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功秀
- 作品数:100 被引量:47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一种亚热带地区长效碳中和林的种植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热带地区长效碳中和林的种植方法,本方法按杉木:闽楠为7‑6:3‑4的比例种植混交林或复层异龄混交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林地:2)林地清理与整地:3)苗木准备:4)混交林营造:5)抚育管理:6)主伐...
- 何功秀张雨晨陈雨欣文仕知李铁华
- 杉木闽楠混交林根际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根际效应
- 2025年
- 根际是林木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与能量的重要场所,研究根际土壤化学特征对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养分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0年生杉木纯林(PCL)、闽楠纯林(PPB)和杉木闽楠混交林(MCP)为对象,测定旱季和雨季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分析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根际效应。结果表明:3种林型下,根际土壤的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量磷(MBP)含量总体上高于非根际土壤;混交林中杉木和闽楠根际土壤SOC、TN、TP、MBC、MBN和MBP含量分别显著低于杉木和闽楠纯林。PCL林根际土壤C∶N、C∶P和N∶P显著高于PPB林;根际土壤C∶N和C∶P在旱季时的变化趋势一致;与闽楠混交后,杉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MBC∶MBN和MBC∶MBP在旱季显著上升;与杉木混交后,闽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MBC∶MBN和MBC∶MBP显著下降;土壤蔗糖酶活性在不同季节下均表现为混交林根际高于纯林根际,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混交林根际土壤下显著低于纯林根际;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表明,混交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根际效应具有总的负效应,其中MBP的根际效应值最大;混交对土壤pH具有总的正效应。
- 黄澳及利何功秀倪艳林杨丽丽杨丽丽
- 关键词:微生物量根际土养分循环土壤酶
- 模块化培养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 2024年
- 创新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教育强国和科技兴国的动力。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滞后。文章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创建了以理论知识模块为基点、以实验技能模块为主线、以创新创业模块为核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模块化培养新体系,构建了以“N+3”考核评价模块为标准的创新能力评价机制,有效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课题组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助力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 何含杰梁小翠闫文德曾柏全何功秀
- 受拉面节子对杉木幼龄材抗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厘清节子特征与分布位置对木材抗弯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在树干轴向高度的变化规律,采用三点弯曲法分别检测人工林杉木幼龄材无节、有节试件的弹性模量(MOE)和静曲强度(MOR),统计分析节径比、节面积和节距与试件抗弯性能的关系,记录试件面内应变分布,观测试件破坏区域形貌,最终解释节子对木材抗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树干轴向高度增加易使节子尺寸变大;节子对试件MOE影响规律不明显,节子显著降低试件MOR;节径比和节面积与MOR负相关,节距和MOE与MOR正相关,节距和MOE对MOR有极显著影响。节径比、节面积、节距及MOE与MOR的线性拟合决定系数是0.580,当破坏发生在节子处时,以上4个因素与MOR的线性拟合决定系数是0.658;当破坏发生在非节子处时,MOE与MOR的线性拟合决定系数是0.856,节径比、节面积和节距对MOR影响小。无节试件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木材纤维撕裂和弧形裂纹,剪切应变沿木材纵向有效扩张;有节试件结构失效发生在节子处时,主要表现为节子断裂或木材沿节子轮廓破坏,节子处易出现剪切应变集中。当破坏发生在节子处,节子特征和MOE能较有效评估MOR;当破坏发生在非节子处时,采用MOE能有效评估MOR。
- 孙辉波李万兆张勰何功秀石江涛
- 关键词:节子节距静曲强度
- 不同混交模式对杉木精油化学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15年林龄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闽楠混交林和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杉木不同器官(叶、枝、干、根)精油成分,用硫酸-高氯酸消化法检测杉木各器官矿质元素含量,分析不同混交栽植模式对杉木不同器官中精油成分和含量的影响,并将精油中主要挥发物成分与矿质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不同栽植模式下精油成分与矿质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杉木各器官共检测出50种物质,主要包括萜烯类32种、醇类12种、萘类2种、萜烯酯类3种、其他类1种。相比于杉木纯林,杉木-毛竹、杉木-闽楠模式中杉木干精油分别增加了156%、76%,根精油分别增加了77%、99%,杉木-毛竹模式效果更佳;精油主成分的相对质量与Al、Ca、K、Mg、Mn、P元素含量密切相关;混交模式会导致杉木不同器官间(+)-雪松醇、β-石竹烯、(-)-(7S)-germacrene D、α-芹子烯、(+)-β-芹子烯等主要物质的相对含量产生显著变化。因此,可通过改变杉木的混交模式提高精油提取率,定向提高精油中特定物质成分或降低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满足对杉木精油产品的不同需求。
- 白玉洁黄佳怡李晶及利张盈罗家琦何功秀
- 关键词:精油混交林杉木矿质元素
- 闽楠叶片功能性状及表型可塑性对其与杉木混交的响应被引量:23
- 2021年
