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响 作品数:14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电气工程 电子电信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金属银诱导化学腐蚀制备三维多孔硅 2015年 以工业级多晶硅粉为原料,采用金属银诱导化学腐蚀的方法制备出三维多孔硅纳米线结构。系统分析了化学腐蚀硅粉的机理,特别是金属银催化剂对制备过程的影响。实验对比了不同腐蚀条件(腐蚀液温度、沉积银溶液浓度、光照条件等)对样品结构形貌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发现,腐蚀液温度升高有利于腐蚀过程中化学反应的进行;而沉积银溶液中的Ag NO3浓度适中,有利于样品表面形成分布均匀的孔洞;外部光照可增加光生载流子,促进反应进行,加快腐蚀速率,从而提高样品比表面积。通过优化腐蚀条件,得到形貌较优、比表面积较大(530cm2·g-1)的三维多孔硅纳米线结构。 黄燕华 韩响 陈松岩关键词:金属诱导 化学腐蚀 多孔硅 纳米线 锂离子电池多孔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2015年 以商业化多晶硅粉为原料,采用金属银催化剂诱导化学腐蚀的方法制得三维多孔硅材料。通过优化腐蚀条件,得到孔径约为130 nm,比表面为4.85 m2/g的多孔硅材料。将多孔硅和PAN溶液混合球磨并经高温烧结后在多孔硅表面包覆上一层致密的无定形碳膜,从而制得多孔硅/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3D多孔硅结构可以缓解电化学嵌/脱锂过程中材料的体积效应,无定形碳膜层可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该多孔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电池在0.4 A/g的恒电流下,首次放电容量3345 m Ah/g,首次循环库伦效率85.8%,循环55次后容量仍保持有1645 m Ah/g。并且在4 A/g的倍率下,容量仍维持有1174 m Ah/g。该方法原料成本低廉,可规模化生产。 黄燕华 韩响 陈慧鑫 陈松岩 杨勇关键词:化学腐蚀 锂离子电池 SiO_2/Si衬底上Au纳米颗粒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结合快速热退火的方法在SiO_2/Si衬底上制备Au纳米颗粒,研究了溅射条件、退火温度对Au纳米颗粒的尺寸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溅射后呈现分立且尺寸较小的Au纳米颗粒样品,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对于溅射后Au近似成膜的样品,Au颗粒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认为这是由于退火过程中存在着应力释放与表面能最小化2种竞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降低溅射功率,最终制备得到高密度(1.1×1012 cm-2)、小尺寸(<5nm)的Au纳米颗粒,并有望在金属纳米晶半导体存储器中得到应用. 许怡红 王尘 韩响 赖淑妹 陈松岩关键词:射频磁控溅射 快速热退火 一种基于电化学腐蚀的硅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电化学腐蚀的硅纳米带的制备方法,涉及硅纳米带。把P型掺杂的硅片切成方形,在硅片背面溅射铜电极;将硅片置于电化学腐蚀槽中;配制电解液;分别把硅片的背电极接电源阳极,电解液接电源阴极进行电化学腐蚀和硅纳米带剥离;将得... 陈松岩 张子启 韩响 林绍铭 李成 黄巍一种基于电化学腐蚀的硅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电化学腐蚀的硅纳米带的制备方法,涉及硅纳米带。把P型掺杂的硅片切成方形,在硅片背面溅射铜电极;将硅片置于电化学腐蚀槽中;配制电解液;分别把硅片的背电极接电源阳极,电解液接电源阴极进行电化学腐蚀和硅纳米带剥离;将得... 陈松岩 张子启 韩响 林绍铭 李成 黄巍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电解质界面研究 目前在大规模储能、电动汽车和智能移动终端领域都对高比能、高安全性的锂电池提出了更高的指标要求。然而采用以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LiMO2(M为过渡金属)正极和石墨负极的商业电池体系,已逐渐趋近其比能量极限(~260 Wh/k... 韩响关键词: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5年 硅作为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材料,因为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电压平台而成为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硅负极材料具有较大的体积膨胀效应、低电导率、循环性能差等特点,成为阻碍其商业化的最大障碍.研究者们采取了各种方法来克服这些困难.本文总结了近期硅基负极材料通过纳米化、复合化、结构特殊化等方法来提高电池性能的最新进展,并展望硅基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黄燕华 韩响 陈松岩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硅基材料 负极材料 铜辅助化学腐蚀制备微纳米多孔硅 本文采用铜作为催化剂,两步化学腐蚀法成功制备了微纳米多孔硅结构。该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易的特点。系统研究了腐蚀液中H2O2浓度、硅衬底掺杂浓度、腐蚀液温度和腐蚀时间对多孔硅形貌和腐蚀深度的影响。从有效空穴量角度出发分析... 黄燕华 韩响 陈松岩关键词:化学腐蚀 硅衬底 文献传递 铜诱导腐蚀制备硅基微纳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金属辅助化学腐蚀法(MACE)是一种制备硅基微纳材料的有效方法,且具有工艺简单、可规模化延伸等特点。目前,大部分采用的是Ag、Au、和Pt等贵金属,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廉价的铜离子在诱导腐蚀硅材料过程中主要... 韩响 黄燕华 张子启 游润 陈松岩 李成 黄巍 赖虹凯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铜元素 形貌特征 文献传递 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多孔硅材料制备 被引量:4 2013年 多孔硅具有大量孔洞,能有效缓解体积膨胀带来的压力,有望成为锂离子硅基负极材料的一个研究方向.采用光助电化学腐蚀、二次化学腐蚀制备高孔隙率n型多孔硅材料,通过优化后的光助电化学腐蚀,样品的孔径约为800~1 000nm,多孔层厚度(平均孔深)约为155μm,孔隙率约74%.二次腐蚀后,样品孔径增加到1.1μm,多孔层厚度减小到110μm,孔隙率增加到84%,表明二次腐蚀增加了样品的孔径和孔隙率.以二次腐蚀的多孔硅材料为负极的锂离子半电池在0.05C的恒流充放电循环测试下,循环20次后充放电比容量保持在188和198mAh/g,效率保持9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多孔硅锂电极比单晶硅锂电极具有更长的循环寿命,可有效提高锂电池的性能. 刘晶晶 孙钦钦 韩响 陈慧鑫 陈松岩 黄凯 杨勇关键词:阳极氧化 多孔硅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