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健民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 目的:研究"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患者的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120例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调神通腑"针法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 李桂平陈付艳李兰媛王海荣冀健民曹辰虹丁恩奇
- 关键词:针刺疗法
- “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单中心的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便秘患者114例分为"调神通腑"针法组(观察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相同基础治疗方案的前提下,分别采用"调神通腑"针法与常规针刺进行治疗4周,治疗后3个月随访。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和随访时采用便秘证候评定标准评价便秘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3%,对照组为85.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痊愈+显效)为78.95%,对照组为6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及随访时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2、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 陈付艳李桂平李兰媛王海荣冀健民曹辰虹韩月宇
- 关键词:卒中便秘调神通腑针刺疗法
- 调神通腑法针刺治疗对卒中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观察调神通腑针法对卒中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3个月时,采用PAC-QOL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心理、担忧度、满意度四个维度),采用便秘证候量表评价患者便秘情况;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3个月时观察组PAC-QOL总评分和四个维度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 05);其中PAC-QOL总评分、社会心理因素维度评分在治疗4周、3个月时较对照组降低(P均<0. 05),满意度因素在治疗2周、4周、3个月时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 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便秘证候量表评分和MR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 05)。结论调神通腑针法能显著改善卒中患者的便秘情况及神经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李桂平陈付艳万欢李兰媛王海荣冀健民曹晨虹韩月宇丁恩奇
- 关键词:卒中后便秘针刺疗法生活质量
- 火针配合按摩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07年
- 冀健民
- 关键词:刺法手法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中风
- 醒脑开窍针法中水沟穴作用探讨被引量:109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水沟穴在醒脑开窍针法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文献及现代医学机理 ,对针刺水沟穴在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后遗症期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中风急症期可醒脑神、开清窍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以调神作用为主 ,其作用机制 ,在于针刺刺激了穴周的面神经、三叉神经分支 ,激活了三叉神经—脑血管系统 ,一方面兴奋脑神经元 ,另一方面 ,改善了脑血流。其刺激的量化标志就是流泪。
- 杜元灏冀健民
- 关键词:醒脑开窍水沟穴中风针灸疗法
- 温针灸治疗功能性痛经4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7年
- 冀健民
- 关键词:痛经温针疗法
- 泽泻在痰饮眩晕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7年
- 冀健民
- 关键词:泽泻痰饮眩晕
- 针刺治疗颈椎病500例临床观察
-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的临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颈、肩、前臂及手指疼痛、眩晕、肢体无力甚至瘫痪,心悸、烦燥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年来...
- 朱克冀健民
- 关键词:颈椎病针刺治疗
- 文献传递
- "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 目的:研究"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患者的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120例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调神通腑"针法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 李桂平陈付艳李兰媛王海荣冀健民曹辰虹丁恩奇
- 关键词:卒中后便秘针刺疗法
- 针刺治疗口臭32例被引量:6
- 2014年
- 口臭是指呼吸时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所散发出的臭气[1],常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交往,给人们带来不少痛苦.,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治疗口源性口臭3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口源性口臭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2 治疗方法取劳宫、内庭、大陵穴.患者取坐位,先针刺双侧劳宫穴,进针深度为0.5寸,得气后行捻转泻法1 min;后针刺内庭、大陵,深度为0.5寸,行提插泻法各1 min,共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20次.
- 李唯溱李孟汉冀健民
- 关键词:针刺疗法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