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雯泉

作品数:52 被引量:29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2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凹陷
  • 18篇储层
  • 16篇盆地
  • 14篇油气
  • 14篇高邮凹陷
  • 10篇苏北盆地
  • 10篇勘探
  • 7篇低渗
  • 7篇低渗透
  • 7篇成岩演化
  • 6篇流体
  • 6篇沉积物
  • 5篇有机碳
  • 5篇致密砂岩
  • 5篇砂岩
  • 4篇断层
  • 4篇油气田
  • 4篇油气田勘探
  • 4篇天然气储层
  • 4篇气田

机构

  • 23篇中国石化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广东海洋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江苏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1篇于雯泉
  • 7篇钟少军
  • 6篇蒲晓强
  • 5篇陆梅娟
  • 4篇李储华
  • 4篇刘启东
  • 4篇刘喜欢
  • 4篇刘飞
  • 3篇姜在兴
  • 3篇林承焰
  • 3篇卢黎霞
  • 3篇陈勇
  • 3篇郑元财
  • 2篇叶绍东
  • 2篇周振柱
  • 2篇郑洁
  • 2篇仇永峰
  • 2篇张善文
  • 2篇李鹤永
  • 2篇董春梅

传媒

  • 9篇复杂油气藏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沉积学报
  • 2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石油仪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成岩圈闭在苏北盆地存在的可能性
2012年
在了解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开发井采油、采液强度代表储层物性来规避取心资料稀少与测井资料不全的问题,通过解剖高邮凹陷阜一段的多个油藏,论证了苏北盆地存在成岩圈闭的可能。分析认为,在高邮凹陷中深层的阜一段低渗透储层中,由于酸性流体来自上覆的阜二段,自深向浅运移,导致在运移的主通道上存在以酸性流体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为主的储集砂体,而在高部位与边缘则存在由碳酸盐胶结导致砂体致密的封闭条件。对比发现,成岩作用强烈的阜一段的多个油藏具有储层物性与构造及沉积相关性不大的成岩圈闭特征,而沉积相控特征明显的阜三段油藏则没有这种特征。因此,在苏北盆地深层阜一段很可能存在"成岩圈闭"型油藏,对勘探程度较高的苏北盆地及我国东部探区的下一步深化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于雯泉陆梅娟毕天卓
苏北盆地深层油气富集机理及勘探关键技术
2025年
深层油气勘探领域是苏北盆地重要接替阵地,但深层储层物性整体较差、油气富集机理认识不清及有效储层预测不能满足勘探需求等问题制约了深层领域油气拓展。为了明确深层油气富集机理、攻关勘探关键技术并指明未来攻关方向,从高邮、金湖等油气富集凹陷勘探发展形势及深层领域的油气资源潜力研究入手,结合深层储层物性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开展了深层油气赋存条件、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等研究,建立了异常高压与浮力混合驱动阶梯状输导油气、异常高压驱动断层和砂体输导油气及早期油气充注成藏后期致密型3种深层油气富集成藏模式,明确了深层油气富集机理,并针对储层展布不清、富集区带不明及有效储层识别精度不高等勘探难题,开展了技术攻关,形成了“相控指数法”深层储层分级评价、“油气储层充注势能”油气富集程度判别及“叠前-叠后”多属性有效储层预测等深层勘探关键技术。这些研究成果为深层油气勘探领域拓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在斜坡带、断裂带及深凹带等深层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勘探进展,实现了深层油气勘探拓展,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深层油气领域勘探攻关方向,继续巩固并扩大深层领域勘探成果,为油田增储上产提供支撑。
朱相羽于雯泉张健伟李储华李鹤永
关键词:深层油气
湖缘峡谷及其含油性被引量:8
2005年
