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丽娟

作品数:63 被引量:313H指数:11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胰腺
  • 10篇中医
  • 8篇胰泰复方
  • 8篇胰腺纤维化
  • 8篇胰腺炎
  • 8篇纤维化
  • 8篇腺炎
  • 8篇慢性
  • 8篇慢性胰腺炎
  • 7篇性早熟
  • 7篇综合征
  • 6篇干燥综合征
  • 5篇中医药
  • 5篇教学
  • 4篇蛋白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痛风
  • 4篇中药
  • 4篇细胞

机构

  • 57篇黑龙江中医药...
  • 53篇黑龙江中医药...
  • 5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滨州医学院
  • 2篇密西西比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黄淮学院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辽源市中心医...
  • 1篇绥化市第一医...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作者

  • 63篇高丽娟
  • 13篇郑南
  • 9篇刘华生
  • 7篇杨丽珍
  • 7篇王科军
  • 7篇谢宁
  • 6篇陈宏
  • 5篇张莹莹
  • 4篇孙淼
  • 4篇郑杨
  • 4篇张淼
  • 3篇陈璐
  • 3篇闻竹
  • 3篇王琳
  • 3篇韩其茂
  • 3篇郑晓英
  • 3篇王有鹏
  • 3篇李泽光
  • 2篇刘莉
  • 2篇李和伟

