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勤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恶性血液优质护理效果观察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血液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1月该院内科住院部收治的100例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服务病区),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普通病区),观察比较两组对入院护理、住院期间的护理及出院指导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满意度。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总满意率100%(50/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43/50),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恶性血液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内科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韩勤项丽娟
- 关键词:儿童恶性血液病优质护理
- 品管圈活动降低儿童血液肿瘤科P ICC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童血液肿瘤科PICC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8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针对主题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与解析;圈员进行头脑风暴,选择要因;根据要因进行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进一步改进,效果确认以及标准化。将2012年1月—2013年9月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儿87例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PICC置管患儿68例为品管圈组,比较两组患儿的PICC非计划拔管率。结果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为11.49%,品管圈组非计划拔管率为1.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儿童血液肿瘤科PICC非计划拔管率,延长导管的使用,引领护士、家长走出儿童PICC维护的误区;同时可以提高圈员的管理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提高护士的自信心,促进PICC维护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建立和完善。
- 戴谦刘文静韩勤
- 关键词:品管圈儿童
- 6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期的临床护理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各种表现,并针对患者的表现对患者实行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方法:对我院选取的6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采取一定的临床护理措施,并观察其效果。结果:存活3年以上51例,3年存活率75%;存活2年以上为65例,2年存活率达95.5%。结论:患者化疗期间对其实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
- 张蔚韩勤
- 关键词:临床护理化疗小儿急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