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琳琳
-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熵权法的林下土壤抗蚀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 2016年
- 针对南方红壤区林下水土流失的特征,以浙江省瓯江流域源头区为研究区域,经过2a近2 000km^2的野外考察,选择5种主要林地类型的林下土壤为评价对象,在系统采集土壤样品和多指标测试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11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应用熵权法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综合研究了试验区内不同林地林下土壤的抗蚀性差异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5类林地林下土壤抗蚀性强弱的排序为灌木林>松树林>材用竹林>经济林>茶园;(2)影响林地林下土壤抗蚀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机械组成的结构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有机质含量;(3)11项评价指标中的结构性颗粒指数、土壤团聚度和土壤结构体破坏率等指标能够很好的衡量土壤抗蚀性强弱。因此提出了在水源区控制经济林和茶园地面积、提高地上植被多层性结构、合理调控土壤机械组成的结构比例等有利于提高土壤抗蚀性能的建议。
- 邱陆旸张丽萍陆芳春连琳琳刘俏
- 关键词:熵权法土壤抗蚀性林下土壤信息熵影响因素
- 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氮磷流失特征被引量:15
- 2014年
- 为了探究红壤丘陵区经济林坡地氮磷流失时间分布规律,以及地形坡度和林下管理措施对氮磷流失的影响作用,选择永康市方山柿经济林坡地为试验区,在区域内设置7个具有变量对比的标准径流小区,每个径流小区都设有沉砂池,用于收集产生的径流,并且在一年的时间内,对于每个小区的氮磷流失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试验区内坡顶、凸坡和凹坡的不同地形条件氮磷流失差异明显,且均符合坡地养分流失的"坡度临界"规律,临界坡度在10.22°和18.55°之间。不同地形坡度径流小区的TN和NO-3-N流失强度关系为坡顶>凹坡>凸坡。NH+4-N和TP流失强度关系为凹坡>坡顶>凸坡。TP、TN、NH+4-N和NO-3-N的年内流失均呈幂函数型增长。(2)试验区氮磷的径流流失均存在显著的降水同步性特征,TP、TN、NH+4-N和NO-3-N在雨季(6月梅雨季节和8,9月台风季节)的流失量占全年总流失流量的50%左右。(3)通过对照小区监测,发现保留地被覆盖的7号径流小区的TN、NH+4-N、NO-3-N和TP径流浓度比除草的6号径流小区分别减少9.0%,34.7%,25.5%和8.6%,草被覆盖对于经济林坡地减少氮磷径流流失上均具有明显效果。
- 刘俏张丽萍胡响明钱婧连琳琳
- 关键词:经济林氮素磷素
- 浙江红壤区经济林坡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以浙江省永康市方山柿经济林坡地为试验区,依据不同地形条件及林下管理措施,设置7个径流小区和沉砂池,定期采集沉砂池水样,测定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素浓度。通过为期一年的监测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试验区氮素流失与水文年内降水具有明显的同步性,氮素流失多发生在降水集中的梅雨和台风季节。这两个季节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66.2%,TN、NO-3-N和NH+4-N流失量分别占全年总流失量的80.3%、78.2%和83.0%。(2)坡顶、凸坡和凹坡径流小区的氮素流失符合养分流失的"临界坡度"规律,临界坡度在坡顶(10.22°)与凹坡(18.55°)之间。水文年内TN和NO-3-N流失量关系为坡顶>凹坡>凸坡,NH+4-N流失量关系为凹坡>坡顶>凸坡。三种地形径流小区的年内氮素累积流失量均呈幂函数型增加。(3)对照林下管理措施不同的6号(林下除草)和7号(林下不除草)径流小区,发现草被覆盖对减少经济林坡地氮素径流流失具有明显效果。保留草被覆盖的7号小区比除草的6号小区的TN、NO-3-N和NH+4-N径流流失分别减少了22.1%、36.2%和44.1%。
- 刘俏张丽萍聂国辉胡响明钱婧连琳琳
- 关键词:经济林氮素
- 基于水土保持的瓯江流域源头区生态健康评价
- 本文以瓯江流域源头区为研究主体,水土流失对生态健康的影响为背景,生态健康评价为目的,应用生态学和水土保持学原理,综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从生态特征、功能作用、社会经济三方面构建了基于水土保持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野外调...
- 连琳琳
-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健康
- 文献传递
- 黄土中主要矿物构成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及空间变异被引量:9
- 2013年
- 通过对黄土高原8个典型小流域27个采样点,70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应用统计方法探讨土壤机械组成、水稳性团聚体与结构体破坏率的分布特征及粘粒级别土壤中主要矿物含量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从坡顶到坡底表现出升高趋势,土壤结构体破坏率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2)研究区土壤偏砂质,砂粒含量占60%以上,并且砂粒含量随纬度降低呈减少趋势,粉粒和粘粒含量则表现出增加趋势;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韭园沟流域为中心,两侧呈增加趋势,同时结构体破坏率表现出相反的变化;(3)从北到南,伊利石含量变化趋势与土壤粘粒含量变化趋势几乎一致;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方解石含量呈正相关,与正长石和钙长石含量呈负相关,并且与正长石含量表现出几乎相反的变化趋势。
- 王文艳张丽萍刘俏钱婧连琳琳
-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机械组成水稳性团聚体
- 瓯江源头区生态健康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以浙江省瓯江源头区为研究主体,从生态特征、功能和社会经济3方面构建瓯江源头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水土流失强度、土壤抗蚀性等级2个指标,建立相应的生态健康评价标准体系;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及资料收集获取研究数据,利用GIS技术对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基于层次分析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对难以确定的定性指标进行独立评价,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健康.结果表明:研究区径流量充足,拥有Ⅱ类水质,植被条件好,为流域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但该区块土壤抗蚀性水平较低,加之人为干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带走表层土壤,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进一步削弱了土壤的抗蚀性能力.在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瓯江源头区表现为亚健康状态,其中,水土流失强度和土壤抗蚀性能力是主要影响因素.
- 连琳琳张丽萍陆芳春邱陆旸刘俏
- 关键词:生态健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