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的比较被引量:1
- 2003年
- 邵芳孙祥军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非体外循环心房颤动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评价溶栓治疗过程中ST段改变对患者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9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行溶栓治疗,并计算溶栓后2h内ST段抬高振幅总和(ΣSTE)的下降幅度。结果溶栓治疗2h后,ΣSTE较溶栓治疗前下降大于50%时,病人自觉胸痛症状消失,心功能得到较好保护。而ΣSTE较治疗前下降小于50%时,患者心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后,其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可作为心肌血供能否恢复的间接预测指标,从而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肌再灌注情况及预测心功能状态。
- 周国丽邵芳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ST段
- 吸入性肺损伤66例肺力学和病理学的改变
- 2003年
- 任文杰刘林洪邵芳张成立
- 关键词:吸入性损伤肺血流量肺动脉压全肺阻力
- 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3年
- 邵芳王龙安
- 关键词:冠状动脉综合征血管内皮功能氟伐他汀
- 骨折并存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体会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骨折并存糖尿病的围手术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手术治疗78例骨折并存糖尿病的患者,并对该类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78例骨折并存糖尿病的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未出现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16~61d,平均33.5d,随访3个月~3年6个月,平均1年4个月,随访期间部分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7例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结论:骨折并存糖尿病的手术患者,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治疗,减少心、脑血管等意外事件和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和骨折的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于维雅张长江邵芳董士中王鹏
- 关键词:骨折糖尿病围手术期
- 长骨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附108例分析)
- 1998年
- 任文杰邵芳袁奇亮李彩霞李素云
- 关键词:长骨骨折开放性骨折
-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试验在慢性冠脉闭塞病变PCI中的应用
- 2005年
- 田恒松周庆国邵芳侯晗
- 关键词:冠脉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试验术后随访PCIEF
- 27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并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发生低血糖的老年冠心病心衰并糖尿病患者27例,从降糖药的种类、饮食、心功能状况等分析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结果老年冠心病心衰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与降糖药物选择不当、未及时监测血糖调整用量、不恰当的强化治疗有关。结论老年冠心病心衰并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要因病情而异。
- 成永霞周庆国邵芳王开
-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低血糖
- 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 2007年
- 周国丽邵芳党国进时贵阁蔡春玲张瑞
- 关键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缺血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3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256例ACS患者,其中试验组(n=130)自入院始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d,对照组(n=126)自入院始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观察住院期间及4周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服瑞舒伐他汀4周后,在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溶解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安全性好,能改善ACS患者的预后。
- 怯红晓邵芳于维雅宋贵峰王蕾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不良心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