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亢安娜

作品数:17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8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4篇小儿
  • 4篇呼吸道感染
  • 4篇急性
  • 3篇免疫
  • 3篇患儿
  • 2篇良性肌炎
  • 2篇免疫功能
  • 2篇急性良性肌炎
  • 2篇儿童急性
  • 2篇儿童急性良性...
  • 1篇低色素性
  • 1篇低色素性贫血
  • 1篇冻干
  • 1篇对光反射
  • 1篇血源
  • 1篇血源管理
  • 1篇咽结合膜热
  • 1篇乙肝
  • 1篇乙肝感染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解放军第45...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457...

作者

  • 15篇亢安娜
  • 4篇钟小兰
  • 3篇刘波
  • 3篇张新艳
  • 3篇杨丽君
  • 2篇刘波
  • 2篇郭徐林
  • 2篇张新艳
  • 1篇江丽云
  • 1篇刘惠萍
  • 1篇董宗祈
  • 1篇黄小力
  • 1篇万兰
  • 1篇蔡幼铨
  • 1篇刘婷
  • 1篇邵月兰
  • 1篇饶桂荣
  • 1篇程流泉
  • 1篇陈莉
  • 1篇吴光雄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新消化病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惊厥病因与年龄关系探讨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年龄与小儿惊厥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生后1天~8岁惊厥的小儿按不同年龄、不同病因进行分类。结果:小儿惊厥病因复杂,发病广泛;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新生儿组的首位;而婴幼儿组、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组中有热惊厥以高热惊厥占首位;热性惊厥中有转为癫痫的可能性;无热惊厥中依次为癫痫、电解质紊乱、意外等。结论:通过分析小儿年龄与惊厥病因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临床上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亢安娜钟小兰杨丽君
关键词:小儿惊厥病因年龄
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观察分析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8—2010年在本院妇产科出生、胎龄34~36周的晚期早产儿60例为观察组、足月儿60例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儿体重、身长、头围,观察喂养不耐受、呕吐、腹胀、胃潴留以及因喂养不耐受而延长住院时间的例数,比较两组胎粪排净时间、建立吸吮吞咽时间、直接喂哺母乳的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低血糖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生长发育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2330±760)g比(3240±920)g,身长:(48.4±4.3)cm比(51.9±2.5)cm,头围:(30.3±5.7)cm比(33.1±1.2)cm,P均<0.05],喂养不耐受相关临床表现发生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46.7%比10.0%,呕吐:38.3%比6.7%,腹胀:10.0%比0,胃潴留:36.6%比5.0%,住院时间延长:28.3%比0,P均<0.05],胃肠功能完善的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排净胎粪:(3.6±1.2)天比(2.1±0.8)天,建立吞咽吸吮:(3.3±1.8)天比(1.7±0.3)天,直接喂哺母乳:(6.6±3.8)天比(1.5±0.7)天,P<0.01,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10.8±3.0)天比(5.3±1.8)天,P<0.01]。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5.0%比1.6%,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与其体格、胃肠道及神经肌肉等各方面的发育仍不成熟有关,对这些患儿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及研究。
亢安娜张新艳刘波张菁余晓姗刘婷
关键词: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防治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散剂防治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04-25至2011-12-25选择呼吸道感染患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60例,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成预防组与对照...
亢安娜刘波
关键词: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呼吸道感染婴幼儿
AA-PNH综合征9年后转化成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2009年
亢安娜郭徐林张新艳罗粉华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H综合征网织红细胞骨髓检查全身乏力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复发2例被引量:2
2010年
例1.患儿,男,8岁,因反复发热3d、双下肢无力、活动受限2 d于2008年7月1日就诊。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4℃,血压80/47 mmHg,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部稍充血,双扁桃体Ⅱ°肿大,无脓;颈软,双肺无异常;
亢安娜张新艳吴光雄
关键词:反复发热急性良性肌炎儿童双下肢无力对光反射扁桃体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及NK细胞状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病因复杂。我们用流氏细胞仪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及NK细胞功能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亢安娜张新艳饶桂荣杨海燕
关键词:反复下呼吸道感染NK细胞功能细胞免疫患儿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功能测定被引量:29
2004年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不同年龄患儿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1~ 5岁MPP病例 2 8例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 2组 :另设 1~ 5岁健康儿童 2 0例为对照组 ;收集 5~ 12岁MPP病例 5 0例 ,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 2组 ,另设 5~ 12岁健康儿童 5 0例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IgG、IgM、IgA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 + 、CD8+ 。结果 :IgG、IgA、IgM、CD8+ 在 1~ 5岁年龄急性期组、恢复期组、对照组 3组之间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0 1