在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控盆断裂的剧烈活动导致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形成盆地的快速沉降,与湖盆边缘地形形成巨大高差。沿此边缘,经过早期阵发性洪水及河流的强烈下蚀,并不断向源侵蚀,在古断面上形成宽达数km,深达上km的深切谷,称之为湖缘峡谷。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Y921峡谷即为湖缘峡谷,其现今形态为长7000m、宽3500m、深3500m、剖面呈“U”型的特征。古构造及古生物分析认为,在古新世至渐新世时期,陈南断层剧烈活动,使断层两侧形成较大的高差,在干旱、阵发性洪水侵蚀下逐渐形成Y921峡谷,并在其底部形成侵蚀面。孢粉分析认为,仅沙四上段沉积时期就有近1000m的高差。后期,随湖平面上升,峡谷逐渐充填了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三段和部分二段地层,主要为辫状河粗碎屑砂砾岩、扇三角洲相交错层理砂岩和滨浅湖相泥岩、粉砂岩。这种峡谷的特点是短、宽、深,其充填模式主要为辫状河-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由于峡谷前缘为深湖相泥岩作为生油岩,陈南断层和峡谷内的冲刷面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峡谷内砂砾岩作为储层,因此在峡谷内形成了多种非构造油气藏类型。
姜在兴杨伟利于雯泉王卫红李守军李丕龙张善文
关键词:断陷湖盆陡坡带含油性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断裂差异发育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地震、钻井等资料对迈陈凹陷东部断裂系统的发育演化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断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迈陈凹陷不同区域断裂的组合和活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发育6种构造样式:多米诺式、阶梯式、复式"Y"形(塌陷构造)、铲式扇、牵引式、叠加式;4种断裂活动类型:持续活动型、早期活动型、中期活动型、晚期活动型。迈陈凹陷断裂系统是在先存构造条件下,两期不同方向的裂陷作用(E1ch—E2l时期为北西—南东方向伸展,E3w时期为南北向伸展)叠加形成,不同区域构造样式和断裂活动的差异主要是由先存构造分布和活动的差异性造成。断裂系统一方面控制了迈陈凹陷主力烃源岩的沉积厚度与分布范围,另一方面对油气运移有控制作用,进而控制了油气成藏模式,造成了迈陈凹陷油气的差异分布特征。
胡爱玉陈伟于雯泉童亨茂
关键词:构造样式油气运移油气成藏
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层序地层研究被引量:40
2006年
在综合分析钻井、测井、地震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的层序地层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此地区坳陷期的层序地层可划分为2个超层序,9个三级层序,其中三级层序的内部结构具有三分(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和二分(湖侵体系域、湖退体系域)两种。在层序的划分过程中建立了浅水区域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即暴露剥蚀面、河道冲刷面、地层叠加型式转换面及泥岩颜色突变面。将ΔlgR法和锰、铁元素法用于深水区域层序界面的识别,层序界面对应ΔlgR和w(Mn)/w(Fe)的低值,最大湖泛面对应ΔlgR和w(Mn)/w(Fe)的峰值。详细研究了二分层序和三分层序的层序特征,并阐述了其与油气的分布关系,即二分层序以下生上储型油藏组合为主,三分层序以上生下储型油藏组合为主。
孙钰钟建华姜在兴于雯泉操应长饶孟余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层序地层层序特征油气预测
断陷盆地深层膏盐层系砂砾岩体细分层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地质、钻井、测井、三维地震等资料,以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膏盐层系砂砾岩体细分层的方法:依据膏盐层期次划分砂砾岩体期次;采用电阻率和声波测井曲线即ΔlgR方法对膏盐层的内部旋回进行划分,进一步细分砂砾岩体亚期;运用加入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方法判别砂砾岩体岩性,结合地震奇异性分析,划分扇体内幕。研究表明,加入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对单井的砂砾岩体内幕进行划分,时频谱斜率的奇异性剖面中砂砾岩体包络线内的每个页状体都对应着一组扇体,可以利用其实现砂砾岩体横向的细致划分。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的砂砾岩体分为3期、6个亚期、14个砂组,并可进一步细分小层,为勘探开发研究提供分层依据。
