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先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视网膜
  • 9篇网膜
  • 9篇玻璃体
  • 5篇手术
  • 5篇玻璃体视网膜
  • 3篇视网膜手术
  • 3篇OCT
  • 3篇病变
  • 2篇吊顶
  • 2篇眼内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视网膜脱离
  • 2篇手术中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角膜
  • 2篇LED
  • 2篇玻璃体切除
  • 2篇玻璃体切除术

机构

  • 15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省眼科研...

作者

  • 15篇邓先明
  • 12篇王文战
  • 6篇李龙
  • 3篇王帅
  • 3篇秦廷玉
  • 3篇赵文博
  • 3篇陈佳佳
  • 1篇王丽娅
  • 1篇张娜
  • 1篇张威
  • 1篇王存良
  • 1篇万光明
  • 1篇韩雷
  • 1篇孙声桃
  • 1篇杨苗苗
  • 1篇吴艳

传媒

  • 6篇中华眼外伤职...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滤空气在玻璃体手术中玻璃体腔填充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过滤空气做为眼内填充物在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眼一科进行玻璃体手术的不同疾病82例(82眼),术中根据眼底情况,均采用23G玻璃体切割+眼内气-液交换过滤空...
王文战陈佳佳王帅秦廷玉赵文博邓先明李龙杨苗苗石径张威
关键词:玻璃体手术眼内填充物
多发性视网膜囊肿伴视网膜脱离的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患者男性,44岁,主因"左眼逐渐视物模糊2周"于2022年8月26日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于2周前发现左眼视物模糊,伴颞侧暗影,呈渐进性加重。专科查体:视力:右眼,-4.00DS→1.0,左眼,-4.25DS→0.08;右眼眼压18 mmHg,左眼眼压19 mmHg(1 mm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晶状体轻度浑浊,玻璃体絮状浑浊,玻璃体内未见色素颗粒;右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眼底可见视盘边界清晰,颜色淡,视盘下方及鼻侧视网膜青灰色隆起,波及黄斑区,鼻侧及鼻下赤道部可见两个相邻的类圆形半球状囊样视网膜隆起,囊腔清晰透明。共焦扫描激光检眼镜下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显示左眼视网膜脱离区自发荧光减弱,在鼻侧及鼻下视网膜囊样隆起的中央可见两个与囊样隆起形态相似而略小的极弱荧光区(图1)。
邓先明王文战马超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眼底自发荧光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模拟器联合Wetlab教学模式在眼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深入分析在眼科住院医师培训中,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模拟器联合Wetlab教学模式产生的效果。方法 在2021.02-2024.01期间开展教学实验,共计纳入256例手术案例,供医师培训期间实施模拟训练,将其中128例纳入参照组,剩余纳入观察组,给予不同的培训方法,分别对比两组训练前后技能考核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训练后技能考核评分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眼科住院医师进行培训期间,采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模拟器联合Wetlab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医师操作水平,效果显著。
邓先明
关键词:眼科医师培训
3D打印眼模型辅助后巩膜加固术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3D打印眼模型辅助高度近视患者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2月至2023年9月高度近视患者9例(10眼)。所有患眼术前制作3D打印眼模型,辅助后巩膜加固术中植片定位。在3D打印眼模型上根据后巩膜葡萄肿的大小、形状、面积及植片条带的走行方向制作牛心包植片,缝合固定于术眼相应巩膜壁上。术后随访3~11个月,观察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眼压、眼轴长度、眼底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本研究在3D打印眼模型辅助下,单纯行后巩膜加固术4眼,行后巩膜加固术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6眼。术前BCVA为1.25±0.72,眼轴长度为(31.18±2.63)mm。术后3个月BCVA为0.92±0.51,眼轴长度(30.50±3.12)mm,术前和术后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32);术前和术后眼轴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0.208)。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3D打印眼模型辅助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可准确定位后巩膜葡萄肿并引导植片植入。
张娜王文战吴艳陈亚铮邓先明王存良
关键词:后巩膜加固术
术中OCT导航下的视网膜手术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术中OCT导航下视网膜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利用术中OCT的导航作用,对因屈光间质浑浊术前无法明确诊断的眼底病进行术中OCT扫描,即时诊断。本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名玻璃体浑浊伴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除后应用术中OCT扫描后极部病变区,发现视网膜表面的增生膜和视网膜下增生组织,并在术中OCT导航下进行视网膜前膜的剥离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前眼科B超显示玻璃体浑浊伴可疑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眼底检查视网膜无法视及。切除浑浊的玻璃体后,术中OCT扫描显示:后极部黄斑区视网膜水肿,结构紊乱,中心凹上方1/3 PD处可见视网膜下指状突起,其周围有视网膜下积液,黄斑颞下方见视网膜前膜。于术中OCT导航下剥除前膜,填充硅油及激光光凝封闭裂孔并对指状突起进行激光光凝。术后诊断:右眼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玻璃体浑浊、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前膜。术后1个月随访发现黄斑区出血和水肿减轻,视力提高。结论术中OCT导航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病理改变,并可针对病灶进行精确的处理从而提高疗效。