- 慢生(闽楠)与速生(杉木)树种混交后,植物是如何改变功能性状来适应环境,在资源获取与分配权衡中来实现共存?是人工林精准提质改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了闽楠(Phoebe bournei)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混交后,其叶厚(LT)、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碳含量(LC)、氮含量(LN)、磷含量(LP)和氮磷比(N∶P)7项性状指标的差异,探讨其各性状间的变异大小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与闽楠纯林相比,混交林闽楠叶片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碳含量、叶氮含量和氮磷比分别增加了16.78%、8.50%、3.12%、21.38%和17.61%,而叶厚与叶磷含量减少了8.80%和25.87%,除叶碳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他6项功能性状差异性均达到显著(P<0.05)。(2)混交使闽楠叶LC、LN、LP含量与LT、LA、SLA相关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对其叶厚、叶面积、比叶面积及其交互作用对叶片C∶N、C∶P、N∶P产生一定的影响,表明混交闽楠叶功能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发生了适应性调整;(3)闽楠主要叶片功能性状的表型可塑性指数分布在0.04—0.33之间,叶厚、叶面积、比叶面积和氮磷比的可塑性变化不敏感(PPI<0.20),叶氮含量、磷含量的可塑性变化较敏感(PPI>0.20),其大小排序为LP>LN>N∶P>LA>SLA>LT>LC。以上结果表明了闽楠杉木混交造林模式对闽楠叶形态性状可塑性变化影响较小,没有受到生长空间和光资源的限制,混交是一种较好的造林模式。但闽楠叶氮、磷含量可塑性变化在混交模式中十分敏感,表明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N、P的限制,在培育过程中应注意N肥和P肥的及时补充。这一研究结果,将为今后速生树种与珍贵树种混交造林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 孙嘉伟罗丽莹李淑英王光军何功秀文仕知
- 关键词:表型可塑性闽楠
-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锡矿石中锡被引量:7
- 2022年
- 采用向样品中加入硼酸降低基体效应,加入氧化镧稳定样品总质量吸收系数,建立固体粉末压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锡矿石中锡含量的方法。通过将标准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和选取部分自制标样来补充标准物质样品,以解决锡矿石标准物质样品缺乏的问题。实验优化了稀释比,确定了以最佳稀释比为m(矿物质样品)∶m(硼酸)∶m(氧化镧)=1.0∶2.0∶0.5。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Sn的荧光强度(kcps)与Sn浓度c_(Sn)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989,锡元素的最低检出限为0.005%,测定范围在0.015%~4.47%。样品的混合均匀性实验表明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1.0%~2.6%。对3个不同含量段的物质进行测定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准确度(Δlg C)分别为0.0082~0.0367,均小于0.04,精密度(RSD)分别为0.39%~1.2%,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地质样品分析规范要求。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锡矿石中锡含量具有线性范围宽、分析时间短、重现性好、精度高且操作简单等特点,能应用于地质、环境、材料等领域。
- 姚泽王干珍何功秀彭君叶鹏
- 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锡矿石粉末压片氧化镧
- 我国森林蔬菜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被引量:14
- 2005年
- 对我国森林蔬菜开发利用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森林蔬菜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性的依据,使我国森林蔬菜产业早日走上规模化、国际化道路。
- 何功秀王旭
- 关键词:森林蔬菜
- 浏阳市小溪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人工湿地建设研究
- 2016年
- 人工湿地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让污水处理和生态环境相结合,在解决污水问题的同时美化环境,带来生态效益、景观效益。近年来,浏阳小溪河流域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村生活污水以及繁重的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自然水体,导致小溪河与其支流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通过系统地对比水平表面流、水平潜流和垂直潜流3种形式人工湿地的优劣,结合小溪河流域自然条件和地形因素提出当地人工湿地治理模式,即水平表面流与垂直潜流2种模式相结合进行人工湿地建设。
- 李伟坡文仕知何功秀
- 关键词:人工湿地小流域表面流垂直潜流
- 萃取方法对迷迭香加工残渣提取物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为实现迷迭香提取精油后残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迷迭香提取精油后固体残渣为原料,分别采用溶剂提取(CSE)、超声波辅助提取(UAE)、超临界CO_(2)萃取(SC-CO_(2))和亚临界萃取(SE)4种方法对有效组分进行提取,采用液相色谱-四级杆-高分辨串联质谱仪进行成分分析,通过分析对DPPH、ABTS、羟基等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综合评估所得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3个指标评价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4种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物质为鼠尾草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等萜类化合物,木樨草素、橙皮素、香叶木苷和橙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鼠尾草酸和绿原酸等酚酸类化合物。采用4种方法所得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其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SC-CO_(2)、CSE、UAE、SE。采用4种方法所得提取物均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SC-CO_(2)、SE、CSE、UAE,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SC-CO_(2)、SE、UAE、CSE,其中采用SC-CO_(2)所得提取物对蜡状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分析对5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MIC和MBC,抑菌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SC-CO_(2)、UAE、SE、CSE。【结论】SC-CO_(2)为回收迷迭香加工残渣抗氧化和抑菌成分的最优途径。
- 刘玉芳刘芬宋宇坤张春玲马菁华马冬丽张盼盼李明婉赖勇丁申何功秀张党权
- 关键词:迷迭香抗氧化抑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