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振波
-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08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应用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该病存在诸多问题,尤其难治与复发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治疗的成功率很低。随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技术的不断优化,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本文就国内外采用CAR-T治疗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提供参考。
- 任振波侯毅锐
- 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 硼替佐米与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45例被引量:2
- 2016年
-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及肾脏损害等。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到抑制,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目前,治疗MM方案较多。2008年9月—2013年7月,我们采用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MM 45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任振波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 抗hCD20单抗所致B细胞减少可以提高CD20特异cTCR^+T细胞存活被引量:1
- 2017年
-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难治与复发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往往治疗的成功率很低。数年前开展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过继免疫治疗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技术,成功例数不断增加,但有很多方面仍有待完善。
- 任振波侯毅锐郑伟
- 关键词:细胞存活CD20细胞减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特异单抗
- 益中生血片治疗缺铁性贫血5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惠祥兴赵卫平李丰雪任振波张玉华包小华
- 关键词:益中生血片缺铁性贫血疗效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7例T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表现为紫癜、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升高、外周血片破碎红细胞增多)、精神神经症状和发热,肾损害。7例患者均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作血浆置换3例治愈,未作血浆置换4例(1例治愈,2例好转后复发死亡,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TTP多数具有"三联症",但误诊率仍高,病死率高;血浆输注和血浆置换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
- 任振波侯毅锐
-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表达CD20的正常B细胞对CD20特异cTCR^+T细胞抗白血病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预后极差的一种类型急性白血病。既往治疗以化疗为主,生存期极短。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为唯一能治愈本病的方法,但由于缺乏配型相合供体及资金等,HSCT也只能挽回少部分ALL患者的生命。
- 任振波候毅锐郑伟张雷虞微黄琳
- 关键词:CD20T细胞嵌合型抗原表达移植物抗宿主病抗原特异性
- 沙立度胺致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1例被引量:1
- 2004年
- 任振波肖秋生侯毅锐
- 关键词:沙立度胺心肌缺血
- 3种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比较CHOP、CHOEP和RCHOP 3种化疗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5例依据化疗方案分为CHOP组7例、CHOEP组8例、RCHOP 10例,比较3组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结果:CHOEP组、RCHOP组3年及5年生存率均优于CHOP组(P<0.05);RCHOP组与CHOEP组3年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OEP和RCH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其疗效优于CHOP方案。
- 任振波侯毅锐
-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
- 多发性骨髓瘤累及中枢神经系统2例被引量:1
- 2015年
-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54岁。2010年2月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免疫球蛋白G(IgG)型。诱导治疗采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D),继之采用美法仑、泼尼松、沙利度胺(MPT)治疗,达部分缓解(PR)。第2疗程MPT后病情无改善。第2疗程MPT后35个月,患者出现共济失调、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 任振波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61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总结分析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联合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经验。方法 APBSCT联合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 6 1例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2 0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 4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17例。结果 AML ,ALL ,NHL组的 3年及 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6 3.2± 10 .6 ) % ,(5 4.6±10 .3) % ;(32 .8± 12 .5 ) % ,(15 .4± 12 .4) % ;(75 .4± 11.3) % ,(73.2± 11.5 ) %。移植后造血重建时间 ,WBC恢复至 >0 .5× 10 9/L时中位天数 +12 .0d ,WBC >1.5× 10 9/L时中位天数 +14.0d。PLT最低降至 <30× 10 9/L者当恢复 >30× 10 9/L时的中位天数 +17.5d。全部患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零。 6 1例中至今死亡 14例 ,皆死于复发 ,主要为ALL患者。移植相关并发症以发热、肝功能受损最常见。结论 APBSCT联合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优于常规化疗。
- 任振波于力侯毅锐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移植自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