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脏刺激生长素(HSS)治疗病毒性肝炎300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1992年
- 本文描述从乳猪肝提取的一种有生物活性物质,此物质分子量为1.8~2.0万,耐酸碱2—8(PH),与中村敏一报导的肝脏生长素(HGF)的分子量不同;提取的工艺流程与Labregue报导的亦有所区别,此物质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可能是治疗慢肝,重肝及肝硬化有效的原因。也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自1989年6月至1991年8月,我们用乳猪肝提取的HSS共治疗了587例,现将资料完整的300例总结如下。
- 苏先狮郑宣鹤钱焕英王谷丰邓纯刘丽霞彭兰莎谢小明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8
- 1995年
- 测定了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其中部分病人检测了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表达,LAK活性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IL-2活性、mIL-2R表达,LAK活性,CD4 ̄+/CD8 ̄+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sIL-2R水平、CD8 ̄+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提示慢活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临床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依据。
- 刘丽霞张铮苏先狮郭实士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乙型肝炎T淋巴细胞亚群
- 乙型肝炎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乙型肝炎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刘丽霞,张永红,张铮,郭实士可溶性IL-2R于1985年由Rubin首次报道存在于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血循环中。该受体是IL-2Rα链的成份,其表达调控在IL-2/IL-2R系统的功能发挥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 刘丽霞张永红张铮郭实士
- 关键词: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2受体
- 肝细胞DNA合成刺激因子细胞结合受体的初步研究
- 1995年
- 用^(125)I-标记本室研制的肝细胞DNA合成刺激因子(HDSSF)分别与人胎肝细胞、SMMC7721肝癌细胞、正常人淋巴细胞和K562细胞孵育,发现前两种细胞有结合受体存在,而后两种无HDSSF结合受体;这种受体与HDSSF的结合,在一定范围内与HDSSF的剂量呈正相关关系。推测HDSSF为肝细胞特异性,而肝细胞上的受体为可饱和性。
- 王谷丰苏先狮刘丽霞
- 关键词:肝细胞受体肝炎脱氧核糖核酸
- 肝脏刺激因子治疗慢活肝前后IL_2产生及IL_2受体表达的变化
- 1992年
- 本文对1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用肝脏刺激因子(HSS)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的白细胞介索—2(IL—2)的水平及IL—2受体表达的变化作了初步的探讨,并以12例健康人作对照。用H--TdR掺入法检测IL—2产生的活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L—2R表达,结果表明12例慢活肝患者治疗前IL—2产生及IL—2R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和P<0.001);治疗后IL—2产生及IL一2R表达达正常水平(P>0.05)。治疗前后IL—2产生及IL—2R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因而认为HSS对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 刘丽霞苏先狮
- 关键词:慢性活动性肝炎
- 脐血浆治疗大鼠实验性肝衰竭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采用脐血浆治疗实验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并与成人血浆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脐血浆降低大鼠死亡率、血谷丙转氨酶水平,总胆红素浓度及使甲胎蛋白水平升高均明显高于成人血浆的作用(P<0.05).肝脏病理组织学也显示脐血浆具有减轻病理损害和较快修复坏死组织的作用。提示脐血浆中含有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因子,具有显著提高实验性大鼠肝衰竭的存活率。
- 刘丽霞郑宣鹤唐晓鹏吴桐春杨旭陈惠明
- 关键词:脐血浆肝衰竭大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