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钟剑
- 作品数:3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可穿戴的无源上肢外骨骼助力装置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穿戴的无源上肢外骨骼助力装置,包括:肩部绑带、左骨架、右骨架、手臂绑带、腰部绑带、背部支撑以及腰部支撑;当使用者穿戴后,按压锁定装置的按钮部位,卡扣转动对第三连杆解锁,使得气弹簧上升,同时带动第二连杆和...
- 韩钟剑 杨延璞 安为岚 范昱 张慧忠
- 基于FEA法机载XXX电子设备振动应力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以机载XXX电子设备为例,首先讨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建模技术,利用Hypermesh强大的前处理软件建立机箱、电路板、元器件有限元模型以及加载边界条件;通过Patran/Nastran软件对整机及电路板进行模态分析,通过有效模态质量来确定提取模态数及振型;最后进行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得到了整机及各个印制板的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布云图和随机响应的位移均方根云图,为该设备的应力损伤分析提供可靠数据。
- 韩钟剑
- 关键词:有限元法电子设备应力分析
- 无人艇装配维修人机工效评估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人艇装配维修人机工效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预先对无人艇进行建模形成环境库,所述环境库具有环境模型,基于维修工序库中工序对应的人的维修状态,构建人体状态模型,形成人体姿态库;根据所要评估的作业程序调用环境...
- 韩钟剑范昱李鹏程侯世红赵宇博刘冠宏
- 一种基于强迫风冷的机载结构散热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一种基于强迫风冷的机载结构散热装置,包括:机箱(1),其内设置有机架(2),其侧壁设置有进风口(8)和出风口(9),所述机箱(1)包括框架(5)、上盖板(6)和下盖板(7),所述进风口(8)和所述出风口(9...
- 韩钟剑 徐鹏卓宋奖利 李鹏程 韩姣皎 赵宇博 范昱 张育栋余涛
- 一种仿生拓扑微通道换热器及其流体换热实验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拓扑微通道换热器及其流体换热实验系统,基板的上盖板和下盖板合盖后为密闭独立空间,换热实验系统中蠕动泵连接于液体供应箱和测试区之间,测试区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液体冷却箱,液体冷却箱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液体...
- 韩钟剑韩小慧房建斌叶林梅李鹏程余涛韩姣皎赵宇博
- 文献传递
- 一种坐姿上肢助力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坐姿上肢助力装置,所述坐姿上肢助力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单臂单元以及座椅单元,单臂单元与座椅单元转动连接;座椅单元包括带有万向转轮的座椅,座椅背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用于与两个单臂单元转动连接;单臂单...
- 韩钟剑吕苓玮宋奖利范昱杨延璞张慧忠赵宇博徐鹏卓
- 一种基于强迫风冷的机载结构散热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一种基于强迫风冷的机载结构散热装置,包括:机箱(1),其内设置有机架(2),其侧壁设置有进风口(8)和出风口(9),所述机箱(1)包括框架(5)、上盖板(6)和下盖板(7),所述进风口(8)和所述出风口(9...
- 韩钟剑徐鹏卓宋奖利李鹏程韩姣皎赵宇博范昱张育栋余涛
- 手过头作业上肢肌肉疲劳状态识别研究
- 2024年
- 为对手过头作业中的上肢肌肉疲劳状态进行有效识别,结合复杂装备的维修任务设计了手过头作业试验。通过采集被试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和主观疲劳状态及研究SEMG信号的时域、频域、非线性及参数模型特征计算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采用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进行特征降维并对手过头作业的肌肉疲劳状态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手过头作业中斜方肌的SEMG贡献率最高;KPCA-SVM对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疲劳识别率分别为0.99827和0.83218,与其他疲劳识别算法相比具有优越性。
- 杨延璞余文锋安为岚韩钟剑范昱
- 关键词:肌肉疲劳表面肌电信号核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
- 液冷散热器流道截面形状研究
- 2023年
- 论文构建了4种流道截面形状的液冷散热器模型,流道截面形状包括矩形、正方形、圆形和等腰三角形,研究了4种散热器多个截面处的温度分布情况、流道压力分布情况以及流道速度分布情况。同时,论文还研究了这4种散热器的换热系数、摩擦系数以及综合性能参数。研究发现,在4种散热器中,3#散热器在多个截面处温度极大值都低于其他散热器,同时3#散热器的综合性能参数最大,相比0#散热器提升了17%。论文为液冷散热器流道截面形状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徐鹏卓韩钟剑宋丹
- 关键词:换热特性
- 过头作业上肢负荷评估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24年
- 过头作业是工业化生产、建筑施工、装备维修与维护等领域常用操作姿势之一,对其上肢负荷评估能够识别作业风险,减少职业肌肉骨骼损伤(WMSDs)发生几率,为作业方式、环境及条件优化提供重要支撑。对过头作业概念及其上肢工效学暴露问题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定性评估法、定量评估法和基于数字人建模的评估法的优势和不足,从实地考察、问卷自评量表、生理与生化指标测定、运动捕捉等测量手段及数字人建模方面对现阶段过头作业上肢负荷评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案进行综述,并探讨了减缓过头作业上肢负荷的辅助设备的类别、效果及优劣。最后,对过头作业上肢负荷评估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杨延璞吕苓玮韩钟剑范昱安为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