循环荷载作用下大直径盾构隧道力学变形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盾构隧道在运营期受循环往复车辆荷载作用会发生应力集中和塑性应变累积,导致隧道结构容易出现疲劳损伤和开裂变形。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CDP)建立了双层盾构隧道数值计算模型,分析隧道管片、内部结构和连接螺栓的内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隧道管片和内部结构的内力在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呈现周期性变化,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隧道管片和内部结构的塑性应变区增大,内部结构路面层的竖向位移逐渐增大;内部结构连接螺栓随着循环荷载作用同样呈周期性变化,内力最大值出现在连接螺栓的中间部位,且靠近荷载作用位置处的连接螺栓轴力较大;管片结构在土层压力和车辆荷载共同作用下,在拱底和拱腰处发生应力集中,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
- 李春林张西文刘广森刘俊岩刘俊岩孙文昊刘燕何应道
- 关键词:盾构隧道内部结构混凝土损伤循环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