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子亮

作品数:17 被引量:12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篇冻土
  • 14篇多年冻土
  • 4篇冻土区
  • 3篇冻土地区
  • 3篇多年冻土地区
  • 3篇多年冻土区
  • 3篇无人值守
  • 3篇监测系统
  • 3篇高原多年冻土
  • 3篇高原多年冻土...
  • 3篇供电模块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条件
  • 2篇冻土上限
  • 2篇多年冻土上限
  • 2篇水化热
  • 2篇突变级数
  • 2篇突变级数法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甘肃土木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青海省交通科...
  • 1篇陕西省地方电...

作者

  • 16篇盛煜
  • 16篇冯子亮
  • 11篇陈继
  • 10篇李静
  • 9篇曹元兵
  • 8篇吴吉春
  • 7篇胡晓莹
  • 6篇宁作君
  • 3篇吴青柏
  • 1篇房建宏
  • 1篇李昆
  • 1篇王新斌

传媒

  • 7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省共和-玉树高速公路新建块石路基下的温度状况分析
块石路基是多年冻土区应用最为广泛的多年冻土路基形式.为了研究多年冻土区修筑高速公路后块石路基的效果,选取青海省新建共和-玉树高速公路3个块石路基监测断面的实测资料,对路基修筑初期多年冻土温度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路基...
冯子亮盛煜陈继曹元兵吴吉春李静胡晓莹王生廷
关键词:多年冻土上限
文献传递
黄河源区冻土分布制图及其热稳定性特征模拟被引量:19
2016年
以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分布现状和热力特征为研究目标,通过野外调查及实测数据,分析了黄河源区不同地形地貌、不同地表覆盖条件下的冻土形成、分布特征和以地温为基础的热学特征,探讨了不同尺度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程低于4300m的平原区,多年冻土多不发育;在高于4350111的山区,局地地形对多年冻土的形成与分布作用显著。除阳坡地形外,多年冻土均比较发育;介于4300-4350m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区,局地地形、地表植被、土壤湿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着多年冻土的形成和分布格局。以年均地温指标为基础,构建了以纬度、经度和高程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并对阳坡地形进行微调和校正。结果表明,以00c作为划分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的标准和界限,多年冻土面积2.5×10^4km^2,约占整个源区面积的85.1%;季节冻土面积0.3×10^4km^2,约占整个源区面积的9.7%。进一步以0.5℃或1.0℃为分类间隔绘制了黄河源区多年冻土热稳定性空间分布图。
李静盛煜吴吉春冯子亮宁作君胡晓莹张秀敏
关键词:冻土分布
214国道沿线的多年冻土及其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214国道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1985-2012年期间的冻土勘察和地温监测资料表明,在河卡山至清水河439 km范围内的高山、滩地和沼泽化草甸地区分布着不连续和岛状多年冻土,公路实际穿越的多年冻土段累计里程约232.4 ...
陈继冯子亮盛煜曹元兵房建宏
关键词:多年冻土突变级数法工程地质条件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的长期监测辅助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的长期监测辅助系统,包括配合设置的防护模块与供电模块,其中,所述防护模块包括长期监测系统保护箱。本发明所述适用于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的长期监测辅助系统,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长期值守难度大、...
陈继盛煜吴青柏冯子亮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发现大型冻胀丘群被引量:10
2015年
在青藏高原黄河源地区多格茸盆地内发现大型冻胀丘群,这些冻胀丘外观多呈穹窿状,有些呈脊状、新月状.盆地内的冻胀丘隆起高度多在3~6 m,最高不超过10 m,水平扩展范围数十米到上百米,最大超过300 m.冻胀丘在盆地内密集分布,众多小型湖塘嵌于其中,分布密度估计5~8个·km-2,局部区域内可达10个·km-2以上.从外观看,多数冻胀丘形态较完整,但有的已经部分塌陷,有的几乎完全塌陷,不同塌陷阶段的冻胀丘在盆地内均有发现.冻胀丘顶部钻孔岩芯揭示高含冰地层从丘顶以下5 m左右一直延续到20多米,局部发育厚层地下纯冰层,厚度可达2 m以上.根据外观形态、地下冰类型判断,这些多年生的冻胀丘属冰土丘(lithalsa),和常见的冰核丘(pingo)有所区别.初步判断,这些冻胀丘形成于全新世大暖期以后的新冰期时期.多格茸盆地冻胀丘群的发现对现行的工程建设及工程建筑物的运营安全、区域古环境、流域水文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吴吉春盛煜曹元兵李静冯子亮王新斌
