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焰平
- 作品数:35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皖抗6号”等六个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无性系选育被引量:6
- 2021年
- 开展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抗性育种研究,选育抗性品种,已成为防御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过20 a的松材线虫病抗性育种研究工作,选育出"皖抗6号"到"皖抗11号"等6个马尾松抗性无性系优良品种。选育结果表明:6个抗性无性系的生长量较突出,在松材线虫病疫区均未受到松材线虫病的危害。"皖抗6号"平均单株材积比同期无性系增益65.8%,比普通马尾松增益192.8%,种子千粒重比同期抗性无性系高8.1%,室内发芽率95%;"皖抗7号"在树干通直度上特异性表现明显,均为Ⅰ级木;"皖抗8号"母株穗条的扦插生根率达95%,成苗率达90%以上;"皖抗9号"结实量稳定,前期结实量呈递增趋势;"皖抗10号"种子纯度高,达到97.9%,球果大小也高于其他同期无性系;"皖抗11号"冠型优美、树干通直,均为Ⅰ级木。该6个抗性无性系具有抗逆性、速生丰产性、干型通直、冠幅冠层较大、种实品质较好、基因差异性明显等优良性状。
- 郝焰平姜春武陈雪莲潘婷韦蔷徐六一
- 关键词:马尾松无性系选育
- 不同抗性马尾松接种松材线虫后针叶内化学信号物质的变化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马尾松防御松材线虫病过程中针叶内一些信号分子的变化规律,为阐明马尾松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经严格程序选育的高抗和易感马尾松在接种松材线虫后第1、3、7、15、30天时针叶内H2O2、O-·2、NO和Ca2+等信号分子含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接种松材线虫后,易感马尾松体不同部位均检测到大量松材线虫,而高抗马尾松体内未发现松材线虫。在接种后第1、3和7天,高抗与易感马尾松针叶内H2O2含量显著升高;但高抗马尾松在接种后15天,针叶内H2O2含量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易感马尾松针叶内H2O2含量仍继续升高,在接种后30天,易感马尾松针叶内H2O2含量约为高抗马尾松的1.77倍。高抗和易感马尾松针叶内O-·2含量在接种松材线虫后1~15天也显著升高,高抗与易感马尾松针叶内O-·2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变化趋势一致;接种后30天,高抗马尾松针叶内O-·2含量较前期显著下降,而易感马尾松针叶内O-·2含量仍继续增加。高抗马尾松针叶内NO含量在接种松材线后1~15天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仅在接种后30天才显著高于对照。而易感马尾松在接种松材线虫后每个时间点,针叶内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高抗马尾松。高抗和易感马尾松在接种松材线虫后针叶内Ca2+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升-降-升-降"趋势,但高抗马尾松除在接种后第1、15天针叶内Ca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易感马尾松外,其他时间点皆保持在正常水平,而易感马尾松针叶内Ca2+含量在任何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接种松材线虫后,针叶内H2O2、O-·2和Ca2+均迅速升高,作为信号分子诱导防卫反应,且高抗马尾松能有效控制其在体内的含量,最终恢复到正常生理代谢水平,而易感马尾松不能有效控制,多余的ROS和Ca2+会对植株产生毒害。接种松材线虫后高抗马尾松针叶内NO含量在体�
- 魏永成刘青华周志春徐六一陈雪莲郝焰平
- 关键词:马尾松松材线虫易感信号分子
- 青阳县栎类阔叶林生物量与优势树种生长规律研究
- 群落生物量是评价森林植物群落生产力高低和潜在生产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产结构及功能过程的定量依据。本研究以安徽省青阳县酉华和朱备两个研究地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选择2块不同海拔和坡向的大...
- 郝焰平
- 关键词:麻栎落叶阔叶林森林生物量森林植物群落优势树种森林生态系统
- 文献传递
- 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无性系子代测定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通过对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无性系子代苗的生长性状和抗病性的测定发现,在幼苗期抗性马尾松和普通马尾松的抗性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等生长性状的差异不显著,且苗高、地径等生长性状与抗性强弱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子代苗用于造林后,苗高、地径等生长性状开始出现显著的差异性,但其在自然环境下的抗病信息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 陈雪莲徐六一章健姜春武郝焰平潘婷
-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无性系马尾松子代测定
- 一种马尾松高龄母树扦插育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尾松高龄母树扦插育苗方法,包括圃地选择、苗床建立、架设喷雾系统、基质消毒、采集穗条、穗条处理、穗条扦插、扦插后期管理和苗木移栽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扦插育苗方法,简单可行,克服了高龄马尾松扦插生根难和生根...
