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曼仪
- 作品数:34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红蛋白E病复合β地中海贫血的家系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对卢某家系3人(一子一女及胞弟)进行体格检查、常规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电泳、RDB基因分析。方法采用外周血进行贫血的常规血液学检查及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发现先证者为HbE-β地贫,胞弟HbE-β地贫,其子轻度β地贫,其女为HbE特征。结论该家系分析HbE为常染色体遗传,而β地贫为常染色体不全显性遗传,同一家庭中,其儿女都有出现异常血红蛋白改变,说明遗传率较高,应重视预防,进行婚前检查,避免生育重症的婴儿。这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李菊香谭润平黄健仪伍曼仪
- 关键词:Β地贫HBE
- 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00年
- 探讨血小板输注的适应症及效果,对35例次(26例病人)因不同病因致血小板减少而作血小板输注的患儿进行临床研究。测定输注前及输注后24小时血小板计数。计算输后血小板增值、回升率及纠正计数指数(CCI)。比较输注前后出血症状,评价疗效。结果表明,输注后出血症状改善者24/28例次(85.7%)。输后24小时血小板增值为(28.94±10.97)×109/L(X±S);回升率为57.98±18.51%,达到正常预期值(60%)者16例次(45.7%);CCI为(7.00±2.15)×109/L,>7.5×109/L者18例次(51.4%)。因此,血小板输注可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评价其效果除了观察血小板增值、回升率及CCI外。
- 伍曼仪杨慧敏廖国仪余灵朱秀顺许敏华
-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
- 防治铁缺乏症的新途径被引量:2
- 1998年
- 伍曼仪
- 关键词:铁缺乏缺铁性贫血
- 血红蛋白ConstantSpring复合血红蛋白H病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6年
- 报告6例血红蛋白Constant Spring(HbCS)复合血红蛋白H病(HbH病)患儿,研究其血液学、血红蛋白电泳及珠蛋白肽链生物合成速率的改变。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为:①中至重度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②呈溶血性贫血的血液学改变,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包涵体易见;③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④血红蛋白电泳显示HbH及Hb Bart’s,同时有HbCS(含量为0.84%~2.1%);⑤珠蛋白肽链合成速率减低(α/β比值为0.698±0.05)。我们认为,采用琼脂电泳代替醋酸纤维电泳,延长染色时间,调整缓冲液的化学成份,能提高HbCS的检出率。
- 伍曼仪李菊香樊淑芬
- 关键词:血红蛋白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HBH病
- 广州近郊区健康幼儿血清叶酸水平的测定
- 1997年
- 广州近郊区健康幼儿血清叶酸水平的测定余灵1)杨慧敏廖国仪伍曼仪(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关键词:幼儿;叶酸;放射免疫法中图分类号:R165叶酸为维生素B族的一种,是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叶酸缺乏可引起大细胞贫血,是小儿营养性贫血主要发...
- 余灵杨慧敏廖国仪伍曼仪
- 关键词:贫血幼儿叶酸放射免疫法营养性贫血
- 小儿贫血的实验室基础检查(二)
- 2005年
- 伍曼仪
- 关键词:小儿贫血实验室红细胞计数成熟红细胞幼红细胞发育阶段
- 广州市荔湾区555例学龄儿童血液锌原卟啉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03年
- 对广州市荔湾区 5 5 5例 6~ 7岁儿童进行了血红蛋白 (Hb)、锌原卟啉 (ZPP)测定 ,并对部分儿童进行了血清铁蛋白 (SF)及血铅 (Pb)测定 ,以了解本区学龄儿童铁缺乏及铅中毒发病情况。结果显示 ,隐性缺铁 (ID +IDE) 2 45例 ,发病率 44 1 % ,其中缺铁性贫血 (IDA) 1 0 7例 ,发病率为 1 9 3 % ,铅中毒发病率为 48 6%。提示本区学龄儿童铁缺乏及铅中毒发病率相当高 (尤其后者 ) 。
- 江笑娥伍曼仪
- 关键词:学龄儿童血液锌原卟啉血红蛋白铅中毒
- 每周2次补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被引量:2
- 1997年
- 每周2次补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伍曼仪陈觉凝杨慧敏廖国仪余灵王如文我们对59例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每天给药及每周2次给药补铁,比较其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对象缺铁性贫血患儿59例,年龄6个月~9岁,90%为婴幼儿。男性30例,女性29例。按...
- 伍曼仪陈觉凝陈觉凝杨慧敏余灵廖国仪
-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贫血药物疗法儿童
- 铁剂与维生素D在治疗缺铁性贫血及佝偻病中的相互影响被引量:12
- 1994年
- 本文报告本院儿科60例缺铁性贫血并存佝偻病的患儿,随机分3组进行治疗观察,以探讨铁剂及维生素D在治疗二病中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铁剂组及维生素D组均有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升高及血钙、血磷升高和血清碱性磷酸酶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贫血及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均有改善;对照组治疗后除血钙有些增高外,其余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揭示铁剂与维生素D在治疗缺铁性贫血与佝偻病中有相互促进作用。
- 伍曼仪杨慧敏
- 关键词:儿童铁剂维生素D缺铁性贫血佝偻病药物疗法
- G-6PD荧光斑点试验改良法的研究及应用
- 陈觉凝廖国仪伍曼仪杨慧敏
- 研究主要用于以筛查G-6PD缺陷。该成果采用了国际已公开的先进技术,通过对技术关键-反应液、滤纸、血标本与溶血剂比例的改进、标本保存最佳温度的研究,经对比证明,改良后的结果与用进口的滤纸(SIGMA公司NO.202)试剂...
- 关键词:
- 关键词:G-6PD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