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志毅

作品数:68 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慢性
  • 14篇细胞
  • 14篇肝炎
  • 12篇乙型
  • 11篇乙型肝炎
  • 11篇肝癌
  • 10篇慢性乙型
  • 10篇病毒
  • 9篇脂肪
  • 9篇衰竭
  • 9篇慢性乙型肝炎
  • 9篇抗癌
  • 9篇肝衰
  • 9篇肝衰竭
  • 8篇慢加急性肝衰...
  • 8篇急性肝
  • 8篇急性肝衰
  • 8篇急性肝衰竭
  • 7篇中药
  • 6篇脂肪性

机构

  • 49篇深圳市中医院
  • 30篇广州中医药大...
  • 11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澳门科技大学
  • 2篇佛山市中医院
  • 2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紫金县中医院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无锡卫生高等...

作者

  • 67篇韩志毅
  • 30篇周小舟
  • 28篇张卫
  • 26篇马文峰
  • 26篇孙新锋
  • 20篇邢宇锋
  • 16篇童光东
  • 12篇周大桥
  • 9篇董正华
  • 4篇贺劲松
  • 4篇陈剑平
  • 3篇赵钰蓉
  • 3篇张文军
  • 2篇魏春山
  • 2篇翟芬芬
  • 2篇陈剑平
  • 2篇崔翔
  • 2篇张尚斌
  • 2篇郑平
  • 2篇孙新峰

传媒

  • 13篇中西医结合肝...
  • 3篇河南中医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2篇陕西中医学院...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国医论坛
  • 1篇肝脏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0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杜雨茂教授以经方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研究
目的: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验医学。诸多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若能对这些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全面发掘整理,完整地传承下去,将对中医基础理论、药物方剂、临床治疗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推动...
韩志毅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治疗学术思想
文献传递
深圳市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202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年龄、性别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病例资料中诊断包含CHB和M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且同时中医病名为“黄疸/肝积/肝癖/胁痛/积聚”和对应中医证型12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性别、年龄、中医证型,使用Excel统计频率和频次,SPSS 30.0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变量之间相关性。结果:(1)深圳市CHB合并MAFLD患者,人群主要为中青年,占比96.2%(1222/1270),中青年男性患者占比76.4%(971/1270)。(2)中医证型分布前4位有肝郁脾虚证(81.3%)>湿热蕴结证(9.0%)>痰瘀互结证(5.7%)>瘀血阻络证(1.5%)。(3)男性和女性患者的前3位中医证型均为肝郁脾虚、湿热蕴结和痰瘀互结证。经卡方检验,性别与中医证型无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湿热蕴结证与性别相关(P<0.05)外,其余各证型相关性不显著(P>0.05)。(4)肝郁脾虚证是所有年龄段最主要中医证型,青年和中年以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次之,老年则主要以肝郁脾虚证为主。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CHB合并MAFLD的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和瘀血阻络证为主。虽然年龄与中医证型无显著相关性,但是男性罹患湿热蕴结证风险高于女性。
聂可莹袁艺梦吴嘉季正韩志毅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
周小舟教授治疗肝病常用对药应用及经验创新
2023年
亚太地区人口占全球总人数的一半,因肝病死亡的亚太人数占全球62.6%[1],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病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健康。其中,脂肪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肝病属于中医“肝癖”“胁痛”“肝着”“积聚”等范畴。
吕敏玲胡锐马梦情黄琦韩志毅周小舟
关键词:肝病中医药顾护脾胃
健脾利湿养肝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利湿养肝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模型大鼠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的影响,探讨健脾养肝利湿方治疗ACLF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法建立ACL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给予健脾利湿养肝方灌胃,治疗1周。10%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处死,留取肝脏标本行HE、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可以降低ACLF模型大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比值(INR),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P2X7R蛋白在肝内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RT-PCR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P2X7R基因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药健脾利湿养肝方可以降低ACLF模型大鼠P2X7R的表达。
韩志毅张卫周小舟孙新锋马文峰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
童光东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常用药对举隅被引量:7
2020年
近年来由于疫苗计划免疫的实施,新发HBV感染大幅减少,慢性乙型肝炎所占比例有所增加[1]。从自然史来看,慢性HBV携带者处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耐受期,其特点主要是HBV DNA高水平、HBsAg和HBeAg阳性、肝功能在正常范围、肝组织检查无或轻微炎性改变[2]。因为缺乏西药抗病毒治疗的指征,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目前仍然是现代医学的难点。
王宇新邢宇锋童光东韩志毅崔翔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医方集解》对仲景学术的贡献
2012年
《医方集解》共载方867首,其中仲景方有163首。按照治法功效及专科将方剂分为补养、发表。
赵钰蓉董正华张文军韩志毅
关键词:《医方集解》仲景学术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概述
2025年
慢性乙型肝炎(CHB)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肝脏常见疾病,都能够造成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其他不良事件。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生活方式快节奏的改变,NAFLD发病率逐渐上升,CHB人群合并NAFLD的比例逐渐增加。针对CHB合并NAFLD人群,目前尚无完善明确的诊疗标准,两种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制尚无定论,给临床诊疗带来了阻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就CHB与NAFLD之间的相互影响及预后进行概述,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NAFL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抗病毒治疗对NAFLD患者的影响以及HBV感染合并NAFLD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CHB与NAFLD相互影响,在发病机制、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存在争议,尚未形成定论,值得进行深入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明确CHB与NAFLD之间的互作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指导。
聂可莹袁艺梦韩志毅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脂肪变性抗病毒治疗
原发性肝癌中医宏观辨证传承及微观辨证学创新与发展被引量:12
2018年
中医以宏观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个体化治疗理念。原发性肝癌存在广泛肿瘤异质性,有复杂的基因突变背景。原发性肝癌微观辨证学研究应把握疾病基因多态性特点,以揭示同一种疾病不同临床证候实质及其转变规律。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多学科交叉为中医对疾病整体观与微观辨证之间的关系架起研究的桥梁,为阐明原发性肝癌中医宏观辨证与现代多学科(即微观辨证学)之间的关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周小舟冯文杏孙新锋韩志毅马文峰张卫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宏观辨证微观辨证气血辨证
从桂枝汤及方后将息法谈《伤寒论》的保胃气思想被引量:7
2010年
《伤寒论》始终贯穿着保胃气的思想,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保胃气"就是培养后天,顾护正气。张仲景不仅从配伍用药、药后调护方面顾护胃气,而且以胃气的盛衰来判断疾病的预后,仲景辨证施治,在标本缓急之间无不寓有"保胃气"之深意。
韩志毅董正华
关键词:《伤寒论》桂枝汤
补肾健脾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估补肾健脾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HBV携带者400例,经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补肾健脾解毒方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安慰剂治疗。结果:治疗48、96周后,治疗组患者HBV DNA定量值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96周后HBV DNA定量值≤104IU/ml患者占20.8%;治疗48、96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9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HBsAg阴转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96周后,治疗组患者HBeAg血清转换/阴转率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96周后HBeAg血清阴转率达16.50%。研究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补肾健脾解毒方对慢性HBV携带者具有显著抗HBV疗效,且安全有效。
邢宇锋许林艺冯楝韩志毅彭得倜江丹生贺劲松童光东周大桥
关键词:慢性HBV携带者双盲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