- 潘婷徐六一陈雪莲郝焰平姜春武韦蔷
- 文献传递
- 马尾松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模型拟合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探讨不同的光响应曲线模型对马尾松无性系不同生长期光合特性的适用性,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器分别测定了7月、9月和11月马尾松的光响应曲线,并选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QPM)、分段函数模型(SFM)、直角双曲线模型(RHM)、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M)、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MRHM)和指数函数模型(EM)来进行最适光响应曲线模型的选择。结果表明:要准确获得马尾松不同生长期的光响应参数需选择不同的光响应曲线模型,7月、9月和11月份马尾松最适合的光响应曲线模型分别是MRHM、EM和QPM。
- 陈雪莲徐六一郝焰平章健姜春武潘婷
- 关键词:马尾松光响应曲线
- 不同抗性马尾松无性系松材线虫病症状发展与松材线虫迁移、繁殖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探索马尾松松材线虫病抗性机制,对广德20-5和广德34-1这两个具有不同松材线虫病抗性的7年生马尾松无性系接种了6 000头松材线虫,并分析接种1 d、5 d、9 d后两个无性系中症状的发展、松材线虫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结果发现,松材线虫的活动引起了这两个无性系的髓心的褐化和广德20-5针叶的枯萎,但褐化症状在广德34-1中较轻且扩散较慢,同时松材线虫在广德34-1中的繁殖和迁移速度也较广德20-5慢。表明广德34-1能抑制松材线虫在其体内迁移和繁殖,所以它对髓心褐化和针叶枯萎等松材线虫引起的症状表现出更高的抗性。
- 潘婷陈雪莲郝焰平姜春武徐六一
- 关键词:马尾松迁移繁殖
- 界首市刘寨村林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探析
- 2025年
- 本文梳理了界首刘寨村林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创新实践。研究区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经营管理、林下经济、产业链市场化及科技支撑等有待提升的环节;基于此,针对性地形成了四大对策模式:通过“村企合作”规模化种植楸树、蓝冰柏等树种以提升经营水平;发展林羊、林禽、林蝉等复合模式及种植芦竹、艾草以发展多元化林下经济;对玉铃铛枣进行深加工与品牌包装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与科研院所合作应用土壤改良、菌根肥等技术以强化科技示范推广。研究区形成了以规模化经营为基础、复合林下经济为特色、科技兴林为支撑、品牌建设为抓手的发展模式。本文为优化林业资源配置、完善乡村林业产业链提供参考。
- 张运福郝焰平
- 关键词:林业产业林下经济
- 安徽省松材线虫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2023年
- 为探讨松材线虫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文在掌握安徽省松材线虫病分布情况的基础上,以2021年为研究基准年,设置多项指标,就松材线虫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2021年松材线虫病对安徽省生态环境影响价值损失为25.69亿元。比照2021年安徽省GDP和林业行业社会总产值,松材线虫病对安徽省生态环境影响的价值分别占前两者的0.060%和0.505%,可见其对安徽省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影响。
- 蔡懿苒夏尚光黄士永苏守香苏守香周米生郝焰平
-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生态环境影响
- 界首市林草种质资源调查
- 2025年
- 本文采用线路调查为主,并结合踏查、样地调查、单株调查、资料查阅、知情人访谈等方法辅助调查,分析了安徽界首市野生林木、收集保存、栽培利用、古树名木物种、珍稀保护林草物种、优良林分和优良单株以及草本等林草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分布现状。此次调查共记录了银杏、荷花木兰、樟等野生林木资源46种,‘皖槐1号’刺槐、麻栎、黄山栾树等收集保存种质资源5种,水杉、侧柏、白皮松等栽培利用林草种质资源共130种,黄连木、臭椿、厚壳树等古树名木物种资源43棵,南方红豆杉、杜仲、榉树等珍稀保护林草物种资源6种,优良林分4处和优良单株10处,节节草、睡莲、萱草等草本种质资源92种。依据资源分布情况提出了建立原地保存库、异地保存库、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以及加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等对策,为建立研究区林草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科学制定林草种质资源长期保护和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 张运福郝焰平
-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珍稀树种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