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强
- 作品数:66 被引量:49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城市气象服务快速反应查询系统
- 应用Visual FoxPro编程语言,建立任意时段降水、温度、500hPa环流形势统计分析查询系统.对实时的气象要素、天气形势进行气候状况的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直观的分析产品.
- 韩秀君陈力强王明华夏导琴戴阁文
- 关键词:数据库统计查询城市气象服务
- 文献传递
- 辽宁省重大农业气候灾害预测技术推广应用
- 李辑龚强赵连伟周德平张皓宇马晓刚汪宏宇张玉书陈力强蔡福周晓珊张淑杰陈鹏师
- 主要技术指标:(1)给出了重大农业气候灾害的2~3个主要预测信号。(2)完成了T63动力气候模式产品在重大农业气候灾害预测中的应用。(3)给出了适用于农业生产部门的重大农业气候灾害预测产品及防灾减灾技术。(4)建立了重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预测技术
- 东北亚地区冷涡活动特征及其影响期间我国东北暖季降水分布
- 2025年
- 本文客观识别和追踪了2000~2019年东北亚地区持续时间为[6 h,24 h)和[24 h,48 h)以及≥48 h(传统东北冷涡)的3730次冷涡过程,分析了不同持续时间冷涡时空分布、强度和尺度特征的差异及其影响期间我国东北暖季降水分布。结果表明:(1)持续时间为[6 h,24 h)的冷涡发生频次最多(占比约60%),传统东北冷涡频次最少(占比约15%)。(2)冷涡存在明显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其更易出现在暖季5~8月,但不同持续时间冷涡频数峰值月份不同。(3)持续时间为[6 h,24 h)、[24 h,48 h)和≥48 h的冷涡中心活动主要高频区分别出现在识别区域东北角、东北象限和中部;冷涡中心初现时刻位置主要位于45°~55°N的识别区域西边界附近,另外,持续时间为[6 h,24 h)和[24 h,48 h)的冷涡中心初现时刻位置在识别区域东北象限(中北部)亦存在高频区;冷涡中心在分析区域内的最后出现时刻较多位于40°N以北的分析区域东边界附近。(4)冷涡持续时间越长,强度越强、半径越大;冷季冷涡强度和半径大于暖季。(5)东北暖季,冷涡背景下总降水量和短时强降水量占比均值均超过60%,后者更大,冷涡持续时间越长,上述占比相对越大;不同持续时间冷涡影响期间,总降水量/短时强降水量占比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 黄丽君崔晓鹏陈力强
- 关键词:冷涡降水暖季
- 城市供电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 通过对沈阳市1988~1998年供电量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供电量与气象条件显著相关的时段.在提取气象电量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法得出各时段月供电量与月气温距平、月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定量关系以及日供电量与气温、降...
- 张立祥陈力强王明华
- 关键词:供电量气象条件
- 文献传递
- MCS中对流单体的边界层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 应用MM5V3.6模式耦合Noar陆面模式对2004年7月5日发生在辽宁中西部的强风暴过程进行了较成功的数值模拟。本次过程特点为大范围的雨区原地生消,内部强的中小尺度系统分布及发生比较分散,辽宁对应3个强对流中心,移动性...
- 陈力强张立祥周晓珊
- 关键词:MCS边界层动力结构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改进与拓展被引量:10
- 2003年
- 介绍了改进后的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产品和运行情况。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于 1997年投入业务运行 ,目前已从最初的仅提供降水预报产品 ,发展到能提供降水预报、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人工增雨服务指导产品和城市环境气象业务预报所需的基本气象要素预报等多种业务所需的预报产品。业务系统每日两次自动运行 ,预报产品直接进入MICAPS、Vis5d、Grads绘图系统 ,进行图形显示 ,并直接进入区域气象中心局域网上的中尺度数值预报网页。目前 ,本系统的预报产品已经成为预报员每日必看的参考工具 ,经沈阳中心气象台评定 ,2 0 0
- 周小珊杨森陈力强
- 关键词:中尺度
- 基于MM5模式的站点降水预报释用方法研究被引量:28
- 2003年
- 对MM 5模式输出产品解释应用 ,建立县级站点定量降水MOS预报模型。方案为将影响辽宁降水的天气模型归纳为动力诊断模型 ,从中构造出多个能够较全面反映降水模型特征的综合物理因子 ;根据站点降水的气候分布特征 ,对偏态分布的降水量进行正态化处理 ,处理方案为首先将降水量划分为有雨和无雨两档 ,然后对有雨样本进行分级、开 4次方处理 ,经分析对比降水量经过正态化处理后建立的预报模型优于未经处理的模型。运用统计方法建立站点降水预报模型 ,该模型分为晴雨预报模块和雨量预报模块。通过 2 0 0 1和 2 0 0 2年夏季业务试运行表明 ,该模型对降水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较原模式预报水平有一定改进。
- 陈力强韩秀君张立祥
- 关键词:MM5模式降水预报释用方法
- GRAPES 3D-VAR1.0在MM5中的应用与检验
- 本文介绍GRAPES3D-VAR1.0在Linux操作系统下的调试情况和GRAPES3D-VAR1.0在MM5中的应用以及与MM5中little_r初值方案的比较.
- 杨森周小珊陈力强
- 文献传递
- 辽宁省区域性空气污染的天气分型被引量:19
- 2006年
- 应用2003—2004年主要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资料,对辽宁省全年的PM10产生的区域性3级空气污染进行环流分型,按污染源划分为冬季煤烟型、春季沙尘型和夏秋大雾型。其中冬季煤烟型又分为长白山高压地形槽型、高压内部均压场型、东北高压脊,西部倒槽型、蒙古高压前均压场、蒙古低压前均压场、高压内部小范围均压场型6个型;春季沙尘型分为东北低压型、南大风型和干冷锋北大风型;夏秋大雾型分为低压槽型和低压前均压场。上述类型几乎概括了近两年PM103级污染的所有个例,为大气环境质量预报、总量控制等提供依据。
- 陈力强杨洪斌
- 关键词:空气污染天气分型PM10
-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沈阳若干气候特征的变化被引量:23
- 2005年
- 沈阳地处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带,在近百年中,沈阳冬季气温升高约1.7℃。沈阳气温升高引起了当地多种与农事活动有关的气候现象变化:农耕期近50年增加6日左右,作物主要营养生长期冷害减少,但夏季低温变化不大;初霜日期自1980年代起总体明显推迟,终霜日期提前;冬暖使得蔬菜大棚生产规模扩大;同时,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推后,1980年代后春旱的次数明显增多,但大涝年减少。另外,对农田水分蒸发影响很大的春季大风日数明显减少。对农业生产而言,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沈阳地区的这些气象要素变化似乎是利大于弊。
- 周小珊陈力强李辑杨森
- 关键词:农事活动全球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