关键词:黄河源区冰缘地貌
祁连山大通河源多年冻土区浅层土壤水热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14年
在大通河源不同草甸生态系统中建立浅层土壤水热监测网络.2010-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水分均具有明显的冻融交替和空间梯度变化格局.在沼泽化草甸和典型草甸区,土壤融化和冻结末期分别出现在5月底、6月初和11月中下旬;而退化草甸区对应的时间则出现在4月底、5月初和11月中上旬.在沼泽化草甸和典型草甸土壤温度变化曲线上有明显的"零点幕"时期,而退化草甸则不太明显.土壤温度曲线的阶段划分结果表明,沼泽化草甸和典型草甸各阶段不存在显著差异,二者阶段划分曲线基本重合,均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春季升温阶段、春季"零点幕"阶段、夏季升温阶段、秋季降温阶段、秋季"零点幕"阶段和冬季降温阶段.对于退化草甸而言,春季和秋季"零点幕"时期不明显,阶段划分曲线与前二者具有较大差异.退化草甸温度曲线"零点幕"时期不显著对应于下伏多年冻土临近岛状多年冻土边缘,是最易于受环境影响变化而发生退化的区域.3个监测场地浅层土壤水热格局一定程度上指示了下伏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格局.
李静盛煜吴吉春陈继宁作君曹元兵冯子亮
关键词:多年冻土
一种多年冻土区降低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水化热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年冻土区降低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水化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在多年冻土区进行施工,并根据设计要求开挖钻孔灌注桩基坑;⑵按常规方法计算钻孔灌注桩所需混凝土的水化热放热量,并按常规方法计算所需热棒各参数;...
宁作君盛煜李静胡晓莹王生廷冯子亮
一种多年冻土区降低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水化热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年冻土区降低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水化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在多年冻土区进行施工,并根据设计要求开挖钻孔灌注桩基坑;⑵按常规方法计算钻孔灌注桩所需混凝土的水化热放热量,并按常规方法计算所需热棒各参数;...
宁作君盛煜李静胡晓莹王生廷冯子亮
文献传递
季节冻土区埋地管道水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埋地管道是减少寒冷地区冬季冻害的常用铺设方式,深入认识埋地管道的水温变化规律可以为减小管道埋设深度、降低管道冻害提供理论依据,对当前季节冻土区农牧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推进具有指导意义.采用仿三维数值方法建立了管道水温的计算模型,讨论了含水量、地表温度、管道埋深等6个主要因素对埋地管道最不利水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上述因素如何变化,管道最不利水温均随输送距离的增加而下降.首先,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地表温度的升高以及管道埋深的加深,管道的降温速率不断减小并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其次,随着管径的减小、流速的降低,管道降温速率增大,且降温速率和流速之间具有近似的倒数关系.另外,随着入口温度的升高,管道降温速率将呈指数形式不断增加.
陈继李昆盛煜冯子亮
关键词:季节冻土区埋地管道
路基坡脚积水对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多年冻土路基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下伏多年冻土层的热稳定性.当融雪、降雨或人为等外界因素形成的路基坡脚积水持续一段时间后,这些积水可能通过入渗对流换热、热边界侵蚀、补给冻胀水分等方式加剧或诱发多年冻土路基热稳定性的下降和丧失.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影响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的因素、积水对路基活动层冻融过程中水分迁移的影响、热融湖塘类积水对冻土路基的热影响、降雨和融雪积水入渗对冻土路基的热影响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坡脚积水对多年冻土路基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此问题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展望和探讨.
胡晓莹盛煜李静吴吉春陈继宁作君曹元兵冯子亮王生廷
关键词:多年冻土路基热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