传媒

  • 9篇中国医药导报
  • 6篇中医药信息
  • 5篇临床个性化医...
  • 4篇中医药学报
  • 3篇吉林中医药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医正骨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河北中医
  • 1篇棉花学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7篇2025
  • 8篇2024
  • 7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御唐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及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御唐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及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及造模组130只,造模组以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作2型糖尿病模型,并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御唐丸高剂量组、御唐丸低剂量组、糖尿乐胶囊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及模型对照组,每组各20只。御唐丸高、低剂量组分别按2.70、1.35 g/(kg·d)予御唐丸药液灌胃,糖尿乐胶囊组按0.09 g/(kg·d)予糖尿乐胶囊药液灌胃,盐酸二甲双胍组按2.43 g/(kg·d)予盐酸二甲双胍片药液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予2 mL/d蒸馏水灌胃,均连续灌胃8周。比较各组大鼠灌胃后血清FINS、HOMA-IR、TG、TC水平及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灌胃后血清FINS、HOMA-IR、TC及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糖尿乐胶囊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御唐丸低剂量组及御唐丸高剂量组灌胃后血清FINS、HOMA-IR、TC及T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盐酸二甲双胍组、御唐丸低剂量组及御唐丸高剂量组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糖尿乐胶囊组比较,御唐丸高剂量组灌胃后血清FINS、HOMA-IR、TC及T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明显升高(P<0.05);御唐丸低剂量组灌胃后仅HOMA-IR及TG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盐酸二甲双胍组比较,御唐丸高剂量组灌胃后血清FINS水平明显降低(P<0.05),御唐丸低剂量组T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御唐丸低剂量组比较,御唐丸高剂量组灌胃后血清FINS及T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御唐丸对糖尿病大鼠有确切疗效,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FINS及HOMA-IR水平,并提高胰腺
郑南谢宁李全周妍妍高丽娟
关键词: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中药疗法
寒地尪痹患者的体质特征及防治
2023年
目的:我国严寒地区的冬季寒冷期长,特有的环境因素导致尪痹在我国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且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寒地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居民饮食起居习惯,导致尪痹患者易出现阳虚、痰湿、血瘀的体质特征。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临床应灵活运用补肾助阳、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尪痹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不同体质患者的防护和调养措施也不尽相同。本文对寒地生活的特点以及寒地与尪痹的关系进行了概述,分别探讨了寒地尪痹患者的体质特征、治法以及预防与调护,以期为尪痹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高丽娟张智超姚澜姜海郑南
关键词:尪痹阳虚质痰湿质
基于“脾为之卫”探讨肠道菌群对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2025年
“脾为之卫”首见于《黄帝内经》,有运化水谷濡养诸脏、化生卫气固护肌表之义。肠道菌群是人体数量最大的细菌群体,其紊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眼干、口干,严重时伴有关节痛、猖獗龋齿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笔者在阅读文献中发现,诸多医家多从脾论治该病,效果显著。结合SS的现代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该病中有重要影响。肠道菌群与“脾为之卫”有相似性,本文基于“脾为之卫”理论,从肠道菌群出发,探讨SS的发病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SS提供思路与参考。
韩其茂陈璐高丽娟
关键词:肠道菌群干燥综合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当下的教学现状,尤其是在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教学中,有必要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本科中西结合传染病教学中,通过学生满意度测评和对比连续4届学生平均成绩,充分说明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教学中具有优势,同时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要求,为培养出临床型、实用型医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高丽娟张莹莹李泽光张春芳蒋宁郑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本科教育
基于“五脏主五液”理论论治干燥综合征
2024年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燥痹”范畴,以五液亏乏为特有临床特征。五液同为五脏所主,各自由本脏阴精所化,源于水谷精微,生理状态下各司其职,有润泽作用,病理状态下均可反映本脏病变。本文通过五液虚损所表现的程度轻重,从“五脏主五液”理论论治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autoimmune disease, which in TCM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Zaobi”, with the loss of five fluids as a unique clinical feature. The five fluids are both the main organs of the five zang-organs, and the free dirty Yin essence originates from the micro water and grain essence. In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each fluid has a moisturizing effect, while under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it can reflect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body. In this paper, the severity of the deficiency of the five fluids is used to treat Sjogren’s syndrome from the theory of “five zang-organs order five kinds of fluid”.
宋振华高丽娟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五脏燥痹
“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浅析被引量:8
2008年
浅析"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中医学含义,阐述营卫与心的生理、病理及心系病证的关系。其不言补心气,滋心阴,而言调营卫,为治疗心系病证提供新理论、开拓新领域。
高丽娟宋列芙郑南王有鹏
关键词:营卫
“消补兼施”理论在痛风性肾病中的应用
2025年
痛风性肾病是痛风日久,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减少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其病程长,致死率高。现代西医治疗以调节尿酸盐排出,保护肾功能为主,但部分患者存在病情反复且用药效果不达预期的情况。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可明显改善其症状,控制疾病进展。本病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贯穿疾病始终,后期“穷必及肾”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患者寿命。本文通过论述“分消走泄”、“阳化气,阴成形”、“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和“命门学说”理论在痛风性肾病中的应用,进一步证明“消补兼施”法在该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Gout-induced nephropathy is a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aused by prolonged gout, where excessive uric acid production or reduced excretion occurs in the body. It is a long-term disease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mainly focuses on regulating uric acid excretion and protecting renal function. However, some patients experience recurrence of the condition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edication do not meet expecta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gout-induced nephropath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ymptoms and control disease progression.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involves both deficiency and excess, with deficiency and excess alternating throughout the disease course. In the later stage, “extreme deficiency may reach the kidney” aggravate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affects their lifespa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ies such as “separation and elimination of pathogenic factors”, “transforming qi and generating body fluids”, “opening the ghost door, purifying the bowels, and eliminating the accumulated turbid matter”, and “the theory of the kidney yang” in gout-induced nephropathy. This further prove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elimination and supplementation” method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
朱佳奇刘常越高丽娟
关键词:痛风性肾病消补兼施
中医药调控干燥综合征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干燥综合征(SS)是临床常见的多因子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有研究认为该疾病与遗传、病毒感染、性激素水平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西医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诸多药物的应用存在局限性和不良反应。而近年中医药在SS的治疗中有着显著效果,可延缓病情进展、预防其他脏器受损。研究表明,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配体(PD-1/PD-L1)、白细胞介素-17、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因子、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辅助性T细胞(Th)17、肿瘤坏死因子-α、NF-kB等信号通在SS的进展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中医药可通过调控上述信号通路发挥减轻炎症反应、调节Th1/Th2细胞平衡、改善颌下腺炎性微环境等作用来缓解SS相关症状,目前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韩其茂高丽娟李泽光朴勇洙王浩飏庞子鑫陈璐
关键词:中医药干燥综合征信号通路
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缬草挥发性成分的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缬草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以《药典(一部)》附录XD甲的标准方法提取缬草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缬草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色谱柱:5 HP-MS;载气:He;流速:1.0mL/min;进样量:1μL;分流比:1∶100。质谱条件:电子轰击( EI)离子源,辅助线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m/z 50~550。采用Chemstation和Nist 08谱库检索。结果:共鉴定出30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4%。结论:共鉴定出成分,与传统定性分析方法相比,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有效增加鉴定的成分,可用于缬草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
赵旭李旭博高丽娟
关键词:缬草挥发性成分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医辨证分型分布特点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黑龙江地区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布特点。方法:对ICPP患儿的主症、伴随症、舌脉象以及发病相关因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采集后总结。结果:阴虚火旺组占11.29%,肝郁化火组占54.84%,脾虚痰结组占33.87%。结论:在北方地区肝郁化火型性早熟患儿多于脾虚痰结型,而阴虚火旺型则低于前两型。
杨丽珍王琰华王琳郑杨冯养正高丽娟陈德新陈宏
关键词: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医证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