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北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特征
- 1999年
- 本文对近年来收治的资料较齐全的9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及胸部X线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64例,女30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3岁,其中≤3岁42例,~7岁28例,~12岁24例。学龄前后儿童占58%,婴幼儿占42%。1.2 临床表现 ①体温多在38.5℃~39.5℃之间,个别达40℃以上,热型不规则,发热平均持续12d。②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或阵发性呛咳。
- 周方保张清华陈娟
-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学龄前淋巴结增大
- 静脉输液拔针后拇指按压止血效果观察被引量:11
- 2006年
-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主要给药途径之一,如何解决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提高护理质量,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穿刺后拔针方式不当可导致患者皮下淤斑、疼痛甚或是静脉损伤,影响再次穿刺,给患者带来不适。为减轻患者损伤,笔者就静脉输液拔针后患者指压止血方式进行了临床观察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 陈娟叶芳武瑛张艳红
- 关键词:静脉输液拔针止血
- 压疮伤口护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4年
- 压疮是一个突出的全球性健康问题。2007年美国压疮专家组(NPUAP)将压疮的定义更新为: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有很多相关因素或影响因素与压疮有关,但这些因素对压疮发生的重要性仍有待于探索。压疮是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易发生的并发症,其临床特征导致了压疮伤口的难愈合性,周期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在我国大力开展探讨压疮的护理,尤其是伤口的护理具有积极的意义,现综述如下。
- 陈娟
- 关键词:压力性溃疡护理
- 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衰弱危险因素分析及联合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衰弱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1月某市三甲医院神经内科110名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简易衰弱筛查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主要分析衰弱前期(82例)和衰弱(28例)状态患者。结果单因素分析与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综合分析显示,焦虑是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B=1.295,OR=3.650,P<0.05),年龄是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B=0.128,OR=1.137,P<0.05);联合预测模型表明联合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敏感度=0.679,特异性=0.866。结论焦虑和年龄是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
- 梁玉猛代莉莉陈娟焦艳娟苏孟武鹏
- 关键词:衰弱脑梗死老年患者
- PICC临床置管路径的比较及探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对比分析PICC临床置管路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6例需要PICC置管的住院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右侧上肢周围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左侧上肢周围静脉穿刺.结果 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21.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52.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右侧上肢周围静脉置入导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左侧路径,患者的适应性较好,右侧路径优于左侧路径.
- 陈娟
- 关键词:PICC肿瘤化疗机械性静脉炎
- 1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06年
- 陈娟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 胸腺肽静脉滴注对诺维苯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观察胸腺肽静脉滴注对乳癌患者诺维苯化疗后致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选择化疗前单纯应用胸腺肽治疗的住院肿瘤患者30例,观察胸腺肽所致静脉炎的发生情况;选择住院乳腺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在诺维苯与胸腺肽同时应用时,于前臂正中静脉先后滴注;观察组则在诺维苯与胸腺肽同时应用时,分别选择前臂正中静脉与足背静脉滴注。结果对照组前臂正中静脉静脉炎发生率为63.3%,观察组前臂正中静脉静脉炎发生率为3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对血管有刺激性,使用诺维苯化疗后静脉滴注胸腺肽可加重患者血管的损伤,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
- 陈娟
- 一种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意愿及口语表达训练的代臂手拍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意愿及口语表达训练的代臂手拍,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左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左端上部和左端下部均设置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左端均设置有一号手板和二号手板,所述一号手板上端左部设置有放置组...
- 陈娟
-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凝血功能的影响
- 陈娟许玉峰曾春野程艳峰刘惠袁琪刘娜
- 1.课题来源与背景:2020年淮北市科技局课题,亚低温是采用人工方法使脑温下降2℃~5℃,以达到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目的,仅降低体温2~3℃既可减少低温引起的副作用,又可减轻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在...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性脑病神经细胞凋亡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CXCL12、MASP-3水平与病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趋化因子12(CXCL12)、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3(MASP-3)表达情况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为新生儿HIE预后评估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淮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IE病人142例为观察组(n=142),另选取同期于该院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n=142),根据HIE疾病严重程度将病儿分为重度组(n=36)、中度组(n=55)和轻度组(n=51)。根据HIE预后评价标准将病儿分为预后不良组(n=41)和预后良好组(n=101)。比较各组血清CXCL12、MASP-3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HIE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12、MASP-3对HIE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XCL12水平(25.30±6.31)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62±2.81)μg/L(P<0.05),MASP-3水平(316.17±76.82)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513.63±116.62)μg/L(P<0.05);血清CXCL12水平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上升(P<0.05),血清MASP-3水平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下降(P<0.05);预后不良组阿普加(Apgar)评分、血清MASP-3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开始治疗日龄、母体贫血发生比例、血清CXCL12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开始治疗日龄、CXCL12是HI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MASP-3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CXCL12、MASP-3以及两者联合诊断HIE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2、0.74、0.89,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7.37%,特异度为75.25%,二者联合优于血清CXCL12、MASP-3各自单独诊断(Z_(二者联合-CXCL12)=2.83、Z_(二者联合-MASP-3)=2.62,均P<0.05)。结论HIE新生儿血清CXCL12水平升高、MASP-3水平降低,且与HIE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对判断病儿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
- 刘惠袁琪陈娟曾春野许玉峰
- 关键词:病情程度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