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燕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丙泊酚
  • 2篇胆囊
  • 2篇苏醒
  • 2篇苏醒质量
  • 2篇麻醉
  • 1篇单次
  • 1篇单次注射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患...
  • 1篇低浓度
  • 1篇低浓度罗哌卡...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压
  • 1篇血氧饱和度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清除
  • 1篇血肿清除术

机构

  • 5篇商丘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何燕
  • 1篇方传奇
  • 1篇王存真
  • 1篇魏雷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07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比较
2004年
目的 对比观察 0 2 5 %罗哌卡因与 0 2 5 %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效果、术中并发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治疗用药情况。方法 选择体质评估 (ASA)Ⅰ~Ⅱ级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人 80例 ,随机分为罗哌组和布比组 ,每组 4 0例 ,两组分别以 0 2 5 %罗哌卡因和 0 2 5 %布比卡因行双侧颈浅丛阻滞 ,每侧 9ml药量 ,记录麻醉药起效时间、观察感觉阻滞情况、术中镇痛质量 ,记录声嘶、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恢复所需时间。观察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及用药治疗情况。结果 术中镇痛效果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罗哌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布比组 (P <0 0 1) ;声嘶、呼吸困难的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布比组 (P <0 0 1) ;术中发生心动过速、高血压的百分比及使用 β_受体阻滞药、降压药的百分比罗哌组明显低于布比组。结论0 2 5 %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具有与相同浓度布比卡因相同的镇痛效果 ,但其感觉阻滞起效快 ,声嘶和呼吸困难的程度轻、恢复快 。
魏雷何燕
关键词: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颈丛阻滞麻醉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在颅脑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在颅脑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行血肿清除术的颅脑硬膜外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各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_(0))、插管后(T_(1))、手术开始30 min后(T_(2))和术毕拔管时(T_(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脑氧摄取率(CERO_(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T_(3)时,观察组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3)时,观察组SjvO_(2)低于对照组、CERO_(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用于行血肿清除术的颅脑硬膜外血肿患者,依托咪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效果优于丙泊酚,但丙泊酚改善脑氧代谢状况的效果更优。
何燕
关键词:依托咪酯丙泊酚脑氧摄取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
单次注射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采取单次注射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将术中采用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患者43例为对照组,将采用单次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患者47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两组苏醒质量(Ramsay镇静评分、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结果麻醉给药、给药10min、拔管后5min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5min,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注射或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可较好地使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但单次注射右美托咪定可以提升苏醒质量,促进自主呼吸恢复、缩短拔管时间。
何燕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给药方式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
小剂量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对高血压病人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2007年
目的 拔管前应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持续输注,观察其对高血压病人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5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围拔管期应用小剂量的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持续输注,观察记录麻醉前(T0)、用药后2 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和呼吸频率(RR)的变化及T0、T2的血糖(GLU)、皮质醇(BS)水平。结果 HR、MAP、RPP在治疗组T1、T2、T3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P〈0.01),而RR、SpO2在治疗组T1、T2及T0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T3时与T0比较显著增加(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尼对高血压病人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值得推广。
方传奇何燕王存真
关键词:丙泊酚雷米芬太尼
不同剂量羟考酮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胆囊结石内镜治疗患者的麻醉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考酮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胆囊结石内镜治疗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实施胆囊结石内镜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羟考酮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根据羟考酮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n=26)、B组(n=26)和C组(n=28)。A组给予0.08 mg/kg羟考酮,B组给予0.15 mg/kg羟考酮,C组给予0.20 mg/kg羟考酮。比较三组入室时(T_(0))、诱导后(T_(1))、置入腹腔镜时(T_(2))和取镜时(T_(3))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手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苏醒质量。结果:T_(1)、T_(2)、T_(3)时,A组MAP水平低于B组和C组,且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和麻醉完全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和C组,且B组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08 mg/kg羟考酮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胆囊结石内镜治疗患者可降低MAP水平,缩短苏醒时间和麻醉完全恢复时间,优于0.15 mg/kg或0.20 mg/kg羟考酮麻醉效果。
何燕
关键词:胆囊结石羟考酮丙泊酚苏醒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