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斌 作品数:43 被引量:106 H指数:6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福建医科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核转录因子E2Fs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4年 核转录因子E2Fs家族 (E2F转录因子 )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关基因 (RB/E2F)通路中调控细胞有丝分裂事件的重要因子 ,E2F是否进入核内发挥核转录因子作用取决于RB蛋白的磷酸化状态 ,E2F调控的下游基因分为激活与抑制两种方式 ,涉及细胞周期调控、生长与凋亡、增殖与分化等重要生命活动。E2F在细胞周期中的功能失调将导致细胞上述机能的改变并有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深入研究无疑将对完整阐述细胞周期调控及肿瘤发生机制乃至寻求新的肿瘤治疗靶点提供帮助。 兰斌 刘炳亚 朱正纲关键词:核转录因子 细胞周期调控 肿瘤发生 家族 细胞有丝分裂 生命活动 PLK1在细胞周期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05年 PLK1(polo like kinase)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丝/苏氨酸激酶,其结构及功能均十分保守。研究表明,plk1在启动、维持及完成有丝分裂中扮演重要角色,plk1磷酸化多种下游底物而实现其功能。已发现plk1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过表达并与某些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相关,有望成为恶性肿瘤的又一新的标记物,阻断plk1表达可导致体外肿瘤细胞分裂停滞及凋亡。 兰斌 刘炳亚 朱正纲关键词:PLK1 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 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活化基因-1研究进展 2010年 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活化基因-1(NAG-1),属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其水平的高低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等密切相关。在抗肿瘤作用过程中能被众多药物或化学成分调节,调节过程中涉及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和转录调节因子。此文就其近年来NAG-1调节及凋亡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聂胜峰 兰斌关键词:NAG-1 肿瘤 凋亡 二甲双胍增强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HCT116)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二甲双胍、X射线及二甲双胍联合X射线及AMPK抑制剂干预对SW480、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二甲双胍、X射线、二者联合等干预后SW480、HCT116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二甲双胍、X射线、二者联合处理SW480、HCT116细胞后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对SW480、HCT116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现浓度、时间依赖;X射线对SW480、HCT116细胞也有增殖抑制作用,8Gy时对SW480、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显著(P<0.05);在二甲双胍(1 mmol/L)与X射线(8Gy)共同处理SW480、HCT116细胞,联合组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均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二甲双胍(1mmol/L)与X射线(8Gy)联合诱导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二者单用时(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单用二甲双胍组(1 mmol/L)、单用X射线组(8Gy)比较,联合组的p-AMPK表达显著增加,而p-m TOR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二甲双胍能够增加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杨树钢 张炜烘 兰斌关键词:结直肠癌 二甲双胍 MTOR 保罗样激酶1、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05年 兰斌 刘炳亚 陈雪华 瞿颖 张晓青 蔡劬 朱正纲关键词:胃癌组织 KI-67 激酶 切除标本 医院外科 石蜡包埋 结直肠癌淋巴转移新机制的系列研究 叶建新 朱广伟 黄永建 杨树钢 王锦洲 林春霖 刘松意 兰斌 华进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不断上升。该病具有高度转移性和较差的预后,给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深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不仅对于理解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至为关键,而且...关键词:关键词:结直肠癌 淋巴转移 肿瘤治疗 plk1、Raf-1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plk1、Raf-1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它们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plk1、Raf-1和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80例胃癌组织中plk1、Raf-1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66/80)、81.3%(65/80)、80.0%(64/80),1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均未见表达。plk1和Raf-1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无相关性;Ki-67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而与其它因素无关。plk1与Ki-67、Raf-1与Ki-67、plk1与Raf-1的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plk1、Raf-1和Ki-67的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乃至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陈壮威 戴起宝 兰斌 张洪生 陈绍勤 高爱明关键词:KI-67抗原 蛋白激酶类 结直肠癌患者可溶性CD44v6的检测 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sCD) 4 4v6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 8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第 1、5、10天共 4个时间点sCD44v6的变化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sCD44v6的水平 [(2 0 0 .5±31.1)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4 5 .6± 9.5 ) μg/L]和结肠炎组 [(4 8.3± 7.6 ) μg/L],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均 <0 .0 5 ) ;结直肠癌伴转移组sCD44v6水平 [(2 80 .1± 2 6 .9) μg/L],明显高于未转移组[(16 0 .9± 34 .4) μg/L],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术后第 1、5、10天sCD44v6水平逐渐下降 ,至第 10天降至正常。结论 sCD44v6水平与结直肠癌及其转移有明显关联 ,其可作为结直肠癌的诊断、预后诊断的参考指标 。 欧启水 兰斌 徐海滨 林淑玲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大肠癌组织CD44基因拼接变构体、p53基因突变与肿瘤转移关联的研究 欧启水 沈仲毅 兰斌 陆佩华 周光炎 该研究以p53基因为参照,应用RT-PCR、Southern blot、图象分析、PCR -SSCP、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对正常对照组、腺瘤、未转移大肠癌和转移大肠癌等实验组进行研究,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结果发现:...关键词:关键词:CD44 P53基因 STK15和ki67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以及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TK15和ki67在89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TK1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4.83%(31/89),显著高于邻近的非癌组织的4.49%(12/89)(P<0.01);STK15基因过表达与分化型胃癌及其侵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ki67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STK15基因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相应作用,其过表达程度可作为胃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新的判定指标。 兰斌 陈雪华 刘炳亚 瞿颖 蔡劬 朱正纲关键词:胃肿瘤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 KI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