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历史地理
  • 9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1篇史学
  • 5篇学科
  • 4篇古史
  • 4篇古希腊
  • 3篇雅典民主
  • 3篇上古史
  • 3篇史家
  • 3篇世界史
  • 3篇世界史学科
  • 3篇希腊人
  • 3篇希罗多德
  • 3篇历史学
  • 3篇民主
  • 3篇古典
  • 2篇修昔底德
  • 2篇学科建设
  • 2篇学术
  • 2篇雅典民主制
  • 2篇战争
  • 2篇治史

机构

  • 3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3篇首都博物馆
  • 2篇河北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40篇郭小凌
  • 1篇李永斌
  • 1篇李发
  • 1篇崔延强
  • 1篇祝宏俊
  • 1篇蒋重跃
  • 1篇魏凤莲
  • 1篇刘北成
  • 1篇邵欣欣
  • 1篇郭子林
  • 1篇高红清
  • 1篇薄海昆
  • 1篇陈德正

传媒

  • 8篇世界历史
  • 5篇史学理论研究
  • 3篇史学集刊
  • 2篇历史研究
  • 2篇学术研究
  • 2篇古代文明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文物天地
  • 1篇安徽史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收藏家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史学月刊
  • 1篇语言战略研究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中国博物馆
  • 1篇博物院
  • 1篇河南教育(高...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海宗先生与他的体大精深的历史纲要被引量:1
2004年
雷海宗先生是中国现代史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他那个时代公认的具有真才实学、学贯中西的饱学之士。他在科研与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开阔视野、通达思路、严密学风、深厚的历史感、不大识时务的书生气以及大胆质疑和探索的精神,与他早期所受的高级专业训练不无关系。由王敦书先生整理的雷先生的《西洋文化史纲要》一书,是雷先生未曾公开发表过的世界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进一步证明雷先生非同凡响的世界史功力。这是一部体大精深的历史纲要,已完成了难度较大的建构工作。假如填充史料的工序能够完成,必定会成为我国世界史研究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可惜《纲要》始终是一份提纲。造成这种缺憾的原因首先是雷先生个人的选择,其次是历史条件的局限。
郭小凌
关键词:雷海宗
咏叹伟大首都 弘扬中外文明——首都博物馆礼赞被引量:1
2009年
2005年12月16日,首都博物馆新馆试运行。从此,北京西长安街复兴门外延长线上矗立起一座气势恢弘、引人注目的文化殿堂。她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依靠精彩的展陈、丰富的内涵、完善的设施、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和周到的服务,成为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荟萃之地,成为全国人民以及海外朋友熟悉北京、了解中国、展望世界的瑰丽窗口。
郭小凌薄海昆
关键词:文明目的文化地缘优势试运行
我国世界上古史研究近况述评被引量:3
2006年
郭小凌祝宏俊
关键词:世界上古史古史研究发表论文
从全球史观及其影响所想到的被引量:2
2005年
"全球化"是近20年来一个既热门又甚具争议性的话题.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史观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郭小凌认为,全球史观是一种借用历史哲学和历史学已有成果的新提法,而不是解释历史的新方法,更不是一种博大周密的理论体系.20世纪以来的专业史学尽管流派林立,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仍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郭小凌
关键词:全球史观西方史学史家中国史学世界历史国别
“十一五”期间我国世界上古史研究状况被引量:2
2010年
郭小凌郭子林
关键词:世界上古史古史研究学科建设学术研究
国家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态被引量:4
2016年
国家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态的问题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老课题,也是社会科学领域中迄今为止没有得到圆满解决的老大难课题。至少在两千多年以前,一些处在已经形成的国家之中的有心人,面对不同的国家形态,就试图对这类问题加以解答,比如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波里比乌斯,古罗马的西塞罗,古代印度的释迦牟尼、希伯来的先知等等。启蒙时代以来,西方学者对此更是进行过无以数计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假设,形成了不同的解释体系,然而却没有一种假设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究其原因,无非是有关的一手史料匮乏,极端缺乏当事人或目击者的在场记录。
郭小凌
古典学与现代世界
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给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精神,推动广大古典学学者对构建当代古典学的深入思考,本刊特组织了本期笔谈。崔延强从辨析“古典学”的概念出发,揭示了西方古典学的现代性“胎记”,并提出重建当代古典学的理路。崔延强提出,广义的古典学是指一种古典学术传统,狭义的古典学是指一种古典学学科。中西方古典学都有悠久的学术传统。作为一门学科的古典学,兴起于1880年代后半叶的欧洲,是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制度化的产物。西方古典学学科带有突出的现代性“胎记”,即欧洲中心主义,其知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无不体现出这种与生俱来的先验判断。在当今多元文明共生的时代语境下,古典学应克服作为一门学科起源时代所带有的现代性问题,重新审视、定义自己,建设走向未来、开放、多元的当代古典学学科。郭小凌剖析了古典学的历史演进及其对现代知识体系构建的影响。郭小凌指出,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献经中世纪保留、文艺复兴时期复兴和启蒙时代应用,在18世纪末形成古典学,是西方文明史基石。18—19世纪为古典学黄金期,从语言文学扩展至多个领域,空间涵盖地中海文明圈,研究方法趋向跨学科。20世纪以来,古典学迎来了数字人文,对文本进行数字分析和重建,使得古典学的研究更加便捷和高效。然而,20世纪古典学在欧美呈现衰落趋势,在东亚的中日韩则方兴未艾。李若晖聚焦中国古典学的界定,提出今天研究中国古典学的向度。李若晖认为,古典学是一个民族回到其基本经典,追寻本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所以然,并进而深化对于人之为人的认知。中国古典学无疑就是中华民族返回其基本经典——五经,去思考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之根基,并进而深化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根本理解。今天中国古典学
崔延强郭小凌李若晖李发
关键词:中国古典学
中国普教中的世界通史教育
2008年
自从近代正规化的国民教育实施以来,历史始终是中国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世界史当然是其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世界史课程具有"通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它不同于西文的综合史(General history),普遍史(Universal history),全球史(Global history),一般史(Ecumenical history)。按照刘家和教授的说法,被中国学者译作"通史"的这几个西方词,原意只是指各个局部合成的整体,并无中国语言中的"通"的含义。中文中的"通"不仅指整个世界历史在时间上的联系,而且指全局的因果联系,也就是史学传统所说的"通古今之变",具有鲜明的教育指向和目的,这是中国世界通史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教育保持独立的解释权与话语权的体现之一。
郭小凌
关键词:普通教育世界通史
关于历史价值的理论思考被引量:3
1996年
关于历史价值的理论思考郭小凌一时值尚新务实的变革时代,人们走出精神崇拜和禁欲主义的庙堂,一头扎进物质崇拜和纵欲主义的海洋,关注的大多是与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现实问题和有关的知识,而非某种业已逝去的过去和涉及终极意义的遥远目标。一些需要长期智能和技能训练...
郭小凌
关键词:历史价值历史经验教训历史学家历史哲学黑格尔历史专业
古典时期雅典的惩罚体系被引量:1
2008年
雅典是古代希腊城邦文明的典型。到古典时期,雅典已经发展出比较完备的古代民主制度。本文通过对古典时期雅典的六种惩罚类型——死刑、不受法律保护、流放、监禁、没收财产(财产充公)、罚金——的梳理,以认识古典时期雅典法律制度中的惩罚体系的具体构成情况。
高红清郭小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