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普通小麦
  • 2篇小麦
  • 1篇多样性
  • 1篇英文
  • 1篇诱变
  • 1篇诱变效应
  • 1篇育种
  • 1篇普通小麦品种
  • 1篇小麦品种
  • 1篇敏感性
  • 1篇分子
  • 1篇辐射育种
  • 1篇大麦
  • 1篇大麦品种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冯志杰
  • 2篇王琳清
  • 1篇张维强
  • 1篇唐秀芝
  • 1篇施巾帼
  • 1篇胡小元

传媒

  • 2篇核农学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应用数学

年份

  • 2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植物内源物质DF3对λDNA分子的辐射保护作用被引量:1
1996年
从 Diospyros 植物茎叶中分离获得的 DF3物质,用以处理λDNA 分子。用脉冲电泳分析表明,DF3是很好的辐射保护物质,其对λDNA 分子的辐射保护作用,随着 DF3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唐秀芝冯志杰张维强郑志宇
FUZZY聚类在植物辐射育种上的应用——普通小麦品种辐射敏感性的FUZZY聚类分析(英文)
1993年
本研究将FUZZY聚类分析方法首次应用于辐射生物学和植物辐射育种,对普通小麦品种辐射敏感性作了FUZZY聚类分析.供试的小麦品种,按其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强弱分为极敏感型、敏感型、中间型、迟钝型和极迟钝型五类.这一结果对小麦辐射育种工作中选择适宜的辐照材料、确定最佳的辐照剂量,从而提高辐射诱变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还表明,采用FUZZY聚类分析对植物的品种辐射敏感性进行分类较其他方法具有更强的可靠性.
冯志杰王琳清
关键词:植物辐射育种小麦
普通小麦辐射敏感性的多样性模糊聚类分析被引量:2
1996年
研究采用49个普通小麦品种组成的样本群体,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辐射敏感性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辐射敏感性呈连续性变异,表现为丰富的多样性。当λ步长足够小时,几乎找不到任何两个辐射敏感性相同的品种。随着λ步长的增大,辐射敏感性相近的品种便聚成一类。λ步长为0.02时,供试样本群体被分成24组。考虑到辐射诱变育种的实践,通过增大λ步长到0.18,样本群体辐射敏感性被分为5类,分别称之为极迟钝型、迟钝型、中间型。
冯志杰
关键词:小麦多样性
大麦品种辐射敏感性及诱变效应的研究被引量:5
1991年
实验以国内外20个大麦品种为材料,采用^(60)Coγ射线照射休眠种子,以苗高、存活率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谱型变化和活性等为指标,研究了大麦品种 M_1代的辐射敏感性,并分析了 M_2代辐射遗传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大麦品种之间,辐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在同一剂量处理中,M_2代数量性状的变异程度,敏感的品种较迟钝者为大。
冯志杰胡小元施巾帼王琳清
关键词:大麦敏感性诱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