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义霞
- 作品数:75 被引量:47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天水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兰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乳苣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0
- 2010年
-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乳苣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提取溶剂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提取总黄酮得率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法分析(RSM)。结果:乳苣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63.78%,液固比40∶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07 h,理论提取率14.04%,实际测得值为13.79%,两者较接近。结论: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对乳苣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 高义霞景红艳姜祖君张继杨声
- 关键词:总黄酮响应面分析法
- 刺槐豆多糖硒酸酯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3
- 2012年
- 在HNO3-BaCl2催化作用下,利用亚硒酸钠合成刺槐豆硒酸酯,以硒含量为指标对合成工艺进行优选,利用紫外、红外及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刺槐豆多糖硒酸酯最佳合成条件为硝酸浓度为0.3%,反应时间14h,反应温度60℃,此条件下用ICP-AES测出产物硒含量约为9.48mg/g,合成产物中硒以Se=O的形式存在,且与纯多糖比较,硒酸化多糖热稳定性稍有降低。
- 高义霞周向军王风霞袁毅君张继
- 红茂草异紫堇碱促结核性伤口快速愈合分子机制研究
- 王廷璞王霞袁毅君马伟超李一婧高义霞雒林通王静宋晨斌
-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淋巴结结核在临床工作中以脓肿型及溃疡窦道型较常见,单纯内科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伤口大多无法达到甲级愈合,部分患者术中甚至无法缝合伤口。有些创伤治愈困难,特别是淋巴结核易形成化脓性创口...
- 关键词:
- 关键词:伤口愈合民间验方红茂草
-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百合多糖的制备方法
-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百合多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百合鳞茎为原料,经过提取、纯化、分离、脱蛋白等步骤制备出一种增强免疫力的天然多糖;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充分利用甘肃兰州境内大面积种植植物百合的鳞茎,制成纯天然多糖...
- 张继高义霞郭红云侯天德王云普程昉梁树斌刘忠旺
- 文献传递
- 响应面法优化乳苣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的研究
- 2010年
- 在单因素预试验的基础上,以酸性乙醇为溶剂,提取乳苣总生物碱。选取提取溶剂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固比4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溶剂95%乙醇的pH值4.93,提取时间2.21h,提取温度79.91℃,液固比25:1,此条件下总生物碱提取率为20.06%。根据实际试验情况,将其修正为95%乙醇pH值4.9,提取时间130min,提取温度80℃,液固比25:1。
- 高义霞周向军张继杨声
- 关键词:总生物碱响应面法
- 荠菜叶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荠菜叶挥发油进行了提取。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并鉴定了其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确定了其中12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65.62%,主要化学成分为:L-胍基琥珀酰亚胺(21.28%)、植醇(18%)、植酮(9.6%)、油酸(4.71%)、棕榈酸(3.97%)等。
- 高义霞周向军
- 关键词:挥发油化合物
- 响应面法优化荸荠淀粉酶解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 2015年
- 以葡萄糖当量值(DE)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α-淀粉酶酶解荸荠淀粉工艺进行优化,并计算相应酶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α-淀粉酶酶解荸荠淀粉优化工艺为:时间88min、温度53℃、E/S=0.12U/mg和p H7.7。在此条件下,验证实验DE为(53.393%±0.899%)。在p H7.0,60℃条件下,Km=47.298mg/m L,Vmax=0.335mg/(m L·min),Ea=11.995k J/mol,△H=71.882k J/mol。
- 高义霞路兴旺吴亚楠
- 关键词:荸荠酶解动力学响应面
- 响应面法优化α-淀粉酶酶解高粱淀粉工艺及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以葡萄糖值(DE)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时间、温度、p H及酶与底物比(E/S)对α-淀粉酶酶解高粱淀粉的影响。利用Lineweaver-Burk和Wilkinson统计法求解米氏常数(K_m)和最大反应速度(V_m),建立相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α-淀粉酶酶解高粱淀粉制糖工艺为:时间130 min,温度40℃,p H 7.0及E/S=0.04 U/mg。在此条件下,DE验证值为(38.019±0.226)%。在p H 6.0,50℃条件下,K_m=28.888 mg/m L,V_m=0.156 mg/(m L·min)。在30~50℃范围内,E_a=4.448 k J/mo L,ΔH=65.187k J/mol。该研究为高粱淀粉工业制糖提供理论依据。
- 周向军柳艳云康涛涛高义霞
- 关键词:高粱酶解动力学响应面
- 大扁杏杏仁油的脂肪酸分析被引量:14
- 2010年
-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大扁杏杏仁中油脂进行提取,并将油脂用饱和氢氧化钾-甲醇皂化,再用甲醇-硫酸(体积比为4∶1)甲酯化后,将乙醚萃取液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结果表明,大扁杏杏仁的出油率为51.2%,脂肪酸组分主要为油酸(77.08%),亚油酸(6.12%),棕榈酸(7.12%),亚麻酸(3.44%),硬脂酸(1.36%)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6.64%。
- 高义霞周向军张继李敏敏
- 关键词:大扁杏杏仁油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刺梧桐胶硫酸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 2010年
- 优选刺梧桐胶硫酸化修饰的条件,初步探讨硫酸化修饰提高刺梧桐胶活性的可能性。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对刺梧桐胶进行硫酸化修饰,以氯磺酸一吡啶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为因素水平,单因素设计优选修饰条件,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纯度,对合成的刺梧桐胶硫酸酯用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氯磺酸与吡啶的比例为1:6,反应温度为94℃,反应时间为2h时硫酸基团取代信号最强。因此,此条件可作为合成刺梧桐胶硫酸酯的最佳条件。
- 周向军高义霞张继
- 关键词: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