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智

作品数:50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胃癌
  • 16篇肿瘤
  • 15篇食管
  • 12篇腺癌
  • 11篇手术
  • 10篇食管胃
  • 10篇食管胃结合部
  • 10篇淋巴
  • 10篇淋巴结
  • 9篇食管胃结合部...
  • 8篇胃肿瘤
  • 7篇外科
  • 6篇预后
  • 6篇术后
  • 6篇切除
  • 5篇早期胃癌
  • 5篇切除术
  • 5篇胃切除
  • 5篇胃切除术
  • 5篇腹腔

机构

  • 5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东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0篇郑智
  • 42篇张军
  • 33篇尹杰
  • 22篇张忠涛
  • 19篇蔡军
  • 13篇刘小野
  • 7篇李建设
  • 6篇王今
  • 5篇白志刚
  • 5篇刘钊
  • 4篇秦胜旗
  • 3篇姚宏伟
  • 3篇王国军
  • 3篇王康里
  • 3篇陈光勇
  • 3篇徐瑞
  • 2篇孟宪璞
  • 2篇郑杨
  • 2篇李培鑫
  • 2篇邓薇

传媒

  • 19篇国际外科学杂...
  • 6篇中国实用外科...
  • 5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健康博览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保健医苑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肿瘤综合治疗...

