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莉

作品数:2 被引量:113H指数:2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药效
  • 1篇游离蒽醌
  • 1篇镇痛作用
  • 1篇蒽醌
  • 1篇小肠
  • 1篇结肠
  • 1篇抗炎
  • 1篇抗炎作用
  • 1篇急性毒性
  • 1篇不同提取部位
  • 1篇川楝
  • 1篇川楝子
  • 1篇大黄游离蒽醌
  • 1篇大黄蒽醌

机构

  • 2篇大理学院
  • 2篇四川省中药研...

作者

  • 2篇谭正怀
  • 2篇唐大轩
  • 2篇程蕾
  • 2篇黄莉
  • 2篇梁媛媛
  • 1篇雷勇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药材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黄蒽醌致泻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1
2007年
目的比较大黄结合蒽醌、游离蒽醌致泻作用的强度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灌服高浓度的奶粉溶液以营造高营养性环境,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大黄结合蒽醌及游离蒽醌对小鼠的致泻作用;并运用析因设计分析了奶粉在这些致泻作用中的作用,同时还考察了大黄结合蒽醌及其游离蒽醌体外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大黄游离蒽醌500,1000mg/kg均可使小鼠胃内容物和小肠内容物显著增加;大黄结合蒽醌500,1000 mg/kg也可显著增加小鼠小肠内容的重量,但对小鼠胃内容重量的影响作用较弱;各药物组均可显著增加小鼠各肠段内的蛋白质浓度。析因设计的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大黄游离蒽醌或是结合蒽醌均可显著增加正常小鼠(未加用奶粉)的胃、小肠及全胃肠道的内容物及蛋白质的含量,并可显著降低小鼠小肠、结肠Cl-浓度和升高小鼠结肠K+浓度;奶粉本身也具有与大黄蒽醌类似的作用,与之合用可增强大黄蒽醌的作用。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大黄游离蒽醌或是结合型蒽醌对胃蛋白酶的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大黄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均具有显著的致泻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刺激胃肠道分泌、增加胃肠道内蛋白质浓度而产生容积性导泻。
唐大轩谭正怀梁媛媛程蕾黄莉
关键词:大黄游离蒽醌小肠结肠
川楝子不同提取部位药效及毒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2
2007年
目的:探讨川楝子不同提取部位的部分药效和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冰乙酸或甲醛致痛复制小鼠疼痛模型,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和二甲苯致耳肿胀等炎症模型,对川楝子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80%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的镇痛和抗炎等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川楝子乙酸乙酯提取物40 g/kg剂量能显著抑制冰乙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甲醛所致鼠足疼痛反应,减轻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肿胀度,并可显著增加小鼠的睾丸重量,减轻其体重;川楝子乙醇提取物20 g/kg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角叉菜所致诱导的小鼠足肿胀程度及二甲苯诱导的耳廓肿胀度;川楝子石油醚提取物对甲醛所致的疼痛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显著增加小鼠睾丸和肾上腺指数;川楝子水提物无明显镇痛和抗炎作用。测得小鼠灌服川楝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LD50为82.85 g/kg。未测出其它溶媒提取物对小鼠的LD50,测得小鼠灌胃川楝子石油醚提取物、酒精提取物及水提物的最大耐受量分别为:133.2 g/kg,122.0 g/kg,52.0 g/kg。在此剂量下各组动物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川楝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同时也有较强的急性毒性作用;提示川楝子的有效成分可能在乙酸乙酯提取物部分,其毒性成分和有效物质可能为同一类物质。
程蕾雷勇梁媛媛唐大轩黄莉谭正怀
关键词:川楝子镇痛作用抗炎作用急性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