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云南省社会组织参与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接触者溯源检测的有效性。建立工作机制,采用两种溯源方式,让社会组织全面参与HIV接触者溯源检测,通过HIV接触者动员检测、阳性病例发现等指标评估其参与效果。结果显示,2020年云南省11家社会组织共对212例MSM中HIV感染者开展HIV接触者三轮溯源,共检测HIV接触者354例,动员检测333例,检出阳性32例,其中新阳性24例,阳性检出率9.61%,较同人群日常干预检测和哨点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73,P<0.01)。同性固定性伴/配偶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类型的HIV接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8,P<0.05)。社会组织参与MSM中HIV接触者溯源检测是可行且高效的,是常规动员检测工作的有益补充。建议分策略对新报告和既往报告MSM中HIV阳性开展溯源检测,着重加强同性固定性伴和配偶的溯源检测,提高MSM溯源效率。
目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云南省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HIV/HCV合并感染者生命质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于2024年6—9月对云南省德宏州、大理州、昆明市、临沧市的HIV/HCV合并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感染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抑郁状况等信息,使用SF-36量表测评HIV/HCV合并感染者的生命质量,采用AMOS软件24.0构建影响生命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HIV/HCV合并感染者生命质量总得分为(65.91±21.71)分,低于国内常模。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月平均收入(β=0.18,95%CI:0.09~0.29)、职业(β=-0.09,95%CI:-0.18~-0.01)、HIV确证时间(β=-0.11,95%CI:-0.19~-0.02)、艾滋病知识(β=-0.36,95%CI:-0.47~-0.27)、丙肝知识(β=-0.14,95%CI:-0.22~-0.05)、社会支持(β=0.14,95%CI:0.02~0.28)、抑郁(β=-0.34,95%CI:-0.42~-0.24)对生理健康有直接影响;月平均收入(β=-0.17,95%CI:-0.27~-0.06)、艾滋病知识(β=0.14,95%CI:0.05~0.24)、社会支持(β=-0.25,95%CI:-0.36~-0.11)可通过抑郁间接影响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结论云南省HIV/HCV合并感染者的生命质量水平较低,后续随访与干预工作中应加强该人群的心理健康干预,增加对该人群的社会支持。同时应特别关注月平均收入低、失业或待业、HIV确证时间长、艾滋病知识和丙肝知识知晓率低的HIV/HCV合并感染人群,增强其自我疾病认知,提高抗病毒治疗率和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