年份

  • 4篇2025
  • 6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 分级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13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
唐华臻郑智尹杰张军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MiR-141通过其靶基因ZEB1、SIP1调控EMT途径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比较miR-141、靶基因、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差异性表达及相关性;进一步揭示MicroRNA-141通过EMT途径调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机制。方法选取具有间质特征的细胞系SW620和RKO。构建含miR-141的重组LV3-p GLV-h1-GFP-puro慢病毒Lenti-miR-141,用空载慢病毒NC-Lenti作为对照;稳定转染及后续实验: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miR-141的成功转染,并比较miR-141、靶基因、EMT标志物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差异性表达。结果 miR-141的重组LV3-p GLV-h1-GFP-puro慢病毒Lenti-miR-141、NC-Lenti对细胞系SW620和RKO的最佳感染MOI值均为100;PCR检测证实LentimiR-141病毒的感染使SW620、RKO细胞中miR-141的表达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检测证实miR-141的过表达有效的抑制了靶基因ZEB1和SIP1的表达,同时增加了E-cadherin的表达并减少了vimentin的表达。结论 SW620和RKO具有间质特征;miR-141的过表达有效地抑制了靶基因ZEB1和SIP1的表达,进而影响了EMT途径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进一步验证了MicroRNA-141通过EMT途径调控结直肠癌肝转移。
尹杰王婷婷白志刚蔡军张军郑智王今刘钊张忠涛
关键词:结直肠癌EMT靶基因
血清MicroRNA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早期诊断标志物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筛选出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相关miRNA。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出11个转移相关的miRNA(miRs-31,335,206,141,126,200b,200c.21,Let7a,Let 7b和Let 7c),收集2007年7月至2013年4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术前留置血清的结直肠癌转移(IV期)病例共计108例,其中结直肠肝转移患者72例(SLM-CRC),其他脏器转移患者36例(OM-CRC);并纳入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术前留置血清的结直肠癌(L-CRC)(Ⅰ-Ⅲ期)病例共计11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通过对各亚组血清样本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找出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miRNA。结果筛选出11个转移相关的miRNA中的7个miRNA(miRs-31、141、126、21、Let7a、Let7b和Let7c)可以从血清中被检测到。与局灶性结直肠癌患者相比,miR-141、miR-126、Let-7a和miR-21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中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P<0.0001,P=0.0120和P<0.0001)可以作为结直肠癌转移相关MiRNAs;miR-141,miR-126和miR-21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血清中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P<0.0001和P<0.0001)可以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MiRNAs。ROC曲线下miR-126有一个截点值(log_(10)^(RQ)=-0.2005)的77.78%的敏感度、68.97%的特异性;miR-141有一个截点值(log_(10)^(RQ)=-0.2285)的86.11%的敏感度、76.11%的特异性;miR-21有一个截点值(log_(10)^(RQ)=-0.1310)的73.61%的敏感度、66.38%的特异性;miR-141与miR-126、miR-21相比有更好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论 miR-141、miR-126和miR-21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MiRNAs,其中miR-141有更好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进一步证实miR-141可以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早期诊断标志物。
尹杰白志刚蔡军张军郑智王今刘钊张忠涛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MICRORNAS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8通过调控FASN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2025年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8(USP38)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3月—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分中心接受胃癌根治手术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8例患者组织样本,包括肿瘤组织、肿瘤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62.5岁。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验证USP38在不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通过敲减或外源性过表达USP38,结合细胞实验和人体组织样本验证USP38的功能意义。通过qRT-PCR、MTT、Transwell、Western Blot、质谱分析、克隆形成实验和免疫共沉淀等方式验证USP38的潜在分子机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_(1),Q_(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qRT-PCR方法证实,与正常组织和肿瘤旁组织相比,USP38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此外,质谱分析发现,脂肪酸合成酶(FASN)为USP38潜在下游靶点;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其表达水平与USP38呈正相关。USP38在SGC7901、AGS和HGC27胃癌细胞系均高表达。敲减USP38后会降低FASN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而过表达USP38后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升高。结论USP38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并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游FASN分子介导脂肪酸合成有关。
张菁张海翘刘小野尹杰蔡军张军郑智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增殖脂肪酸类细胞迁移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诊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癌,兼具食管癌与胃癌特点,其在分期、分型及诊疗方式上存在诸多争论。目前公认的分型方法是Siewert分型,尚缺乏独立的TNM分期,其发病原因与胃食管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Barrett食管密切相关,治疗上以根治性手术联合围手术期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为主。
郑智蔡军尹杰刘洋张军王康里李建设张忠涛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外科诊疗现状被引量:9
2016年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是指起源于上消化道腺上皮并侵犯食管胃结合部的腺癌性病变。目前,东西方学者对于如何定义AEG仍存在争议。随着远端胃癌发病率下降的同时,AEG发病率逐年升高,且由于AEG生物学行为与真正意义上的食管癌和胃癌均不相同,因而更多学者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类型的恶性肿瘤。
张军郑智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外科诊疗腺癌癌发病率癌性病变
Borrmann Ⅳ型胃癌临床诊断、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比较BorrmannⅣ型与其他分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12例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比较80例(13.1%)BorrmannⅣ型和532例(86.9%)其他Borrmann分型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特点,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在年龄、胃肠道肿瘤家族史、手术方式、R0切除、肿瘤最大径、瘤体面积、肿瘤部位、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其他Borrmann分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orrmannⅣ型胃癌的腹盆平扫增强CT、胃镜肉眼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0.0%、81.2%,低于其他Borrmann分型的91.4%、91.8%(均P<0.05)。BorrmannⅣ型胃癌的胃镜首次病理活检阳性率为72.5%,明显低于其他Borrmann分型的93.7%(P<0.05)。上消化道造影对两组的诊断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2%vs 91.9%,χ^(2)=0.593,P=0.7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瘤分布范围、脉管浸润及是否规范化疗是BorrmannⅣ型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 BorrmannⅣ型胃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需要采用多种检查手段鉴别,手术方式、肿瘤分布范围、脉管浸润及是否规范化疗是BorrmannⅣ型胃癌的重要预后因素。
闫笑生郑智翟育豪张海翘王鈢刘小野尹杰张军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预后
内镜-腹腔镜胃区域性切除联合前哨淋巴结引流区清扫术在早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内镜-腹腔镜胃区域性切除联合前哨淋巴结引流区清扫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前瞻性研究队列中连续纳入的17例早期胃癌患者数据,其中16例来自普外分中心,1例来自消化分中心。男性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1.4岁(范围:46~79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病历回顾和数据库提取获得,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理学特征、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随访截至2024年12月5日,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超3个月。结果17例患者中,5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联合腹腔镜前哨淋巴结引流区清扫术(LSBD);3例ESD完整切除术后的患者,因病理学分期符合扩大适应证行LSBD;6例ESD非治愈型切除术后患者接受腹腔镜胃区域切除(LRG)联合LSBD;3例直接接受LRG联合LSBD。清扫前哨淋巴结[M(IQR)]8.9(4.5)枚(范围:4~21枚),检出率和准确率均100%。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5例ESD联合LSBD患者及3例ESD完整切除后行LSBD患者的前哨淋巴结均无转移,ESD的垂直及水平切缘均为阴性,其中1例为ESD绝对适应证;6例LRG联合LSBD的ESD非治愈性切除术患者,水平切缘均为阴性,其中2例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结果示清扫的21和9枚前哨淋巴结中各有1枚转移,于术中追加远端胃癌根治术,术后分别捡取73和39枚淋巴结,前者另有1枚转移,后者无转移;3例直接LRG联合LSBD患者胃全层切除组织水平切缘阴性,1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ESD绝对适应证,1例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结果示8枚前哨淋巴结1枚转移,追加远端胃癌根治术,清扫的54枚淋巴结均无转移。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无死亡。14例未追加根治手术的患者,术后3 d内排气排便饮流食,平均住院6 d,术后3个月营养指标及胃核素排空显像半排空时间接近术前。
郑智王子萌徐瑞张海翘张政阮国添尹杰刘小野蔡军陈光勇孙秀静朱圣韬李鹏张军张澍田
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及外科治疗的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胃食管反流病十分常见,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辅助检查,由于发病率高,保守药物治疗仅能起到缓解症状作用,因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故外科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术前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及如何选择抗反流手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郑智张军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外科手术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争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工作和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方案选择与预测因子的选定上。对于一期无法达到根治性切除的胃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但哪种病理分型的胃癌更适合新辅助化疗,哪一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能使患者更大获益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进展期胃癌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新辅助化疗适应证、化疗方案、化疗的预测与评价以及新辅助化疗对手术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体现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帮助。
翟育豪郑智邓薇白志刚尹杰张军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