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莉娟

作品数:157 被引量:586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篇文化科学
  • 66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5篇纹状体
  • 28篇神经元
  • 19篇电活动
  • 17篇多巴
  • 17篇多巴胺
  • 17篇基底
  • 16篇神经节
  • 16篇基底神经节
  • 12篇皮层
  • 12篇力竭
  • 11篇苍白
  • 11篇苍白球
  • 11篇磁共振
  • 10篇神经元电活动
  • 10篇受体
  • 10篇力竭运动
  • 8篇振荡
  • 7篇体育
  • 7篇纹状体神经元
  • 6篇睡眠

机构

  • 127篇北京师范大学
  • 11篇宁夏回族自治...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河北师范大学
  • 6篇山西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宁夏自治区人...
  • 3篇山西财经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北京第二实验...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 2篇解放军第五医...
  • 1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153篇侯莉娟
  • 53篇乔德才
  • 47篇刘晓莉
  • 7篇胡荣光
  • 7篇王君
  • 7篇郝银丽
  • 7篇李科
  • 7篇王晓昕
  • 6篇王拥军
  • 6篇张吉敏
  • 3篇宋争
  • 3篇于勇
  • 3篇马永剑
  • 2篇李晨光
  • 2篇林然
  • 2篇林泉营
  • 2篇李馨
  • 2篇丁象宸
  • 2篇刘宏强
  • 2篇吴迪