于雯泉林承焰孙晓庆吴国忱李丽
关键词:砂砾岩体神经网络奇异性分析
苏北盆地隐蔽油藏勘探实践及认识被引量:4
2021年
苏北盆地隐蔽油藏勘探程度低,潜力较大。近年来通过深化高邮深凹带戴南组油源与输导条件、源-断-坡控砂机制、不同相带砂体成藏差异性研究,攻关不同相带砂体识别关键技术,取得了源外戴南组多类型岩性砂体勘探的新发现。开展选层选区选带评价,明确了阜宁组隐蔽油藏拓展勘探的重点层系和区带,建立了隐蔽圈闭成藏模式,形成了针对薄互层识别的地震相-属性-反演综合预测技术,在斜坡带构造不发育的刘陆舍和三河地区阜宁组取得了储量空白区隐蔽油藏勘探的新突破。
仇永峰刘启东于雯泉李鹤永李维
关键词:隐蔽油藏成藏模式苏北盆地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定量旋回地层分析与顺层方解石脉U⁃Pb定年约束
2023年
长期以来沉积地层因缺乏稳定放射性同位素计时,其地层的绝对年龄标定成为地层学和石油地质学研究中的颈瓶.运用定量旋回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顺层纤维状方解石超低浓度U-Pb定年约束,重新厘定了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主要界面绝对年龄,得到了与前人不同的“三垛运动”时限和“二元”裂陷构造变革面与太平洋板块俯冲转向的时间(~50 Ma)耦合关系.分析认为,高邮凹陷三垛组顶界年龄为34.0 Ma,底界年龄为43.3 Ma;戴南组底界年龄为50.5 Ma;阜二段底界年龄为56.5 Ma;阜一段的底界年龄为66.0 Ma.位于洼陷区的永38井三垛组残留地层持续时间为8.28 Ma,抬升剥蚀起始年龄为34.06 Ma,结束年龄为23.03 Ma,剥蚀时限为11.03 Ma.而隆起和斜坡带三垛组开始剥蚀的时间要早于34.06 Ma,剥蚀的时限会更长一些.阜四段方解石脉超低浓度U-Pb定年结果为53.1±3.7 Ma.这些结果表明:(1)苏北盆地高邮凹陷~50 Ma和~23.03 Ma界面是太平洋板块俯冲转向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响应,高邮凹陷沉积中心在始新世晚期(34.06 Ma)就开始抬升,历经11.03 Ma的剥蚀,主要原因可能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在华南陆块总体表现以挤压为主而缺乏NE向深部幔隆的远距离效应有关;(2)烃源岩层系中发育的顺层纤维状方解石脉超低浓度U-Pb定年结果可以作为其地层的沉积年龄,从而为沉积盆地定量旋回地层学分析提供了锚点约束.
肖雪薇陈红汉许可苏奥于雯泉
关键词:高邮凹陷旋回地层
基于地震奇异性属性划分砂砾岩扇体沉积界面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地震数据划分沉积旋回主要是解决二个问题:沉积界面和沉积旋回体,而沉积界面是基础。地震剖面携带着大量的奇异性信息,是地下地质体的沉积、旋回性、波阻抗等综合反映。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通过Lipschitz指数刻画信号中奇点位置和大小,能够检测地震信号局部奇异性。利用小波变换系数的模极大值法提取地震奇异指数,从而揭示沉积旋回性和沉积界面。这里基于偏移地震数据的小波变换,提取地震奇异性属性,来解决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沉积界面的检测。通过实际资料处理,地震奇异性属性成功刻画了砂砾岩扇体的外部形态,同时还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扇内沉积界面与沉积的期次,为进一步的精细解释以及扇体内的油气藏预测提供了有力保障。
张璐印兴耀李红梅于雯泉
关键词:地震层序砂砾岩扇体小波变换
陆相湖盆浊积岩油藏精细勘探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张本琪刘魁元董春梅于雯泉单宝杰任丽华谭丽娟刘连启辛治国宋春刚冯伟光蒋云鹏
该项目属于油气勘探领域,主要应用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沉积微相、测井约束地震反演以及储层描述等油藏精细勘探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胜利油田山东探区济阳坳陷渤南洼陷的浊积岩油藏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技术性能如下:①在建立陆...
关键词:
关键词:精细勘探浊积水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