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生
- 作品数:32 被引量:19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邓小平妇女人权思想探析被引量:2
- 2006年
- 黄三生
- 关键词:邓小平妇联妇女干部妇女组织妇女人权
- 红色旅游博览会与江西红色旅游发展被引量:2
- 2010年
- 举办红色旅游博览会是实现江西红色旅游强省和旅游产业大省目标的重要举措。探讨红色旅游博览会与江西红色旅游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举办好红色旅游博览会,促进江西红色旅游发展。通过自2005年以来5届红色旅游博览会的考察,可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以及它们对江西红色旅游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博览会举办的层次、水平和质量,需要采取的创新举办形式、打造旅游精品、改善软硬条件、强化市场对接等更为积极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 黄三生卢丽刚刘慧
- 关键词:红色旅游博览会
-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被引量:7
- 2018年
- "一带一路"对我国国家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我们建构良好国家形象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国家形象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建构良好国家形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争夺国际话语权,变"他塑"为"自塑";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挥好新媒体作用;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
- 凡宇黄三生
- 关键词:国家形象
- 政治文明建设中电子化政府的负效应被引量:1
- 2005年
- 电子化政府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司法权面临挑战、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德育功能弱化、“数字鸿沟”
- 黄三生
- 关键词:电子化政府政治文明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软实力建设刍议被引量:3
- 2013年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指基于已有文化资源,通过采取相应举措,增强其内在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外在的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还面临内在凝聚力不强、对外传播力不大等诸多困境,提炼核心价值观、加强传播力度、推进资源开发、吸纳优质人才、强化合作交流、构建长效机制是破解困境之策。
- 黄三生王新华廖继胜
-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软实力生态文明
- 依托红色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刍议被引量:12
- 2012年
- 依托红色文化建设,通过隐性教育方法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注重实践教育能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通过免费教育方式能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范围。红色物态文化、红色制度文化、红色行为文化和红色心态文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为确保红色文化建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功能发挥,需要构建红色文化的保护机制、创新机制和接受机制。
- 黄三生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红色文化
- 京九铁路沿线红色旅游资源特征分析及开发策略被引量:5
- 2007年
- 京九铁路沿线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呈现出数量的丰富性、分布的差异性、层次的高品位性、开发的可行性等特征,但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知名度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人员素质偏低、合作机制缺失等问题。因此,需要选择加强宣传、创新观念、培养人才、加强合作、注重和谐等路径来解决,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 卢丽刚黄三生
- 关键词:红色旅游京九铁路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被引量:16
- 2009年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一湖两区"开发模式,采取有效对策和建议,整合、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是整个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红色旅游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功能,有利于促进该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步伐。
- 黄三生卢丽刚
- 关键词:红色旅游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警惕普世价值的欺骗性蒙蔽性——浅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认识被引量:1
- 2013年
-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借鉴中外优秀文明成果。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毫无鉴别地照单全收,而是要经历一个“四化”的过程——“传统现代化”、“外国中国化”、“精英大众化”、“高雅通俗化”。
- 黄三生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世价值欺骗性大众化
- 论电子政府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传统政治参与有参与主体不平等、参与范围窄、参与意识弱、参与效率低、参与制度化程度较低等缺憾.电子政府在政治参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政治参与公开化、廉洁化、平等化、高效化、法治化,弥补了这些缺憾.为确保电子政府作用的实现,须具备以下条件:加快发展经济,构建电子政府;培育政治文化,增强参与自觉;保证信息公开,消除"数字鸿沟";加快信息立法,注重道德自律.
- 黄三生
- 关键词:电子政府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