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存霞
-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实施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我国为了缓解和扭转西部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匮乏状况,改善少数民族人才结构,提升少数民族人才增量的综合水平而开展的一项教育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不可否认的,但是,...
- 丁存霞
- 关键词:教育政策少数民族
- 高等教育安全的制度论
- 2017年
- 高等教育安全问题是关系国家文化安全的重大课题。高等教育安全需要从制度层面着手,通过制度的严密设计、监控、预警,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壁垒、准入等制度的安排,是高等教育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下,从制度角度来研究高等教育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罗希明丁存霞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安全
-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被引量:22
- 2020年
- 当今时代,伴随着国内国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威胁日益突出的客观形势,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已然是当前网络安全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其关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显著标志。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既是维系国家安全的必要之举,也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推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 丁存霞
-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我国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研究综述
- 2013年
- 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产生这种懈怠现象的原因是综合的,主要是对学习的厌倦感以及抵触感等不良行为,是其最重要的原因,本文就针对这一现象对相关的原因进行调查并找出原因进行初步探析。
- 丁存霞
- 关键词:倦怠大学生
- 自媒体视域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被引量:10
- 2017年
-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人类政治文化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各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日益凸显。而自媒体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壁垒,真正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众在话语权上的平等,由此改变了意识形态认同的格局。可以说,自媒体给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创造了条件,但也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研究在自媒体环境中如何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王仕民丁存霞
- 关键词:自媒体主流意识形态
- 智媒时代青年文化的发展样态、深层隐忧及涵育策略
- 2025年
- 智媒时代的到来,推动青年文化内容呈现多元化与个性化深度交融、青年文化主体彰显主动性与参与性全面提升、青年文化传播突出即时性与互动性紧密结合、青年文化表达展现视觉化与符号化创新发展等发展样态,同时也带来了“算法偏见”误导青年文化方向、“信息洪流”稀释青年文化内容、“网络圈层”阻隔青年文化交流、“资本僭越”扰乱青年文化环境等深层隐忧。对此,应当积极探寻智媒时代青年文化的涵育策略,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凝聚青年价值共识;融合“文化自信”与“技术自信”,打造“破圈共生”的内容生态;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重构“技术向善”的传播生态;提高媒介素养与技术祛魅,重塑“人机协同”的文化生态,为促进青年文化成长、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 丁存霞
- 关键词:青年文化
- 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文明观的理论内涵、践行成效及世界意义
- 2025年
- 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文明观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传承与时代变革中形成的文明新形态,深刻回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人类文明之问。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文明观植根于中华文明基因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双重根基,通过“第二个结合”的创造性转化,形成了超越西方现代性逻辑的“和合共生”理念,破解了文明优劣论的西方中心主义迷思。它身兼和平促进者、发展引领者、安全塑造者、秩序维护者多重角色,为应对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及治理赤字贡献了中国力量,用实践验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文明观的可行性。它通过破解现代性困境,促使文明形态从一元现代性走向多元现代性;通过理念跃升,推进理念到现实的创造性转化;通过价值范式重塑,引领人类文明交往从文明冲突转向文明互鉴。这一文明观为人类社会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新图景。
- 丁存霞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中华文明人类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大学德育评价原则探讨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以往德育评价原则不足的阐释,结合现代德育实践,在总结分析前人对德育评价原则研究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大学德育评价的几项原则:方向性与人本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人的全面性与发展性原则。
- 丁存霞
- 关键词:德育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重叙事逻辑被引量:2
- 2025年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为全球治理体系革新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实践三重叙事逻辑。历史叙事逻辑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理论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球治理实践的辩证“结合”。文化叙事逻辑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命运与共的价值内涵、多元现代性的批判扬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传承等文明要素的创造性融合。实践叙事逻辑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践中遵循平等共赢的主体间性逻辑、践行合作共赢的发展逻辑和构建协商对话的全球治理逻辑。
- 丁存霞
- 关键词:历史叙事文化叙事
- 探析大学生失恋后的心理状态及调试策略
- 2013年
- 失恋是当代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情感危机,也是诱发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失恋后的异常心理行为及如何调试进行探讨,本文首先分析大学生失恋的心理因素;其次探讨失恋后的异常心理行为;最后提出调试这些异常心理行为的对策.
- 丁存霞
- 关键词:大学生失恋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