0 .0 5 )。CD4 + 及CD4+ /CD8+ 比值 3组之间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0 1

0 .0 5 )。IgG、IgA、IgM、CD8+ 在 5~ 12岁年龄恢复期组高于急性期组 ,急性期组高于对照组 ,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CD4 + 、CD4 + /CD8+ 恢复期组低于急性期组 ,急性期组低于对照组 ,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免疫损伤在小儿MPP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年龄越小 ,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越轻微 ,恢复越快 ;

钟小兰亢安娜杨丽君刘波张宁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功能
PCR检测献血员乙肝感染状况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对部分献血员中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进行调查.方法用PCR法对检查合格的290份献血血样进行HBV_DNA检测.结果本组290份血样中HBsAg,HBeAg全部呈阴性.167例HBVM阳性;其中80例单项抗HBs阳性,50例单项抗HBc阳性,19例抗HBs和HBc两项阳性,12例抗HBe和抗HBc两项阳性;6例抗HBs,抗HBe和抗HBc三项阳性,而HBV-DNA的阳性率在各组中分别为88%(7/80),260%(13/50),105%(2/19),750%(9/12),333%(2/6).123例HBVM阴性,HBV-DNA的阳性率为16%(2/123).290例中HBV-DNA的总检出率为121%(35/290).结论合法献血员中存在着乙肝病毒感染者.
欧阳鸿亢安娜姜昭华牛勇
关键词:供血者血源管理感染率
铁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观察铁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月和12月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儿科2~3y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时均按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加用铁剂速力蜚治疗,按元素铁2~3mg/kg,每周1次口服,连续12周。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月及12月后抽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记录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铁剂治疗6月后CD3+、CD4+及CD4+/CD8+比值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更有显著差异(t=2.327;1.129;1.235,p<0.01)。铁剂治疗12月后CD3+、CD4+及CD4+/CD8+比值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更有显著差异(t=1.325;2.245;3.639,P<0.01),铁剂治疗12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更有显著差异(x2=38.40,P<0.01)。结论铁缺乏-免疫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关系密切,铁剂治疗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再次呼吸道感染时病程缩短、病情减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适量补充铁剂有利于阻止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展。
钟小兰亢安娜杨丽君刘波陈莉刘惠萍
关键词:铁剂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儿童癫痫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 (proton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1H MRS)对癫痫患儿进行脑组织生化代谢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997年 9月至 1998年 2月对 2 0例癫痫患儿和8例正常儿童 (对照组 )进行常规头颅MRI和海马杏仁核区域 1H MRS检查。 2 0例癫痫患儿中 6例为难治性癫痫。检测指标 :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 acetylaspartate ,NAA)、肌酸 (creatine ,Cr)和胆碱 (choline,Cho)的信号强度和计算NAA/Cho +Cr、NAA/Cho和NAA/Cr的比值 ,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 1H MRS检查异常 15例 ,其病灶侧NAA信号强度明显低于病灶对侧及对照组 ,病灶侧Cho高于病灶对侧及对照组 ,病灶侧NAA/Cho+Cr比值为 0 5 9± 0 11,明显低于病灶对侧 (0 75± 0 17)及对照组 (0 77±0 12 ) ;NAA/Cho比值为 1 0 8± 0 36 ,也低于病灶对侧 (1 40± 0 38)及对照组 (1 2 9± 0 48) ;病灶侧Cr和NAA/Cr与病灶对侧及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对照组左、右侧代谢物信号强度及代谢物比值无明显差异。 6例难治性癫痫患儿中 ,有 5例双侧NAA/Cho+Cr比值下降。结论  1H MRS检测结果显示 ,癫痫患儿脑组织中NAA信号强度下降 ,Cho信号强度升高 ,NAA/Cho+Cr比值下降 ,提示神经细胞受损 ,胶质细胞增生。
亢安娜程流泉钟炎皋蔡幼铨
关键词:癫痫儿童核磁共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