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结核
  • 3篇沙星
  • 3篇阻塞性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莫西沙星
  • 3篇肺结核
  • 2篇血管
  • 2篇氧氟沙星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2篇注射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左氧氟沙星
  • 2篇疗效
  • 2篇疗效研究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耐多药
  • 2篇耐多药肺结核
  • 2篇肺疾病

机构

  • 9篇泰兴市人民医...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扬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闻寅
  • 6篇王道峰
  • 6篇房三友
  • 6篇伏俊
  • 3篇戎霞君
  • 3篇朱晓兰
  • 2篇朱晓兰
  • 1篇何世贵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使用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变化、炎性指标(CRP、IL-8、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88.1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7,P>0.05);治疗前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重(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量比重(FEV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t_观=9.99、6.46、8.40,t_对=5.15、3.52、5.44,P<0.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t=3.79、2.34、2.46,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确切,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王道峰伏俊何世贵闻寅
关键词:喘可治沙美特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功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和Toll样受体-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和Toll样受体-4(TLR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机制以及PPAR-γ和TLR4的表达与肺血管重塑的相关性。方法取86例因患有肺鳞癌进行肺叶切除的男性患者癌旁组织标本,其中COPD组40例,非COPD组(作为对照)46例。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算肺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管壁厚度/血管外径(WT%)。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PAR-γ和TLR4在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并对其与血管重塑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组肺血管炎症程度WA%、WT%显著高于非COPD组(P<0.01);肺血管平滑肌细胞TLR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COPD组(P<0.01),PPAR-γ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COPD组(P<0.01);COPD组PPAR-γ和TLR4表达水平与血管WA%和WT%呈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 COPD患者存在肺血管重塑,COPD患者肺血管重塑可能是由于抑制炎症因子产生的PPAR-γ水平减少,TLR4水平增高,导致肺部抗炎能力降低,肺部炎症加重,释放的炎症因子导致血管内膜增生、肺部血管内径狭窄、血管平滑肌增生等,最终导致肺部血管重塑。
伏俊房三友闻寅王道峰朱晓兰戎霞君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TOLL样受体4血管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50例急性肺栓塞溶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动脉收缩压、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22/25),高于对照组的56.0%(1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49, 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2/25),低于对照组的32.0%(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 P<0.05)。治疗组患者死亡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 P<0.05)。治疗组患者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效果差异较明显,阿替普酶在治疗中有一定的优越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闻寅
关键词:阿替普酶尿激酶动脉收缩压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
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与2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腺苷脱氨酶(ADA)的水平。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平均值为(46.68±1.64)u/L,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平均值为(24.76±2.34)u/L,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液腺苷脱氨酶(A-DA)平均值为(23.46±1.28)u/L,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液腺苷脱氨酶(ADA)平均值为(22.76±1.34)u/L,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腺苷脱氨酶(ADA)平均值为(22.56±1.17)u/L,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腺苷脱氨酶(ADA)平均值为(21.96±1.85)u/L,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腺苷脱氨酶(ADA)/血液腺苷脱氨酶(ADA)平均值(A1)为(1.82±0.26),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腺苷脱氨酶(ADA)平均值(A2)为(1.78±0.29),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性胸水患者的胸水腺苷脱氨酶(ADA)/血液腺苷脱氨酶(ADA)平均值(B1)为(1.02±0.16),恶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腺苷脱氨酶(ADA)平均值(B2)为(0.98±0.26),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A1与B1,A2与B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腺苷脱氨酶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有特异性,胸水腺苷脱氨酶(ADA)/血液腺苷脱氨酶(ADA)平均值(A1),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腺苷脱氨酶(ADA)的平均值(A2)在1.8左右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房三友伏俊闻寅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结核性胸膜炎
联合应用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患者.对照...
闻寅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临床疗效
噻托溴铵对肺外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肺外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分析患者肺功能改善状况。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8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最大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FVC,并检测血清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治疗后FEV1/FVC、FEV1和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ET-1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O和VEGF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MMP-9和IL-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可明显提高内皮细胞功能,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
伏俊房三友闻寅王道峰朱晓兰戎霞君
关键词:噻托溴铵肺功能内皮细胞
INF-γ,ADA,抗结核抗体联合测定在菌阴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菌阴肺结核患者全血浆中γ干扰素(INF-γ)、腺苷脱氨酶(ADA)和抗结核抗体检测结果,指导临床抗结核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2-04收集40例肺部感染疑似肺结核病例,其中临床正规抗感染(非抗结核)治疗半个月病灶不吸收患者(确认为菌阴肺结核组,简称结核组)22例,抗感染(非抗结核)治疗半月病灶有效吸收患者(确认为非菌阴肺结核即其它肺炎组,简称肺炎组)18例。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对两组患者检测测定INF-γ,临床常规方法检测患者的ADA和抗结核抗体,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测INF-γ的T-SPOT.TB(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率结核组为90.9%,较肺炎组的阳性率(11.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 2,P=0.007 7);ADA(腺苷脱氨酶)结核组均值(38.6±2.6)高于肺炎组(1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96 8,P=0.000 0);抗结核抗体阳性率结核组(27.3%)高于肺炎组(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2 7,P=0.430 1)。结论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明显高于传统试验,对菌阴肺结核患者指导临床抗结核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伏俊房三友闻寅王道峰朱晓兰
联合应用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 年12 月至2016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8 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利福喷丁、吡嗪酰胺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应用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利福喷丁、吡嗪酰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3 例出现恶心、呕吐,2 例食欲不振,不良反应发生率20.83%,对照组患者4 例出现恶心、呕吐,3 例食欲不振,不良反应发生率29.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并且临床用药安全性高,是临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联合用药的首选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闻寅
关键词: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耐多药肺结核
黛力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黛力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规律的舒利迭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黛力新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6MWD、FEV1、FEV1%、FEV1/FVC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SDS、F1、F2、F3、F4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可以通过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伏俊闻寅房三友王道峰朱晓兰
关键词:黛力新哮喘生活质量
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1年在我科住院的中晚期肺癌患者4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予以化疗药物每三到4周为1个周期。喘可治组:在常规予以化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每次4mL,肌内注射,每日一次,每2周为1个疗程。结果应用喘可治注射液的患者在临床症状、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及生活质量上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闻寅
关键词:喘可治支气管肺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