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秀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其他心肌标志物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其他心肌标志物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10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患者于胸痛发作后3、6、12、24 h检测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并作心电图检查(ECG),以4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评价胸痛发作后3 h单独或联用这些指标对ACS诊断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ACS组IMA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而CK-MB、c Tn I水平逐渐升高(P<0.01)。胸痛发作后3 h,联用IMA、CK-MB、c Tn I、ECG检测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联用IMA、CK-MB、c Tn I、ECG检测对ACS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陈宇锋钟静敏唐香祝陈聪邹秀娟黄金波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修饰白蛋白肌钙蛋白I
- 脑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改变在评价脑梗死患者预后方面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入院的脑梗死患者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32例占所有心电图26.4%,心律失常和复极异常70例占73.6%。结论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缺血改变,心律失常普遍存在,这些变化倾向于既往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疾病引起而不是急性脑梗死状态本身引起。
- 邹秀娟
- 关键词:心电图脑梗死
- 隐匿阴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隐匿阴茎的临床分型,选择有效的疗法。方法32例隐匿阴茎并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单纯型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复合型则手术矫形。结果所有病例阴茎外观满意。结论隐匿阴茎的诊断分型应以其病因为依归,并能指导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臧奕邹秀娟
- 关键词:隐匿阴茎临床分型病因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QT离散度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意义
- 2004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QT离散度(QTd)对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意义。方法:经PTCA术冠心病患者44例,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及多支病变组(20例)。手术前、术后1 h、1 d、3 d、7 d分别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QTd。结果:单支病变组则术后1、3、7 d均较术前明显缩短(P<0.01),多支病变组则术后1 h、1、3、7 d均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或0.01);术后7d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QTcd 60~70 ms时,预测恶性心律失常为4.5%;QTcd>70ms时预测率达50.0%;QTcd>80ms时预测率达90%。结论:冠心病患者QTd、QTcd值越大,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机率越高。
- 邹秀娟梁岩陈飞雁杨小波任伟旺陈红黄汝淦张学龙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QT离散度恶性心律失常
-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不典型心电图的表现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方法 :观察 5 2例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的动态改变。结果 :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6例 (11.5 % ) ,前壁 (前间壁 )心肌梗死 2 0例 (38.5 % ) ,侧壁、下壁、后壁心肌梗死 2 3例 (4 4 .3% ) ,右室心肌梗死 3例 (5 .7% )。结论 :超急性期心肌缺血、损伤与坏死的指标未完全表现出来 ,再发性、多发性、合并束支阻滞 ,预激综合征等心电图掩盖了心肌梗死的图形 ,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 邹秀娟杨小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心肌缺血心肌损伤
- 吻合器痔切闭术治疗重度内痔(附30例报告)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国产吻合器行痔切闭术治疗重度内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江苏常州康迪公司生产的痔专用吻合器对 30例重度内痔 ( °~ °内痔 )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男 19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5 2岁。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10 min,全部病例均 1次切闭完成。术后平均住院 4 d,2 7例患者对手术满意 ,3例患者术后经部分取钉后满意。随访 0 .5~ 1年 ,无肛门刺激、狭窄、失禁、复发和排便障碍等并发症。结论 :吻合器痔切闭术具有手术简单安全 ,疗效确切 ,住院时间短 ,并发症少 ,痛苦小 ,恢复快等特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陈飞雁邹秀娟
- 关键词:吻合器痔切闭术手术治疗重度内痔可行性安全性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和诊断作用。方法:分析86例活动平板试验心电图,严格按诊断要求筛选早期复极综合征图例。结果:运动后ST段仍在等电位线上:阳性13例(15.11%),假阳性3例(3.49%),运动后ST段下降至等电位线下:阳性0例,阴性70例(81.4%)。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早期复极综合征能起到鉴别诊断作用,避免延误治疗。
- 邹秀娟臧可君
- 关键词: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早期复极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