传媒

  • 7篇生命科学
  • 7篇体育科学
  • 6篇中国运动医学...
  • 6篇北京体育大学...
  • 6篇中国体育科技
  • 5篇中国康复医学...
  • 5篇中国中医骨伤...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4篇生物化学与生...
  • 4篇生命的化学
  • 4篇首都体育学院...
  • 3篇陕西中医
  • 3篇四川中医
  • 3篇西安体育学院...
  • 3篇2010年中...
  • 3篇2014年中...
  • 2篇体育教学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11篇2025
  • 10篇2024
  • 15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11篇2020
  • 12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1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业驾驶员健康改善的功能性运动能力评估与干预
2025年
为了预防职业驾驶员肌肉骨骼疾病,促进职业健康,通过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评估职业驾驶员功能性运动能力现状,进一步探讨运动干预效果。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法,选取145名职业驾驶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FMS测试其功能性运动能力。随后,对其中20名女性驾驶员实施运动干预,全程监控其运动负荷,并在干预结束后进行FMS后测。通过SPSS 29.0软件分析FMS测试结果、性别间差异及运动干预效果。结果表明:职业驾驶员FMS总分普遍低于14分;单项测试中,主动直腿上抬动作得分最高,直线弓步蹲动作得分最低;深蹲、跨栏步、主动直腿上抬以及躯干稳定俯卧撑动作得分存在性别差异(P<0.05);干预后,女性驾驶员的基本功能动作、下肢柔韧性以及躯干稳定性动作模式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干预负荷整体属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见,职业驾驶员的功能性运动能力普遍不足,中等强度的运动干预是改善女性驾驶员功能性运动能力、预防肌肉骨骼疾病的有效手段。
王紫岳陈彦男侯莉娟姚明焰
关键词:驾驶员运动干预
长期运动对大脑静息态网络影响的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
1研究目的大脑是执行人体运动功能的控制中枢,正常状态下其能量消耗约占人体总能耗的20%,大脑执行任务时能耗的增加甚微,所以神经系统的能量消耗主要在非任务状态即静息状态(resting state)。长期体育锻炼或者运动训...
侯莉娟龚飞杜丞博王新伟张婷王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前扣带回
“零点体育”心率指标的实时监测与运动负荷评价——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为例被引量:4
2022年
“零点体育”是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改革活动,本文采用Sunfitlink运动负荷监测系统,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集学生文化课、“零点体育”活动、体育课实时心率,探究学生体育活动运动负荷情况。研究结果发现“零点体育”的运动负荷介于文化课和体育课之间,且将心率作为评价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对反映课堂学生实际表现情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为“零点体育”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广提供实践参考。
薛姣侯莉娟马金东王义才张志伟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心率监测
运动疲劳后纹状体核磁共振1H谱特征分析
研究目的:观察一次性递增负荷力竭运动疲劳前后大脑基底神经节纹状体核团氢谱物质浓度的变化,探讨纹状体神经元在运动性中枢疲劳产生与调控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并寻找反映人体运动疲劳的中枢敏感指标,为运动疲劳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乔德才侯莉娟刘晓莉
关键词:核磁共振
文献传递
丁象宸教授应用小柴胡汤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发热体会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总结丁象宸教授应用小柴胡汤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发热经验。方法:从丁象宸教授对产后生理变化及体质特点,产后发热病因邪入少阳和热入血室为其病因之一端,《伤寒杂病论》治疗产后病及热入血室相关治法治则,古今医家治疗产后发热治则治法治验,热入血室夹杂血瘀证或邪入少阳夹血瘀证辨证方法,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结论:产后发热以小柴胡汤合生化汤加减治疗,理法方药俱备,辨证论治,验之临床,常可获殊效。
马永剑侯莉娟
关键词:产后期小柴胡汤生化汤
目标导向-习惯化控制:从环路、功能到运动康复帕金森病的神经可塑性机制被引量:12
2023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一种易发于老年人群的神经退行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徐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以及情绪情感障碍和睡眠紊乱等非运动症状[1]。PD发生时,纹状体负责感觉运动控制的尾壳核(posterior pu-tamen)内多巴胺(dopamine, DA)最先减少,导致习惯化行为(如步行)的严重缺损;PD患者逐渐依赖于背内侧纹状体(dorsomedial striatum, DMS)的目标导向控制系统驱动行为执行.
时凯旋王晓京侯莉娟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可塑性
运动疲劳对大鼠下丘脑TH及D2DR受体表达的影响
研究目的:观察游泳运动疲劳后大鼠下丘脑酪氨酸羟化酶(TH)及多巴胺2型受体(D2DR)表达的变化,分析运动疲劳后多巴胺能神经元递质的底物催化酶及其相应受体表达变化的原因,探讨运动疲
侯莉娟李海英乔德才
关键词:下丘脑阳性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受体表达
文献传递
中药内服外敷灌肠辨治慢性盆腔炎75例
2007年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采用内服、外敷、保留灌肠内外合治;对照组75例,予西药抗生素口服治疗。治疗1-3个疗程后评价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1.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缓解症状明显,治愈率高,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抗生素治疗。
侯莉娟于晓宁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辨证治疗
一种整合EEG与神经元集群电信号的睡眠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合EEG与神经元集群电信号的睡眠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睡眠状态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案的技术要点为:分别将EEG信号和神经元集群电信号分解为若干个IMF分量,构建每个IMF分量的信号特征,结合每种睡眠状态...
李科侯莉娟耿雅萱赵旭东
纹状体多棘投射神经元在运动控制过程中的调控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基底神经节在人体随意运动的控制及精细运动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纹状体是基底神经节中接受大脑皮层信息输入的主要核团,其背侧部主要参与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等指令的发放[1]。大量研究普遍认为基底神经节实现运动控制功能是通过不同神经通路来完成的:①直接通路:纹状体(striatum,Str)→苍白球内侧部(globus pallidus internus,GPi)/黑质网状部(sub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a,SNr),通常认为直接通路与随意运动的执行相关;②间接通路:纹状体→苍白球外侧部(globus pallidus externus,GPe)→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苍白球内侧部/黑质网状部,通常认为间接通路与随意运动的抑制相关;③超直接通路:丘脑底核→苍白球内侧部/黑质网状部,超直接通路直接接受来自皮层的信息,通常认为其与抑制无效的随意运动相关[2]。最近研究发现,当运动发起和执行时,直接和间接通路被同时激活,以协同工作的模式发放运动指令,协调配合进行运动控制[3]。
李科赵旭东陈孟娇刘晓莉乔德才陈福俊侯莉娟
关键词:苍白球内侧部丘脑底核基底神经节纹状体神经通路投射神经元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