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卒中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地平
  • 2篇血管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治疗
  • 2篇脂微球
  • 2篇脂微球制剂
  • 2篇致死
  • 2篇制剂
  • 2篇尼莫地平
  • 2篇微球
  • 2篇疗法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机构

  • 10篇深圳市红十字...
  • 6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16篇陶唯宜
  • 5篇韩漫夫
  • 5篇梁玉宏
  • 2篇游龙武
  • 2篇任力杰
  • 2篇周艳霞
  • 2篇冯宏业
  • 1篇金励华
  • 1篇白润涛
  • 1篇葛朝莉
  • 1篇王朝霞
  • 1篇王建中
  • 1篇夏娣文
  • 1篇袁云
  • 1篇张家庭
  • 1篇李华
  • 1篇陈耕野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国外医学(脑...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深圳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探讨(附36例误诊分析)
1999年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36例结核性脑膜炎的误诊情况。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起病隐袭,因医务人员警惕性不高、仅凭头颅CT草率诊断及脑脊液检测不典型等原因,致误诊率较高。结论 对近几年早期诊断和采用短程联合化疗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本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改善病人愈后,减少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葛朝莉陶唯宜金励华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
尼莫地平静滴治疗重症脑干出血
本文报告5例重症脑干出血患者使用静脉滴注尼莫地平的资料。作者认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尼莫地平,对于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延缓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是有益的。
陶唯宜朱振宁相径
关键词:尼莫地平
文献传递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因学研究被引量:31
2002年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因学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血管闭塞性疾病和栓塞是常见的血管因素 ,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或近端椎动脉。脂肪透明变性是引起脑干腔隙性梗死的重要原因。动脉夹层分离能引起血管腔内血栓形成 ,或成为动脉
冯宏业梁玉宏陶唯宜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缺血卒中血栓栓塞病因学
钆喷替酸葡甲胺过敏致死一例被引量:1
2006年
患者男,50岁。于2005年4月11日以可疑颅内感染及枕大神经痛人院。人院时体检:神志清楚,言语正常,血压136/90mmHg(1mmHg=0.133kPa),体温37.4℃,颈项强直(+),kernig征(+),枕大神经压痛(+),头颅CT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均正常,未查到结核菌及隐球菌。4月20日晚患者出现发热,体温达39.2℃,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血白细胞数11.16×10^9/L。
韩漫夫任力杰陶唯宜周艳霞
关键词:钆喷替酸葡甲胺枕大神经痛致死过敏肾功能正常脑脊液常规胸部X线片
钆喷酸葡胺过敏致死1例报告
患者男,50岁,因“反复头痛30余年,加重伴发热5天”于2005年4月11日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言语正常, Bp136/90mmHg,T37.4℃,项强(+),kernig征(+),枕大神经压痛(+),其他神经系统及...
韩漫夫任力杰陶唯宜周艳霞
关键词:钆喷酸葡胺非那根凝血四项
文献传递
经颅钻孔引流治疗脑出血被引量:5
1999年
脑出血属神经科急危重症,尤其出血量>40ml者极易发生脑疝,致残率、致死率极高。我院自1992年始开展对自发性脑出血,幕上血肿出血量>40ml,行颅锥穿刺持续引流治疗。本文就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探讨。
陶唯宜
关键词:脑出血经颅钻孔引流术
线粒体DNA G13513A突变所致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Leigh重叠综合征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报道1例线粒体DNA G13513A点突变所致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Leig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神经病理学改变特点。方法患者为22岁女件,反复出现头痛、视力下降和肢体抽动11年,因癫痫持续状态而死亡。之前多次MRI检查发现大脑皮质大片长T1长T2异常信号,病灶从枕叶开始,逐渐波及顶叶,疾病后期累及双侧基底节区及脑干灰质核团。对患者进行脑局部尸体解剖检查,取肌肉标本进行线粒体基因检查。结果各个脑叶皮质以及双侧纹状体和中脑四叠体可见多灶性层样分布的海绵样改变,出现胶质增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以及较多单核细胞反应,其中双侧枕叶和顶叶的皮质全层以及皮质下白质被严重累及。基因检查显示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5基因存在G13513A点突变。结论MELAS/Leigh重替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皮质损害为主,影像学改变提示病变先累及大脑皮质,而后累及脑干和基底节区,出现海绵样改变伴随毛细血管增生。
韩漫夫白润涛冯宏业陶唯宜王朝霞袁云
关键词:MELAS综合征LEIGH病突变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低能量氦—氖(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的疗效。方法对3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ILIB治疗。结果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治疗后全血粘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ILIB治疗可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手段,同时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夏娣文陶唯宜
关键词: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血液流变性脑梗死
MARFAN'S综合症与脑血管病
1993年
Marfan’s syndrome属于中胚层营养不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以结缔组织缺陷为基本病理改变。包括:骨髂畸形(尤其是蜘蛛指、趾);眼部异常(常见晶状体半脱位)和心血管异常。合并脑血管者属罕见,本文报告1例。病例简介×××,男,22岁,患者于患病当晚8时看电视时突感视物模糊伴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呕出咖啡样液体,当即送至我院急诊,腰穿检查,脑脊液呈血性,Pandy’s阳性,细胞总数17×10~5/mm^3,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
陶唯宜
关键词:脑血管病晶状体半脱位眼部异常基本病理改变腰穿检查
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治疗重症脑干出血
1997年
陶唯宜
关键词:脑出血尼莫地平药物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