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国英
- 作品数:21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关系的超声研究
-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及超声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探讨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
- 苏雁欣梁虹唐姜人的车国英
- 关键词:颈总动脉弹性左心室舒张功能尿毒症患者
- 文献传递
- 阴式超声测得绝经后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厚度对预测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阴式超声测得绝经后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厚度对预测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绝经后女性异常子宫出血(300 例)通过阴式彩超检查测得子宫内膜的厚度并根据内膜厚度分成三组:宫内膜≦5mm,5mm<宫内膜≦9...
- 车国英孙传青张怡然苏雁欣
- 关键词:阴式超声子宫内膜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
- 白线疝的超声表现1例
- 患者女,62岁.无意中发现上腹部包块就诊.查体:腹部柔软,于腹部、剑突下方可触及一鸭蛋大小包块,质地柔软,边界清晰,轻微压痛,加压后有活动感.超声检查:于剑突下方腹部皮下可探及一低回声团块,大小约为3.7cm×...
- 苏雁欣车国英
- 关键词:白线疝超声表现
- 肛提肌拉伸比预测分娩过程中肛提肌损伤的作用
- 目的:探讨肛提肌拉伸比能否成为预测分娩过程中肛提肌损伤风险的指标.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应用三维/四维超声对妊娠37-42周初产妇进行盆底结构检查,并于产后6周复查.应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对孕妇年龄、身高、体...
- 王旭东任敏车国英张媛媛田家玮
- 关键词:分娩过程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评价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变化情况,为其周围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内-中膜正常组20例(A组)、内-中膜增厚组20例(B组)和单发斑块组20例(C组),另选正常对照组20例。将取样容积分别置于双侧颈总动脉距窦部近心端2 cm处,常规测量内中膜厚度(IMT)。采用ET技术自动跟踪颈总动脉的运动,检测以下参数: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系数(β)、顺应性(AC)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分析这些指标在糖尿病各组之间及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性。结果糖尿病组IMT、Ep、β及PWV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组的Ep、β及PWVβ又高于A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B、C三组A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B、C组又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两组间Ep、β、PWVβ、A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技术可早期反映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改变,并能在IMT增厚之前对患者颈总动脉硬化做出预测,有利于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 刘霞梁虹车国英苏雁欣
- 关键词:回声跟踪技术颈总动脉2型糖尿病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与内中膜厚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 对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功能与内中膜厚度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采用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进行定量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IMT增加与颈总动脉弹性降低呈显著正相关,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各弹性指标与内中膜厚度具有明显的...
- 梁虹车国英于秀蕾苏雁欣
- 关键词:尿毒症颈总动脉弹性内中膜厚度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 文献传递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与内中膜厚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定量评价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功能与内中膜厚度相关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36例作为病例组,正常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在ET模式下测量颈总动脉弹...
- 梁虹车国英于秀蕾苏雁欣
- 关键词:颈总动脉弹性回声跟踪技术内中膜厚度尿毒症患者
- 文献传递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与内中膜厚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定量评价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功能与内中膜厚度(IMT)相关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36例作为尿毒症组,正常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在ET模式下测量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参数包括硬度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血管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同时测量颈总动脉IMT值。结果尿毒症组β、EP、PWVβ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74、7.325、8.341,均P<0.01),AC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580,P=0.294)。尿毒症组的颈总动脉弹性参数β、EP、PWVβ分别与IMT呈正相关(r=0.744、0.883、0.883,均P<0.01),AC与IMT呈负相关(r=-0.714,P<0.01)。结论 IMT增加与颈总动脉弹性降低呈显著正相关,IMT是反映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功能早期改变的重要形态学指标。
- 梁虹车国英于秀蕾苏雁欣
- 关键词:尿毒症颈总动脉弹性内中膜厚度
- 超声瞬时波强技术对SLE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 车国英
- 三维经阴道超声评估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三维经阴道超声评估宫内节育器(IUD)位置异常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指导IUD的正确选择。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女性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其带环时间、带环次数等信息,通过三维经阴道超声观察并记录IUD类型、位置情况等,回顾性分析不同种类型IUD位置异常、不良反应及宫颈病变的发生情况。结果 2 113例符合标准的受试者纳入研究,其中爱母环423例,圆形环506例,宫型环405例,T型环372例,γ环407例。带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4.07%,不同IUD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爱母环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与圆形环、宫型环、T型环、γ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99%对25.88%,27.41%,37.10%,33.66%;均P<0.05)。同一不良反应发生的IUD类型亦不同,爱母环和γ环腰痛率高于其余三种IUD,爱母环与圆形环、宫型环、T型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对15.71%,14.07%,13.71%;均P<0.01)。不同类型IUD位置异常的发生率不同,圆形环下移率最高,与爱母环、γ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2%对3.30%,3.19%;均P<0.05),与宫型环、T型环下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2%对3.45%,4.30%;均P>0.05);爱母环嵌顿率最高,与圆形环、宫型环、T型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7%对0,0.25%,0.54%;均P<0.01)。宫型环与γ环宫内旋转率较高,与爱母环、圆形环、T型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次>1次和带环次数≥2次均与IUD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P<0.05)。T型环宫颈糜烂发生率最高,与爱母环、圆形环、宫型环、γ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65%对16.78%,16.80%,18.02%,17.69%;均P<0.01)。结论女性置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不同类型IUD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不同;不同类型IUD位置异常的发生率不同;孕次和带环次数与IUD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
- 陈艳杰任敏姜中慧李克婷刘宇杰车国英杨宏宇谢艳秋吴新宇田家玮
-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