王文战宋德弓邓先明石径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单眼发病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61例。对侧眼经充分扩瞳后行全视网膜镜等检查记录的周边视网膜病变包括格子样变性、囊样病变、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浅脱离的数量及性质。以对侧眼有、无周边视网膜病变分两组,有周边视网膜病变组(A组)238例和无周边视网膜病变组(B组)223例。比较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眼别、对侧眼眼轴长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侧眼发生周边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全视网膜镜等检查结果238例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生周边视网膜病变(51.6%,238/461),其中周边视网膜病变位于颞上象限129眼、颞下象限87眼;鼻上象限31眼,鼻下象限16眼。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相比,A组患者眼轴更长、年龄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在性别、眼别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0.2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眼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OR=1.19,95%CI:1.073~1.323,P=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OR=0.98,95%CI:0.966~0.995,P=0.008),而与性别及眼别均无明显相关性(P=0.103,P=0.307)。结论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较高,以颞侧居多。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随着眼轴长度的增长而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邓先明王文战
关键词:对侧眼
持续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角膜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探讨
2025年
探讨在角膜治疗中采取持续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的有效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角膜病患者61例,纳入时间2020年3月到2023年9月,根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30例纳入探讨组,其余31例纳入比较组,全部患者均采取了常规药物治疗,探讨组加用持续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积分、视力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探讨组治疗有效率高于比较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对比,探讨组较优(P<0.05);治疗后,探讨组视力水平相比于比较组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角膜病治疗中采取持续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视力水平恢复,还能够确保安全性,值得普及和推广。
邓先明
关键词:角膜病
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的手术策略选择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OCT)在玻璃体切除术中手术策略选择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无缝整合术中OCT辅助下行玻璃体切除术的77例(82眼)纳入研究, 所有患者均获得可用于分析的术中OCT图像。记录手术医生根据术中OCT检查所做出的手术策略调整过程。结果术中做出手术策略调整者29眼(35.37%), 包括增加视网膜激光治疗18眼(21.95%)、增加剥除视网膜前膜操作7眼(8.54%)、发现并处理脱离区视网膜未完全复位2眼(2.44%)、发现并处理隐蔽性黄斑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1眼(1.22%)、处理周边残余玻璃体牵引3眼(3.66%)。结论术中OCT可扩大常规OCT检查的眼底范围, 弥补术前检查的不足;能够发现显微镜直观下难以察觉的眼底病变并在处理眼底病变的过程中提供有益的手术指导。
王文战宋德弓邓先明李龙石径
关键词:OCT玻璃体切除术手术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精准
LED微型吊顶灯在复杂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王文战王帅李龙邓先明赵文博秦廷玉陈佳佳
眼内手术中透明质酸钠凝胶与曲安奈德混合物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手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与曲安奈德混合物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5~10月行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术者共77例(8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36只眼),手术结束时将1∶1均匀混合的透明质酸钠凝胶与曲安奈德(2 mg)的混合物0.1 ml注入玻璃体腔;对照组,42例(44只眼),手术结束时玻璃体腔内注入曲安奈德(2 mg)。结果治疗组混合物在硅油眼内分布均匀呈弥散样,而对照组单纯的曲安奈德在硅油眼内分布集中呈团块状。治疗组的曲安奈德在眼内2周完全吸收,而对照组的曲安奈德在眼内存留的时间为4~8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早期视力(BCVA)提高率分别为88.89%和43.18%(χ2=19.067,P=0.000);两组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30.56%(11/36)和29.55%(13/44)(χ2=0.010,P=0.557);两组术后前房渗出的发生率分别为22.22%(8/36)和15.91%(7/44)(χ2=0.518,P=0.472);两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38.89%(14/36)和38.64%(17/44)(χ2=0.001,P=0.581)。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与曲安奈德混合物在硅油眼内的分布较均匀,吸收较快;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的视力恢复及眼底观察。
邓先明王文战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曲安奈德高眼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